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特鲁多辞职反而救了自由党,加拿大大选或惊天逆转,他危险了!

文摘   2025-01-11 06:10   加拿大  





格局有高度 思想有深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访问高度网


联邦自由党或借鉴两省自由党翻盘经验

如果翻看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和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不难发现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即便是特鲁多已经宣布辞职下台,联邦自由党依旧会大概率输掉大选,而联邦保守党领袖博励治 ( Pierre Poilievre)当选总理似乎已成定局。 

但是据知情人士独家透露并分析,今年加拿大大选绝非外界想象的那样结局早就十拿九稳,事实上特鲁多下台反而是给了联邦自由党重生的机会,党内选举团队有意效仿2013年的卑诗自由党和2014年的安大略省自由党,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触底翻盘,从而一举实现逆转胜。 

笔者听完后不得不惊呼这绝对是高招,毕竟说到这两次省选,现在已经被收录进加拿大大学政治系教材作为经典案例,而且上述两党当年面临的情况,又同今日之联邦自由党,是那么惊人地相似。 

首先当时的卑诗自由党因省长金宝尔(Gordon Campbell) 强推统一销售税HST 改革,导致通胀飙升,工薪阶层和中小企业极为不满,安省自由党则是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 任内丑闻不断,并且还因发电厂工程投资失误给本省经济带来严重赤字,最后两人都以主动辞职的方式黯然离去,但继任者简慧芝(Christy Clark)和韦恩(Kathleen Wynne) 距离下一届省选的时间却为数不多。 

简慧芝(Christy Clark)

其次当时的卑诗最大反对党新民主党领袖狄德安(Adrian Dix) 和安省官方反对党进步保守党领袖胡达克(Tim Hudak) 则一度领先自由党民调将近二十个百分点,完全处于躺平状态,在具体政纲方面有意或无意模糊不清。 

更重要的是,当简慧芝和韦恩分别正式上任后,前者主动尊重公投结果,废除HST,彻底断了狄德安一直呼吁的HST省选王牌,后者则是主动同麦坚迪切割,让胡达克心心念念的揭弊省选一拳打进棉花里。 

韦恩(Kathleen Wynne)

随着省选投票日临近,简慧芝直接强化发展经济政纲且内容翔实,提出构建贸易多元化的北方门户计划,而狄德安却依旧在输油管道等重大经济议题上来回跳转,韦恩则是大打通过投资基建来提升就业率的就业政纲,胡达克却连完整的政纲都要在投票前几天才仓促公布,最后投票结果令当年所有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全部预测失准,卑诗自由党和安省自由党不仅惊人般赢得省选,而且席位和得票率还不降反升。

联邦保守党不能继续躺平:自由党新领袖将是最强劲敌

如今时隔多年,历史不仅出现了重演的趋势,更是为联邦保守党敲响了警钟,如果博励治只是坐等到大选投票日想顺理成章地登上总理大位,那么最终结果反而或适得其反。 

坦率地说,只要联邦自由党不是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等特鲁多内阁成员当选领袖,无论是前加拿大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还是正在恶补法语,已经表态入局的简慧芝,都有着在经济领域丰富的履历经验,假设是这两位中的其中一人最终胜出,博励治将直接陷入昔日狄德安和胡达克的困境。 

某种程度来说,联邦自由党之所以被称为加拿大天然执政党,在联邦层面执政时间最长,就是因为它的灵活多变,善于根据舆论走向调整政策,其中镇压工人罢工的是自由党,引进劳工基本权利的也是自由党;颁布排华法案的是自由党,宣布多元文化的还是自由党,而特鲁多的新年下台大礼又恰恰给了自由党新一轮转向的契机。 

此前保守党之所以民调大幅领先自由党超过二十个百分点,根本原因在于特鲁多不得人心的高负债,高赤字,碳税和移民政策,只要卡尼或者简慧芝在走马上任后宣布废除碳税并削减赤字,仅这一项,就击中了博励治的七寸。 

更何况现阶段加拿大移民政策是越来越收紧,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团聚移民都暂停,作为掌握公权力的执政党,未来自由党新总理还可以利用一切行政手段“见风使舵”,随时作政策上的任何调整,从而尽可能压缩保守党在议题攻防上的空间。 

另外博励治还存在着两大隐患,首当其冲的是在政纲层面缺乏更具体的论述,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如果是碰上卡尼或简慧芝这样的对手,失分可能性相当大,会直接影响经济类选民和中间选民的投票意愿。 

须知在自由党有优势的大温哥华和大多伦多城市选区,保守党现阶段的领先全靠特鲁多的拖累,随着特鲁多已翻篇,这种优势只会慢慢缩小,甚至会重回自由党票仓。 

面对着特朗普第二任期,博励治捍卫加拿大主权本无可厚非,但他刻意营造反美和同特朗普切割的势头,不但疏远了保守派同温层,更不会伤特朗普一根毫毛,相反特朗普已明确表示他不会care 加拿大是由谁来主政。 

截止本文发稿前,自由党领袖选举规则已经出台,登记截止日期为1月27日,报名费为35万加元,新领袖将在3月5日产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自由党能在今年大选通过“奇招”的方式“突围”成功,加拿大照样要面临来自特朗普的考验以及经济衰退内忧和外交关系复杂多变的外患,是时候正视并解决加拿大当下存在的危机,千万不要再当教师爷了,否则“亡国”的教训已殷鉴不远矣。 



-END-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思想的深度,就是人生的高度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高度与您不见不散!

您对世态万象的真知灼见,我们屏息谛听:

editor@riseweekly.ca

深扒|起底加拿大准总理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他如何攀上了政治巅峰?

独家|特鲁多辞职“他”才是重要推手,新总理会坚持到十月大选!

突发|卑诗保守党提选举申诉,助尹大卫上台的关键选区票数再度存疑!

深度|拜登彻底搞烂美国,挖的“巨坑”有多深,特朗普治理决心就有多大!



高度见闻
坐标温哥华,剖析加拿大,移民北美要有高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