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为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国海油落实落地,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海油官微开设“改革再深化 海油再出发”专栏,聚焦中国海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举措,持续推出相关报道。
激活“海油制造”的创新之源
——中国海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记者一线行②
10月25日凌晨,随着阵阵轰鸣声,满载地层油样的“璇玥”系统测压取样仪在渤海油田渤中某区块被缓缓提出井口,此次测压取样作业顺利完成。
“璇玥”系统是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高端海洋石油电缆测井技术品牌,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它正式发布之前,另一颗高端油气技术装备“明星”——“璇玑”系统,已经于2014年首次作业成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技术的国家。
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越来越多刻有中国海油自有技术“DNA”的装备,从“新星”成长为“明星”。
9月中旬,在渤海一区块的作业现场,“璇玑”新仪器缓缓出井——指向式旋转导向首次应用成功,“璇玑”系统再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中国海油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掌握静态“推靠式”和动态“指向式”旋转导向的企业。
“指向式”旋转导向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校企深化合作。2020年,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服与某高校携手组建“定向钻井联合实验室”,双方在打造科研合作联动研发综合平台,促进校企科技资源共享,实现高端定向钻井技术的产业化、系列化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定向钻井联合实验室”一般的联合实验室,在中海油服已发展为14个,而这些实验室也正是中国海油科研力量中的生动缩影。中国海油着力搭建多种形式的科研创新平台,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正加快构建“国家-集团-所属单位”三级科创平台体系,为进一步培养科技人才、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需要“沉得下心”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为了给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提供更多保障,中国海油及各所属单位制订了相应的保障制度与激励制度。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改革专项工程“双百企业”的中海油服,制订了《科研津贴管理细则》和《中海油服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测算及激励方案》,既为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提供制度保障,坚定科研人员信心,也以科学的激励方案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热情,让科研人才的创新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让更多科研成果相继涌现,也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而要实现从科研成果到应用成果的更快转化,也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催化”。
2022年,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正式开始以“产品化”思维进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科研思路从“技术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在此之前,科研项目均按照研发、生产、应用、改进等环节划分流程,各环节之间的数据信息等未能实现高效互通。“产品化”思维则以需求为导向,将同一项目的各环节人员和资源整合在一起,设立仪器生产产品线。在产品线上,由前端与客户推介技术的人员提出技术需求,科研人员根据技术需求开展“个性化”技术研发,研发成果迅速进行规模化生产,再用大量的现场应用数据反哺仪器,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
定向随钻产品线是其中一条“明星”产品线。为适应“新优快”钻井需求,研发团队针对电磁环境下的磁场测量等技术难点开展重点攻关,用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高温随钻动态测斜仪(DIM3.0)。得益于产品线制度,下游产业链进一步补充、完善,DIM3.0得以迅速投入生产,并快速投入应用。
“产品化”思维让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更快打通,与产业化程度挂钩的激励机制也让科研成果落地进一步加速。10月1日,DIM3.0在渤海海域某区块成功完成海上首秀,为海上油气田的高质量开发提供了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方案。
激励科研项目立项、保障科研资源、催化科研成果加速落地……中国海油自觉履行企业创新主体职责,协同上中下游企业共同推动高端海洋装备研发建造,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产业相衔接的合力。中国海油各所属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这些成果也将在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下,继续迭代升级。
系列报道
文字 | 何巧云 潘宇轩
图片 | 康华 倪颖 柯洋
郑涵予 潘宇轩 安亚松
制图 | 刘瑶 王英男 刘玥
制作 | 史媛媛
编辑 | 秦怡然
责任编辑 | 刘瑶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