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个月亲子的游戏

文摘   教育培训   2025-01-04 09:00   北京  


 17~18个月幼儿的游戏

                        登山运动

目的:训练幼儿走、爬、跳的动作。培养身体的平衡能力及锻炼胆量。


玩法:妈妈俯卧在床上,让幼儿从妈妈的脚后跟处经过小腿,走到大腿及臀部,到达背部。对幼儿说:“宝宝上了小山坡。”要求幼儿从妈妈背上跳到床上。待幼儿进行游戏多次之后,胆量逐渐增大,妈妈屈臂撑起上身,臀部抬高,呈跪卧状,让幼儿从脚部爬到妈妈背上,再从背上跳下来,反复进行。


提示:游戏前,带幼儿去公园玩时,教孩子认识小山,使幼儿有感性认识。游戏可在床上或地毯上进行,爸爸最好在旁边保护。

                       我学小袋鼠

目的:锻炼幼儿的臂力和腿力,适应变化姿势进行活动。


玩法:幼儿扮演小袋鼠,妈妈扮演大袋鼠。妈妈把幼儿抱起来,幼儿的两臂搂住妈妈的颈部。妈妈说:“小袋鼠,摇摇摇。”边说边将幼儿向左右两侧摇动;妈妈再说:“小袋鼠,转一转。”说着将幼儿原地转一圈。然后,妈妈用一条大三角巾将幼儿捆在自己的腹部,让幼儿手臂吊在妈妈颈上,两腿钩住妈妈腰部,妈妈一手托住幼儿后背,一手在地上边爬行边说:“小袋鼠玩累了,闭上眼睛睡一觉。”让幼儿闭眼作睡觉状


提示:游戏前,让幼儿看图书上的小袋鼠在大袋鼠的腹袋中的图,教 幼儿说“袋鼠”。

                   天晴了,下雨了

目的:认识晴天和雨天,学会结合天气变化去行动,并巩固走和跑的动作。


玩法:用两把靠背椅,上面遮一张大报纸,搭成一座“房子”。再画一张有太阳的晴天图片和一张下雨的雨天图片。游戏时,先出示晴天的图片,成人说:“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宝宝快快出来玩。”指示幼儿从“房子”里跑出来,四面奔走地玩耍。然后,出示雨天的图片并说:“下雨了,下雨了,宝宝快快跑回家。”要求幼儿赶快跑到“房子”里躲雨。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数次。待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之后,可以不出示图片,只要求幼儿听见说:“天晴了”,就走出来玩(图1);“下雨了”,就跑回“家”躲雨(图2)。

提示:要求在游戏时听指示迅速行动。平时结合天气转变,教幼儿观察天气变化。天晴时认识太阳,人们在太阳下戴草帽遮阳光;下雨时认识雨,并撑伞遮雨。幼儿有了对晴天、雨天的感性认识后,可以将游戏变化为听到说“天晴了”,就要求他戴上帽子外出;“下雨了”,就撑着小伞遮雨。在进行游戏前,先准备好一顶遮阳帽和一把小雨伞,让幼儿听指令去选择。通过游戏,使幼儿获得生活知识。

                       挑选水果

 目的:认识水果。训练幼儿注意、观察并学习辨别、比较,学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玩法:事先准备好苹果、香蕉以及其他几种水果,放在桌上。游戏开始时,成人对幼儿说:“桌上有许多水果,请你把苹果拿来放在小篮子里。”引导他将桌上的3~4个苹果挑选出来放好。如果幼儿挑错了,要求他重新再挑,直到挑对为止。然后请幼儿提着篮子去送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每人一个。成人先对幼儿说:“谢谢。”再问他:“这是什么?”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来,成人应教他说:“苹果。”让幼儿模仿发出“苹果”的词音。说对了要及时称赞。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可以欣赏儿歌:“红苹果,圆又圆,吃一 口,甜又甜。”以后再问他:“这是什么?”让幼儿重复学说,并给幼儿吃苹果,以促使他通过眼看、手摸、尝味、鼻闻等多种感受认识苹果。以后再以同样的玩法让幼儿挑选香蕉,并结合欣赏儿歌:“香蕉,香蕉,有礼貌。弯 弯腰儿,问你好!”让幼儿知道香蕉的特征,并教他握着香蕉的一端向前摇动,做点头问 好的姿势,同时也培养幼儿对人有礼貌。    

  

提示:此游戏除了挑选水果外,还可以教幼儿挑选玩具、餐具、食品等其他一些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了解更多


幼儿园运营管理手册

幼儿园员工手册(简易版)

幼儿园管理常用全套表格(年检必备表)

幼儿园教案大中小教案参考集

幼儿园各学科课件

幼儿园管理制度大全

亲子园运营管理资料

亲子教师用书(早教中心)

早教中心会员管理与服务手册


-END-

大朋友、小朋友们请先关注“幼儿园管理运营”再学习,不要下次找不到我们噢长按识别二维码/同时教育是一份有爱心的事业、分享给大家吧!

  了解更多关注幼儿园管理运营订阅号查找添加“kinder-operation ” 

为4600万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为22万幼儿园教学、管理、运营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快速关注!




已过渡到小学、中学的请关注

                                      

                                      



幼儿园管理运营
为全国幼儿园提供分享“幼儿园教学管理体系”“亲子教学体系”“家长育儿经验”“特色创意体系”交流我们需要地、家长想知道地、行业标准化地、服务于大家地、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