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蒋介石的儿媳,她把第一家中餐馆开到了美国,圈粉无数

旅行   2025-02-01 18:01   广东  


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美移绿卡研究所”,平时这个号会专门更新美国绿卡、美国教育、美国生活等相关的内容~




有这样一位传奇女子,在豪宅里做过千金大小姐,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四处逃难过。

在战乱年代,原本可以嫁入豪门,一劳永逸,但她却拒绝做蒋介石的儿媳,坚守初心。

她还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正统中餐引进美国,一改外国人对中餐“脏、乱、差、难吃”的印象。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披头士乐队......都曾是她的座上宾。

她就是获得过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士彼尔德基金会终身成就奖的中餐女王,江孙芸。

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小美一起来了解江孙芸精彩绝伦的一生,看看她是如何做到圈粉无数的。


江孙芸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未冠夫姓前,她姓孙,即孙芸,是江苏无锡名门望族孙家的第七个掌上明珠。

孙芸家族显赫,世代权贵,任谁看了都会羡慕不已。

祖父是中法铁路总长,父亲孙龙光是有留学法国经历的铁路工程师,后来担任中法铁路材料总厂厂长。

她的母亲薛云慧家里开着纺织厂和面粉厂,舅舅拿过“梁思成”建筑学奖,姨夫是哈佛海归,姑父身居要职……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孙芸,注定将有着不凡的人生。

正是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她有机会品尝中华美食,并且对美食颇有研究。
在孙芸5岁那年,跟着全家搬迁到北京的大豪宅,日常起居有专人伺候,酷爱美食的父母还特地请了两位厨艺精湛的大厨。

分别做北方菜和江南菜,品鉴佳肴之余,父亲孙龙光还会绘声绘色地讲述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这道美食该如何做。

这些事都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孙芸,也为她后面的美食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然而,世事难料,好景不长。

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京沦陷,孙家被洗劫一空,孙父去世。

就这样,孙家岁月静好的生活被打破,孙芸和姐姐历尽千辛万苦逃到重庆。

到了重庆后,因为长相出众,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美丽动人的孙芸很快成为达官显贵追求的对象。

这其中,就有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能嫁进民国四大家族之首的蒋家做儿媳,攀上这层关系,孙芸势必可以过上顺风顺水的生活。

但经历世事浮沉,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后,孙芸早已看破了这些身外之物,在她看来名利和权势只是过眼云烟,没有半点吸引力。

于是面对蒋纬国的火力猛追,还有蒋母的提亲,她都果断拒绝。

好在,孙芸还是遇到了良人,收获爱情。

也就是她先生,江梁,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她也因此正式成为“江孙芸”。

(江孙芸和丈夫江梁)

结婚后,江孙芸先是跟随丈夫举家迁往东京居住。

后来收到了姐姐的来信,江孙芸的六姐夫患病去世,于是她便决定前往美国旧金山陪伴沉浸在丧夫之痛中的姐姐。

也许连江孙芸自己也没想到,此行将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轨迹。

六姐家离唐人街很近,她俩常常到街上的中餐厅吃饭。吃几次后,江孙芸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在美国的这些中餐厅,虽然都标榜着是中餐,但事实上,没有一家是正经在做中餐的。

这些所谓的中餐馆,不仅环境糟糕,不卫生,推出的菜品更是奇葩。

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把原本美味可口的中餐做得四不像。

比如说一碗肉丝炒菜,还给加上了外国人喜欢的番茄酱沙拉酱……

这也是那个年代,中餐给外国人的印象:脏乱差、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

从小尝遍中国美食,熟知中华饮食文化的江孙芸自然接受不了中餐厅的这副模样,她立下决心,要把真正的中华美食推广出去。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好那会儿江孙芸有个朋友想在美国开店,但又后悔了,帮忙垫付1万美金房租的江孙芸就把这个店接手过来。

就这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在美国开起了中餐厅,名为“福禄寿”餐厅。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要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第一个想开正统中餐厅的华人,江孙芸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一方面是,原先在美国的中餐厅已经给人留下了低端难吃的印象,想要刷新外国人的刻板印象,本来就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则是,江孙芸经营的是真正的中餐。

虽然菜品丰富,但是外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价格又比普通的中餐贵,很多外国人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尝这些食物。

没什么人愿意来吃,客流量少,非常冷清,入不敷出。

其他人都在劝江孙芸,要不把店关了,少遭罪,要不就像其他人那样做,把中餐改成外国人喜欢的口味,这样才能赚到钱。


但,江孙芸就是如此“倔强”,在她看来把中餐改了,那就不叫中餐了。

一味讨好外国人的口味,失去了中餐原本追求的色香味俱全,就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亵渎。

星光不问赶路人,皇天不负有心人。

江孙芸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旧金山纪事报》的著名专栏作家,赫伯·凯恩在吃过她餐厅的饭菜后,赞不绝口。

还特地为江孙芸的中餐馆写了几篇报道,自此,她的“福禄寿”餐厅在美国火得一塌糊涂。

世界各地名流为了品鉴正宗的中华美食,特地跑到旧金,江孙芸的这家餐馆来。

像丹麦国王,奥斯卡奖得主丹尼·凯,著名嬉皮乐队杰斐逊飞机等,都是她饭店的常客。


在江孙芸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精益求精的追求。

中餐馆,也彻底摆脱了“低端难吃”的标签,成为美国上流社会口口相传的美味佳肴。

她在美食界的贡献,有目共睹。

因此在2013年,有着“餐饮界奥斯卡”级别的詹姆斯·比尔德基金颁给她终身成就奖。

上台领奖后,满脸自豪地说:

“我所有的坚持和付出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就是中国菜!”


回望江孙芸的一生,虽然没有历史英雄人物那样的丰功伟业。

但她所做的一切,也为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在柴米油盐之间,付出一生心血去经营中餐厅,是拳拳的爱国之心在支撑着她。

身处异国他乡,并没有一味迎合外国人,而是坚持把正统的中华饮食文化推广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其实,江孙芸经营的中餐,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跟大多数中国移民很像。

都要经历一个水土不服,到慢慢适应,再逆风翻盘的过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移民美国呢,是因为这里给普通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可以获得很多成就自己的机会。

就像江孙芸一样,在美国开中餐馆时,已经四十岁了,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退缩。

可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文化包容度有多高。


都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过得太差,就是因为有敢闯敢拼肯吃苦的精神。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比中华民族更辛勤刻苦。

那些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华裔,大多数都无权无势,靠自己的双手硬生生闯出自己的天地。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海外同胞一个个成材的励志故事,不仅鼓励着无数移民人士,也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鼓励着更多海外华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

对于那些远离故土,移民海外的人士来说,放弃国内原有的一切,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不应该被人扣上其他帽子。

每当国家需要帮助的时候,海外同胞都会第一时间支援,出钱出力的不在少数。

因此,不要再把移民视为判断一个人爱国与否的标准。

爱国不看他身居何处,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点击文末图片,小程序智能评估适合您的移民方案,专业移民顾问一对一为您解析项目详情,加入移民交流群↓↓↓

往期阅读推荐:

40万人民币预算,全家拿美国绿卡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归国6年后却又赴美,留下三句话发人深省

为什么网上骂的越狠,移民海外的人却越多?原来如此!

- - - END - -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喜欢本文,请点个赞或“在看”

美移移民
美移-互联网移民海外投资服务平台。主营业务:海外移民,海外房产、各国签证等。咨询+V:hk-meiy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