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

文摘   2024-11-05 18:00   河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 。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已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机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让更多从事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梯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1.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意义。
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列措施之一。
3.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

【答案】1.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C    3.示例:第②-⑤段以层进式论证结构展开,首先在②段提出并具体阐释何为“拔尖创新人才”,第③段紧接着用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举钱学森等人的例子,说明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第④-⑤段继续进行举例论证,通过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即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
【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
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话,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话题;接下来②③段解释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怎样的特点;第④⑤段谈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⑥段总结全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据此可知,第①段结尾处应该填本文的中心论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应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第④段首先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的分论点,然后“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指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接着举了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以及这项研究的意义,从而论证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此项“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理解有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第②段“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所谓‘新’……这样的人才……”阐释了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
第③段“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第④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运用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例,论证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第⑤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措施……”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并列举了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措施,强调了这些措施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故可概括为:文章采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思路,第②段定义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第③段强调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第④段提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明确的方向,即自主创新;第⑤段进一步阐述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和措施。

2、(2024·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卑以自牧
孙宽
①《周易》中有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此来启示世人: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
②“卑”,甲骨文字形像手执酒器为尊者酌酒,本义为(身份与地位)低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卑,贱也”。“卑”作为谦词,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谦卑、内敛、自守、养性。
③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满招损,谦受益”,《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明代方孝孺的“虚己者进德之基”……诸多箴言警语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这些至理名言无不提醒人们,对骄傲自满要保持警惕,应以谦恭卑下为本。明代学者张畏岩,学识渊博,声名远扬,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他抱怨试官不识人才,一位路人说,你如此心性浮躁,傲慢自恃,怎么可能考取呢?张畏岩恍然大悟,从此谦卑自持,不再心高气傲,踏实努力。三年后,果然金榜题名。
④谦卑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谦卑的人往往含蓄内敛、低调谨慎,有着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唐代名将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在山西并州巡视,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于是娄师德放弃吃白米,和随行的官员一起吃糙米。娄师德平等待人的背后,体现的是他谦卑为怀的好品德和好作风。
⑤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对于平时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分不开。孔子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把别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错看作是一件大幸事。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多次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自以为是,能够接受魏征劝谏,时时约束自己,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人传颂。
⑥“卑以自牧”中的“自牧”,告诉我们更要把提高自己的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待人接物学会虚心,为人处世懂得谦退。能做到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平易近人,虚心以待,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
⑦我们要学会谦卑,只有把谦卑作为真正的修养,以“谦”来约束自己,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沉下心学习,低下头倾听,俯下身实干。甘做沉甸甸的“低头麦穗”,才能有进取的空间,才能锤炼新本领、展现新作为。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阅读选文第②~⑥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分析。
首先,        。接着,阐述谦卑有礼是传统美德,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阐述          ,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有成就而不骄傲,还要         。
7.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说明理由。
(1)季羡林在书房里一直用着一张睡了几十年的旧床,床上还铺着粗布草垫。
(2)季羡林认为自己被称为“国学大师”不够格,甚至连“国学小师”都谈不上。

【答案】4.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或人们应该保持谦虚、谦逊的态度,不要过于自满和骄傲,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重要道德准则。) 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通过列举张畏岩的实例和引用《论语》中的名言,证明了“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分论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这种方法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     文章阐述了“卑”字的含义和作为谦词所代表的品质     阐述了谦卑的人应如何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将提高自己的谦卑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     永远保持谦卑和进步。   7.第二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因为材料(2)中季羡林认为自己被称为“国学大师”不够格,甚至连“国学小师”都谈不上,这体现了他非常谦卑的态度,与选文的主旨“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相吻合。而材料(1)中季羡林使用旧床和粗布草垫,虽然也体现了他的朴素和节俭,但与选文的主旨关系不大。因此,材料(2)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
【解析】4.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根据第①段“以此来启示世人: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可知,首段通过引用《周易》中的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来引出观点: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文章围绕这一中心论点进行了展开和论述。②—⑥段作者首先解释了“卑”的含义,然后通过多个例子和论据,如明代学者张畏岩的经历、唐代名将娄师德的事迹、孔子和魏征的故事等,来具体阐述谦卑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践行谦卑之道。最后,文章再次强调,要学会谦卑,并将其作为真正的修养,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展现新作为。整个选文紧扣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第③段中“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己者进德之基”引用的是一些著作中的名言或俗语或名家名言,属于道理论证;语段中“明代学者张畏岩,学识渊博,声名远扬……三年后,果然金榜题名”列举明代张畏岩曾经心性浮躁导致考试失利,之后谦卑自持,最终金榜题名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结合第③段“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知,本段运用道理论证和距离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分论点,从而更好地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6.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
第①空:已知题干信息“接着,阐述谦卑有礼是传统美德,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定位到文章第③段“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④段“谦卑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由此结合文章第②段“‘卑’,甲骨文字形像手执酒器为尊者酌酒,本义为(身份与地位)低下”“‘卑’作为谦词,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谦卑、内敛、自守、养性”可知,本段主要阐释了“卑”的含义以及“卑”所代表的品质;
第②空:已知题干信息“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有成就而不骄傲”可定位第⑤段“对于平时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要求自己分不开”第⑥段“待人接物学会虚心,为人处世懂得谦退。能做到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平易近人,虚心以待”,再根据第⑤段“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第⑥段“‘卑以自牧’中的‘自牧’,告诉我们更要把提高自己的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可知,这两段主要论述了如何做到谦卑,据此可整合信息为:阐述了谦卑的人应如何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将提高自己的谦卑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
第③空:根据第⑥段“能做到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平易近人,虚心以待,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可提炼信息为: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
7.本题考查论据分析。
选文主要讨论了“卑以自牧”即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的观点,强调了谦卑对于个人德行修养的重要性。根据材料(2)可知,季羡林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却能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被称为“国学大师”不够格,甚至连“国学小师”都谈不上,这体现了他非常谦卑的品格和态度。这种自我谦抑的精神与选文的主题“卑以自牧”高度契合,因此能够作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选文的中心论点。而材料(1)季羡林在书房里一直用着一张睡了几十年的旧床,床上还铺着粗布草垫这则材料虽然展现了季羡林简朴的生活方式,但与选文讨论的主题“谦卑”关联不大,因此不太适合作为论据。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①《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
②苏东坡的故事引人深思: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告诫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诗人们也会赞美,“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③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不会硬着头皮说会,生怕没了面子,明明对事物一知半解却装作完全了解,仅是一家之言就自诩为名家之论的现象不少见。伪学不若真知,是真知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与其装懂卖弄,不如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那些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一一填补起来。巧诈不如抽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才是“标配”。学识“虚胖”、学风“注水”,越早改掉越好。
④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却该出手时不出手;有的心胸狭隘装不懂,把特长当作个人进步的“法宝”,涉及个人利益时“懂”,涉及集体利益时“装”;还有人居心不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看破不说破,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 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
⑤习近平总书记说:“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既要反对“不懂装懂”,加快知识更新,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更要反对“懂装不懂”,坚决摒弃不严不实、不精不诚问题,自觉站在大局考虑问题,勇挑重担,敢于担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8.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续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不懂装懂”的原因。
10.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8.(1)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论题;  (3)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9.一个原因是主观臆测;另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   10.第④段首先提出警惕“懂装不懂”的观点;然后从怕担责、心胸狭隘、居心不良三个方面分析现实中“懂装不懂”的原因;接着指出“懂装不懂”的本质就是缺少敬畏之心、责人之心;最后总结“懂装不懂”问题更严重。
【解析】8.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苏轼拜谒王安石时续诗闹笑话”的事后,通过原文“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这句话可知,引出了本文的论题之一“不懂装懂”,使论述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苏轼续诗的故事本身也是文章中的一个事实论据,用来证明“不懂装懂”的危害性和可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苏轼续诗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既表现了“不懂装懂”,又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段“苏东坡的故事引人深思: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可概括原因为:主观臆测;
根据第③段“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不会硬着头皮说会,生怕没了面子,明明对事物一知半解却装作完全了解,仅是一家之言就自诩为名家之论的现象不少见”可概括原因为:虚荣心作祟。
10.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根据第④段“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可知,段首指出除了“不懂装懂”外,“懂装不懂”也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现象。根据“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可知,通过列举三类“懂装不懂”的具体表现(怕担责任装不懂、心胸狭隘装不懂、居心不良装不懂),进一步阐释了“懂装不懂”的种种行为和动机,增强了论证的丰富性和说服力。根据“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可知,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懂装不懂”者缺少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揭示了该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根据“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可知,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了“懂装不懂”问题的严重性和需要纠正的必要性。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

在“勤奋之美”活动中,东东带领大家深入理解勤奋的意义,勤奋学习是扬帆远航的动力,勤奋是开启青春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
易舟
①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思维视野、认知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
②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基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在学习阶段把基石打深、打牢,才能为青春蓄满能量。
③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80后“新农人”魏巧,靠自身所学和一股子拼劲,返乡创业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广大青年带着理论知识寻找实践坐标,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④勤奋学习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今年1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商业首航,背后是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型邮轮项目设计青年团队的默默付出。团队成员王高帅说:“当时国内资料有限,每次一拿到资料,大家就分组学习,再通过交流汇报的方式进行总结。”从零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到学习吸收再创造,青年团队见证了一张张图纸变成一艘巨轮,该团队也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⑤青年人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请你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结合文章内容,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1)                                                                                         
(2)                                                                                         
12.东东觉得第②段论据不充分,请你从下面几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A.轻诺必寡信。(《老子》)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对联)
选择          ,因为                                                                           
13.请你说出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
14.伴随着网络热词“躺平”“懒人经济”的出现,有人认为“勤奋”已经过时,对此,请你谈谈看法。

【答案】11. 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    勤奋学习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   12.     C     这句话直接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与第②段“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的论点相契合。因此,这句话作为道理论据,能够有效地支撑第②段的论点。   13.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和80后“新农人”魏巧的具体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4.示例:躺平”与“懒人经济”虽为网络热词,反映了部分群体面对压力时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勤奋”已经过时。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勤奋的努力。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勤奋学习不仅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方式,更是适应变化、把握机遇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当坚持勤奋精神,拒绝消极“躺平”,以实际行动追求梦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11.本题考查论点提炼。
第①空:题干要求写出中心论点。根据第①段“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可知,文章开篇就提出论点: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第②~④段分别从“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勤奋学习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三方面进行论述,第⑤段“青年人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进一步升华观点,提出希望。所以文章的中心论点为: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
第②空:已知题干信息“分论点一: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分论点二: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可分别定位到文章第②③段的首句。再根据第④段“勤奋学习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可提炼分论点三为:勤奋学习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
12.本题考查论据辨析。
A.句意为: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这句话强调的是承诺与信用的关系,与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主题无直接关联。
B.句意为: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豪迈情怀,和持之以恒关联不大;
C.句意为:如果真有恒心,又何必半夜刚睡下,五更就起床;最没有益处的,莫过于晒一天却又冻十天。这句话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不是仅仅在表面上做出勤奋的样子。
根据第②段“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可知,语段的分论点是: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综合分析三个语句可知,C更适合做第②段的论据,它表达了只要有恒心,不一定需要极端的时间安排(如三更眠五更起),但最忌讳的是学习上的忽冷忽热、不能持续,这与第②段“勤奋学习要夯实基础,持之以恒”的论点高度契合。因此,这句话作为道理论据,能够有效地支撑第②段的论点。
1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析及作用。
根据画线句“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80后‘新农人’魏巧,靠自身所学和一股子拼劲,返乡创业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可知,列举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使科研成果在田野中实际应用,以及80后“新农人”魏巧返乡创业,利用所学知识和拼劲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并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具体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根据第③段“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可知,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勤奋学习既要学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这一分论点,从而更好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是论证更有说服力。
14.本题考查观点看法。
根据第①段“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思维视野、认知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青年人,要让勤奋学习成为扬帆远航的动力”可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青年人需要通过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勤奋不仅不会过时,而且是必要的。据此分析阐述即可。
示例:面对“躺平”与“懒人经济”的流行,我认为“勤奋”过时的观点是片面的。勤奋作为人类进步的基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核心价值始终不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勤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驱动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鼓励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勇于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勤奋不仅不过时,反而更加重要,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实现梦想的必备品质。


内容整理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导读+知识点+习题

作文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掌握这6个要点

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期中考前重点掌握!




佳鑫诺冲关作文
用于学员学习,学员家长信息沟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