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以“缩头乌龟”形容胆小,似乎龟壳是乌龟的保护神。但科学研究揭示,两亿年前的龟祖先进化出龟壳,初衷竟是为了挖土。
龟壳的进化历程,始于与蜥蜴相似的外表,覆盖着皮骨。长久以来,古生物学家对龟壳起源争论不休,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皮骨与内部骨骼融合形成龟壳,二是龟壳由肋骨演变而来。
2008年,中国科学家在贵州发现距今2.2亿年的“半甲齿龟”化石,其腹部有完整甲壳,背部却仅有宽的加背肋,无皮骨,证明龟壳由肋骨变化而来。随后,德国科学家发现距今2.4亿年的“龟祖”化石,进一步证实龟壳进化过程:腹部肋骨先加宽形成腹甲,背部肋骨随后加宽形成背甲。
然而,这一进化过程给乌龟带来诸多不便,如呼吸能力减弱、爬行速度受限等。更关键的是,早期乌龟仅进化出腹甲,头部和背部仍暴露在外,自我保护并非其初衷。
科学家在更古老的“正南龟”身上找到答案。这种距今约2.6亿年的乌龟,骨骼特征显示其擅长挖掘:头颅短小如铲,前掌粗大,上臂粗壮。加宽的肋骨可插入土中,为挖掘提供支撑。尽管有质疑认为其可能是游泳健将,但“正南龟”生活的干旱环境表明,挖土避暑才是其进化方向。
因此,“铲土说”成为龟壳进化的有力解释。龟祖宗们当初奋力挖土的举动,竟为后代带来了巨大福泽。在史前年代,龟壳成为乌龟的最大保护伞,使其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就是生物进化史中的戏剧性所在。
大家喜欢可以关注小编的微信公众号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