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古人过年也有7天假?

政务   2025-02-04 09:03   山西  

永济市融媒体中心    官方发布平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
最重要的节日

吃团圆饭、发压岁钱、守岁拜年……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年俗
其实都有着古老的文化根源


古代人是如何过年呢?

一起来看看🤩

送腊迎春,历史悠长


早在3000年前

古人就已开始庆祝过年

《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

(bīn)地的人们在年终岁尾

庆丰收、庆贺新年到来的情景


南宋 马和之(传)《豳风图卷》,图源:故宫博物院(请将手机旋转90°观看)

西汉颁布的《太初历》

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正月里来过新年”的习俗

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这一习俗汉代就已出现
古时的压岁钱
叫“压胜钱”,也叫“花钱”
钱币上铸有吉语
或寓意吉祥的图案



唐朝时期

人们会在过年时放假七天

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四

是最早的“春节黄金周”

宋代以后

守岁、拜年等传统礼仪

逐渐形成并沿用至今


过年大事,饮食二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古今过年,都要吃团圆饭

汉朝时期
五辛盘、饺子、胶牙饧等食物

是人们过年餐桌上的必备


到了宋代

团圆饭变得丰盛起来

餐桌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柏树枝、柿子、橘子

组成“百事吉”果盘

寓意红红火火,吉祥美满



明清时期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基本定型
羊肉、糖瓜、馒头等食物

也纷纷登上“新年必吃榜”



年夜饭主食有了

酒水也不可或缺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把花椒、柏叶酿成椒柏酒

这种清新、“上头”的味道

在人们心中象征着“迎新”



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喝屠苏酒,讲究也不少

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

寓意着孩子快快成长

老人健康长寿


过年娱乐,目不暇接


无论古今,提起过年

自然离不了庙会和唱戏

汉代,出现了俳优的谐戏表演

也就是今天语言类节目的雏形


宋代,玩的东西更多了

街头巷尾皆结彩棚
各色商品一应俱全
人们购买年货时
更不会忘了鞭炮

清 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局部)

挑担货郎忙得不亦乐乎

街头艺人卖力表演歌舞
晚上闹市举办灯会

新年氛围来到高潮
街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各处年味弥漫,热闹非凡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吃一顿热乎的年夜饭

逛一场热闹的花灯会

亲友见面问声过年好

长辈给晚辈发个红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也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这些春节的仪式感

刻进中国人骨子里

历经千年岁月流转,从未间断


2025蛇年新春
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人民日报新媒体利用AI技术

为你定制专属的新年生肖吉祥物

快带上你的生肖试试看吧!

点击下图或扫描二维码

即刻获取

↓↓↓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国家人文历史、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加快转型   振兴崛起

为建设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而努力奋斗






永济新闻”公众平台

微信号:yjxw16082013

永济新媒体最大官方平台永济新闻”(yjxw16082013),第一时间为您提供最权威的官方时事新闻资讯,展现最精彩纷呈的社会、民生、文化、经济、旅游综艺等资讯和视频。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投稿和提供线索哦!

邮箱:1165515840@qq.com

有线电视收费大厅热线:8200086

有线电视维修客服热线:8032448

举报电话:8032457

举报邮箱:1165515840@qq.com

平台所推送资讯版权归永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运城网信备案C00033号

永济新闻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讲好蒲坂故事,发出永济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