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产品经理的隐藏技能!写好一份《会议纪要》

文摘   职场   2024-09-27 13:01   广东  

一、会议纪要的重要性

会议纪要对于产品经理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信息传递方面,产品经理往往需要与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会议纪要能够将会议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未能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确保大家对项目的进展和决策有清晰的了解。
例如,在一个大型项目中,可能涉及到开发、设计、测试等多个团队,通过会议纪要可以让这些团队及时了解项目的需求变更、进度安排等信息。
统一共识也是会议纪要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会议中,各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通过记录并整理会议内容,可以明确各方达成的共识,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在需求评审会议中,产品经理需要与开发团队就产品功能进行讨论,会议纪要可以记录下双方认可的功能需求和实现方式,确保大家对项目目标有一致的认识。
会议纪要还能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其中记录的决策结果和行动计划为各团队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任务安排,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项目周会上确定了本周的工作重点和责任人,会议纪要可以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督促大家按时完成任务。
最后,会议纪要在追溯依据方面也不可或缺。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会议纪要,确定问题出现的环节和责任人,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据统计,在实际项目中,约有 70% 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会议纪要找到解决的线索。

二、好会议纪要的标准

(一)真实还原,不偏不倚

会议纪要应当忠实记录会议的实际内容,包括参会人员的发言、讨论的过程以及最终达成的共识。不能因为个人的主观倾向而对某些观点进行夸大或弱化。例如,在记录不同部门对产品功能的意见时,要客观地呈现各方观点,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才能让未参会的人员通过会议纪要准确了解会议的全貌,避免因信息偏差而产生误解。

(二)要点突出,结构清晰

好的会议纪要应突出重点内容,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关键信息。可以通过使用标题、编号等方式来区分不同的议题和要点。同时,纪要的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会议概况、主要内容和结论、下一步行动等部分。
例如,在产品需求讨论会议的纪要中,可以先介绍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概况,然后分别阐述各个需求点的讨论情况和结论,最后明确每个需求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三)内容完整,合理取舍

会议纪要的内容要完整,不能遗漏重要信息。但同时也要进行合理取舍,避免过于冗长。对于一些与会议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适当省略。例如,在产品进度汇报会议中,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讨论过程可以简要概括,而对于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则要详细记录。

(四)行动明确,责任清晰

会议纪要中必须明确下一步的行动和责任人,这样才能提高执行效率。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个行动项、负责人和时间要求。
例如,在产品上线前的准备会议中,纪要可以明确列出 “进行最后的测试,负责人:测试团队小李,时间:本周三前” 等内容,让相关人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时间期限。

三、会议纪要的撰写步骤

(一)提前指定记录人

在会议开始前,提前指定记录人至关重要。这样可以确保会议过程中有专人负责准确记录会议内容,避免会议进行到一半临时指派记录人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前确定记录人,能让其从会议一开始就全神贯注,完整地记录会议中的重要观点、讨论过程和决策结果。例如,在一个重要的产品方案讨论会议中,如果提前指定了记录人,那么记录人可以在会议前熟悉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从而更加高效地记录会议内容。这样不仅能减轻被临时指派人员的压力,还能为后续的会议纪要提供高质量的素材,确保会议纪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还原参会人员

记录参会和缺席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真实地反映了参会的考勤情况,为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对于重要的缺席人员,征询他们的意见可以保证会议讨论达成一致和共识的完整性。比如,在一个关键的项目决策会议中,如果某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缺席,会后主动征询其意见,可以确保其观点得到充分考虑,避免因未参与会议而产生误解或遗漏重要信息。这有助于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好地协调各方,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重述会议议题

重述会议议题能让读者更加聚焦重点。在高效的会议过程中,主持人引导参会全员围绕议题有序讨论,以达成预期目标产出。
同样,在会议纪要中,记录人专注于会议议题进行梳理,能够突出会议的核心内容。例如,在产品需求评审会议的纪要中,重述需求评审的议题,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会议的主题和目的,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后续的讨论内容和结论。

(四)讲好议题故事

将议题作为完整故事记录,包括提供重要的背景和前提,让与会各方更好地理解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详细记录参会者围绕议题和主持人给出的切入点进行的深入讨论,无论是达成共识、形成结论,还是存在分歧有待下次讨论,都要完整记录。在过程中,重要的方向性指导意见也要忠实还原。例如,在产品市场策略讨论会议中,记录市场现状的背景信息,以及参会者对不同市场策略的讨论过程和最终形成的初步结论,同时还原领导给出的方向性指导意见,能让读者仿佛置身会议现场,全面了解议题的发展过程。

(五)提供会议支持材料

附录会议材料对读者理解和回溯会议内容有很大帮助。如果在会议前提前分享或在会议过程中支撑讨论的相关重要材料和内容,以附件形式纳入会议纪要,可以为会后的阅读者提供理解上的支撑,也方便参会者进行回溯。
比如,在产品数据分析会议中,将相关的数据报表、图表等作为附件加入会议纪要,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分析的依据,参会者在后续工作中也可以随时查阅这些材料,以更好地执行会议决策。

(六)进行议题反馈闭环

对缺席人员反馈和下一步行动的跟踪是会议纪要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会后征询缺席人员的反馈意见,可以确保会议结论的完整性和共识的达成。另一方面,对会议上达成的下一步行动进行跟踪,明确责任人、目标达成时间等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约定下次会前完成。例如,在项目进度跟进会议中,记录下一步行动的具体任务、负责人和时间节点,然后积极跟踪这些行动点的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七)会议纪要的发送

发送会议纪要前进行审核以及选择合适的发送渠道非常关键。邀请会议的相关核心人员进行初稿审核,可以查缺补漏,保证共识准确一致。在发送渠道的选择上,要根据会议性质和内容、企业和团队的文化及沟通习惯而定,不能一刀切。例如,正式的会议纪要可以使用邮件发送,而一些日常的沟通会议纪要可以选择钉钉文档等方式发送。同时,注意发送渠道的选择要以方便接收者查阅和引起重视为原则。

四、会议纪要的优化技巧

(一)运用用户思维

会议纪要涉及的对象主要分为发送对象和抄送对象。发送对象一般为参会人员和目标任务责任人,他们希望在会议结束后,通过会议纪要确认记录内容与讨论敲定的一致,并明确自己需要负责的任务。抄送对象包括支持部门、领导或业务相关但未能参会的人员,他们主要想通过会议纪要了解事情进展和发展方向,以便在有问题时及时提出。
为了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从标题开始就要体现用户思维。标题格式可以参考 “【会议纪要】+ 时间 + 主题”,如 “【会议纪要】7 月 31 日关于 XXX 业务需求评审”,这样收件人能一眼看出会议纪要的内容,方便后续查找。在会议简介部分,考虑到查看会议纪要的人可能未参会或时间久了记不清背景情况,应简要介绍会议召开的形势和背景、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名称、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主持者、主要议题及解决的问题等,让读者快速了解会议全貌。

(二)结构化呈现

为了降低阅读成本,可以以表格等形式结构化呈现会议的详细结论。例如,对于一个产品方案讨论会议,可以制作如下表格:这样一目了然,读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三)巧用颜色标记

在会议纪要中,可以巧用颜色标记来提升阅读体验。例如,标题性质的内容用醒目的颜色进行标记,帮助阅读者快速获得整体会议纪要的框架。在重要结论或指示性结论处用红色字体进行标记,如 “本次会议确定产品上线时间为下个月 15 日。” 
这样可以突出重点,让读者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在下一步行动部分,使用绿色、灰色、黄色、红色等颜色标记行动的状态和紧急程度。比如灰色表示 “暂停 / 暂缓执行”,绿色为 “已完成”,黄色表示 “需要关注”,红色表示 “紧急重要”。通过颜色标记,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各项任务的状态,便于跟进和管理。

—END—

好啦!今天分享就到这里




更多产品经理干货知识

可以订阅kK最新整理的

2024【全栈产品经理知识库】👇👇

—— 目录大纲 ——

最后再说几句:

kK在产品岗设计工作10余年,见证了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变迁、O2O的崛起和平定、疫情前后经济剧变,以及近期AI颠覆式进化,每一次时代的变革,是机遇也是挑战。

💪💪产品的路很孤独,kK陪你一起打怪升级~

产品经理知识库,是kK产品岗工作10余年以来,反复整理和累积沉淀的产品知识学习体系

完全可满足和适合互联网全业务领域产品的朋友入门与进阶,比如有转岗意愿、有求职计划、以及正在求职过程中的产品经理 (包括C端产品经理、saas产品经理、电商产品经理、中台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金融产品经理、教育产品经理、政务产品经理等产品方向)。

还有也适合其他互联网岗位 0基础想转行或进阶的同学(如:运营、UI/UE、开发)等岗位转型。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认知差,要懂得:花最低的成本,用最快的时间,实现弯道超车。

👉有时候打开思维认知,很有可能只是大神的一篇文章、前辈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kK踩坑10余年,深有感受。

👉一顿饭钱换一个学习的机会,打开认知,可乐而不为!



同学们订阅后,记得添加kK企业微信号,开通网盘权限 获取资料

kK的产品知识库
11年+互联网大厂PM产品岗,专注丨产品经理丨产品运营丨项目管理丨职场干货丨个人成长等,知识干货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