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舌尖上的中国》 品城郊故事

政务   2025-02-07 15:32   黑龙江  

点击“我是北安”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嘎嘎甜,不甜不要钱!”城郊乡向前村菜农刘明杰淳朴的笑脸出现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画面中,这正是城郊乡广大菜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城郊乡发挥近郊优势,精准锚定融城、围城的经济发展定位,逐步构建起北安市“东线西点”的棚室种植格局,稳稳托住了北安的“菜篮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应季蔬菜 打响猫冬“预备铃”



城郊乡自1977年起便由村党组织牵头着手发展温室农业,截至目前,已拥有592栋大棚,其中包含124栋温室大棚,以种植生菜、白菜、西红柿、黄瓜等日常蔬菜为主,全年产量1447.26吨,主要是供销本地市场,凭借着新鲜的品质,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多年来,新华嘎啦果、工农鲜毛葱、向前大白菜已经深深扎根在市民心中,成为备受认可的“猫冬”品牌菜,承载着大家冬日里的满满期待。







科学种植 提稳城市“菜篮子”



城郊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着力打造“菜园经济”。主推“生态小菜园”“我在城郊有个家”等订单定制认证活动,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455处“小菜园”,种植玉米、嘎啦果、茄子、豆角等作物,供市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全年采摘量达1.6万斤,既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又为市民提供了新鲜、绿色的农产品,满足了大家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与此同时,邀请省级专家开展授课辅导,为农户传授前沿种植知识,对棚室蔬菜的培育、种植、养护等进行实地指导,保证果蔬从播种到成熟的全生长周期处于健康状态,有效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







多元经营 吹响致富“集结号”



城郊乡以种植业为引擎,整合资源融入新型经营项目,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新华村建成2栋智能温室大棚,种植“白色恋人”“红颜”等品种草莓,年产量达4000斤,每年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20万元以上。村党组织牵头建设建民酸菜厂、新维豆包厂积极向现代化加工企业转型,严格把控质量标准,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出深受市民喜爱的城郊本土品牌。新维豆包、建民酸菜厂全年可带动51户脱贫户增收。在养殖业领域,革命村的大鹅养殖契合北安市鹅品养殖方向,以浩日肉鹅养殖为依托,全乡共有35户参与养殖,年出栏量达8万只以上,帮助91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编辑:李萌萌

一审:王   宇

二审:张昕晖

三审:姜   阳


我是北安带您感受北安温度

法律顾问:黑龙江蒋雪峰律师事务所

法律热线:13845620355



我是北安
聚焦北安发展,传播北安声音,讲好北安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北安、逐梦北安,以平凡铸就伟大,以奋进不负韶华,以作为尽显担当,在建设“四新”北安的征程中书写精彩华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2000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