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名将留下一句话后失踪,找到时已被女特务诱杀,凶手结局如何?

民生   2024-11-11 10:00   广东  

抗联苦战14年,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将领屈指可数,诸如杨靖宇、赵尚志等勇将,均在残酷的战争中牺牲。

而这其中,李兆麟将军则是仅存硕果之一,但就在抗战胜利后不久,李兆麟将军却被敌人残忍加害。

事后查明,敌人为诱杀李兆麟将军,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煞费心机”。

一、

李兆麟,辽宁辽阳人,19岁时便参加革命,193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军入侵东北后,李兆麟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中,并创建汤原抗日根据地。

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能力,李兆麟迅速成为抗联名将,并在1939年出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在他的领导下,第三路军给予了敌人沉重打击,仅在1939年的下半年,第三路军就与日军展开激战多达276次,极大的杀伤日伪势力,有利的配合了全国抗战。

由于被第三路军频频打击,令日军极为胆寒,在其资料中,就称李兆麟和杨靖宇所率领的抗联队伍为“满洲国治安整顿之癌瘤”。

为了除掉李兆麟,日军甚至开出了高达一万大洋的悬赏,誓要除之而后快。

但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无条件投降,他们的妄想也由此破灭,而李兆麟也成为了少有的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抗联将领之一。

抗战胜利后,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同时兼任北满分局委员,负责与国民党公开谈判。

在此期间,李兆麟多次戳穿国民党反动派意图挑起内战的阴谋,将这些反动派的真面目公之于众,这样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国民党并不是想要真正的和平。

看到自己的阴谋被戳穿阴谋后,国民党方面急了。

当时以戴笠为首的军统局,指令哈尔滨的特务组织“滨江本组”,要求把李兆麟将军作为首要暗杀对象。

而当时担任滨江本组的组长张渤生,刚刚上任不久,为了稳固自己的组长之位,自然是对这个任务毫不迟疑,在他看来,“优先”解决掉李兆麟,有四大好处:

首先,李兆麟在哈尔滨号召令,而他屡屡揭穿国民党的阴谋,就给国民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把他解决掉,就会有利于国民党在哈尔滨的下一步工作开展。

其次,李兆麟当时担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与苏联关系密切,杀了他,就可以减少共产党与苏联的联系通道。

另外,李兆麟出身于东北抗联,而不是来自延安的干部,一旦刺杀成功,同时在加以舆论引导,就能破坏共产党内部的团结。

最重要的,是杀了李兆麟,便会起到“敲山震虎”的威慑作用。

有这么几个好处,张渤生自然是在接到指令后马上采取了行动,在1945年的10月,也就是抗战刚刚胜利,他的刺杀行动就已经展开了。

不过,尽管张渤生行动力强,但其却是一个志大才疏之人,纸上谈兵那说的头头是道,但真等到开始执行了,却水平相当之低。

他所策划的数次刺杀李兆麟的计划,均因各种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是张渤生得知李兆麟要参加一场宴会,因此他就决定在宴会上投毒,结果啥都准备好了,却得到通知,宴会取消了。

不久之后,张渤生决定趁着李兆麟外出的机会,在大街上提前设下埋伏,以当街枪杀的方式实施暗杀。

这次李兆麟确实是外出了,并且路线也和张渤生打听到的一致,而张渤生也十分顺利的提前埋伏在李兆麟的必经路线上了。

但最终,这次刺杀还是失败,原因就在于,张渤生认错了人,误把大街上一个与李兆麟相似的男子给打死了。

两次刺杀行动虽说失败了,但张渤生却不气馁,还“矢志不移”的继续寻找机会。

由于接连两次遭遇危险,为保护李兆麟将军,组织上就决定给他配备专职的警卫员和专车,避免他在步行外出时会遭遇危险。

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渤生决定在制造“交通意外”,可惜他机关算尽,却不知身经百战的李兆麟将军,早有了应对之策。

他早就觉察出敌人的蠢蠢欲动,因此经常在出门后临时改变行程,这么一来,张渤生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实施暗杀。

再往后,张渤生又策划了多次刺杀行动,但依旧未能得逞,由于他的不断行动,引起了苏军的注意,也让他特务的身份暴露,最终被逮捕关进监狱。

得知此事后,戴笠顿感颜面扫地,而为了挽回面子,戴笠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

此人名为余秀豪,跟随戴笠多年,深得戴笠信任,而戴笠对此人也极为看重,不仅让他主持哈尔滨的特务工作,另外还将整个北满的特务指挥权交给了他。

大权在握后,余秀豪信心满满,他向戴笠表示,自己一定会解决掉李兆麟。

二、

余秀豪的自信,也并非是无的放矢,他本就是高材生,另外他师从美国“警察专业化之父”奥古斯特.涡孟,从他那里学的了不少本事,远不是张渤生这种水平的人能比的。

而为了能成功刺杀李兆麟,余秀豪制定了一个极为详细、周密的计划。

他一一调取了之前张渤生刺杀行动的资料,在认真研究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张渤生的失败,主要在于总处于被动埋伏,而这样就十分容易被各种外来因素所影响。

因此余秀豪就认为,要想成功,必须让局面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而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改被动为主动,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李兆麟引到自己布置好的天罗地网之中。

一旦如此,那李兆麟就任由宰割了。

但道理是想通了,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李兆麟引到自己提前布置好的地方呢?思来想去,余秀豪决定找一个人。

这个人,名字叫做孙格龄,之所以找她,是因为她有大用处。

孙格龄祖籍是山东人,早年间其父闯关东后留在了东北,并与俄国军官打上了交道,靠着精明强干,不仅赚了不少钱,还娶了一个俄国姑娘为妻子。

而孙格龄便是其父与这个俄国姑娘所生,由于是混血儿,孙格龄长得十分漂亮。

长大之后,孙格龄进入军统,而戴笠素来好色,因此十分看重孙格龄,甚至还把她安排到哈尔滨,担任了时任哈尔滨师长杨绰庵的秘书。

在此期间,孙格龄曾配合戴笠完成过一次刺杀行动,由于表现出色,更是得到了戴笠的特殊关爱。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戴笠是不舍得用孙格龄的,但这次为了能成功刺杀李兆麟,戴笠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之所以戴笠会答应的这么痛快,是因为孙格龄当时担任着杨绰庵的秘书,而李兆麟因为是中苏友好协会会长,自然免不了与杨绰庵打交道,如此一来,李兆麟也和孙格龄比较熟悉。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层不容易被李兆麟起疑的关系,戴笠才忍痛割爱,舍得让孙格龄出马。

当然,仅凭这层关系,还远远不能让李兆麟完全信任,更不可能做到把他引至一个陌生环境,所以,还需要给孙格龄一个能让李兆麟毫不怀疑的角色。

而这个角色,余秀豪早已就安排好了。

根据他调取的资料情报显示,早在抗联时期,李兆麟身边曾有一个警卫排长,两人关系之好如同兄弟一般。

并且,这个警卫排长还是在一次敌人突袭时,拼着自己牺牲救了李兆麟一命,因此,李兆麟对这个救了自己的异姓兄弟极为感激。

而这个警卫排长的妻子是个俄国人,因此女儿也是一个混血儿,他在牺牲前,曾托付李兆麟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后多加照顾,这种托孤式的遗嘱,李兆麟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但由于战事紧张以及局势变化,李兆麟始终未能找到这对母女,更没有见过她们长什么样子,只知道警卫排长的女儿叫做“柳芭”。

根据这个情报,余秀豪决定让孙格龄去冒充柳芭,反正李兆麟没有见过真正的柳芭,加上孙格龄也是混血儿,还是可以蒙混过关。

而为了骗取李兆麟的信任,余秀豪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把有关于柳芭的所有资料都搜集而来,让孙格龄熟记于心,并编造出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一步行动便由此展开。

按照余秀豪的计划,需要将李兆麟引到水道街9号,这里原本是伪满的“松浦洋行”,抗战胜利后成为军统“滨江本组”的秘密联络点。

只要能把李兆麟成功引到这里,那一切都由军统说了算了。

与此同时,歹毒的余秀豪又着手准备了刺杀成功后的处理方案,即在成功刺杀李兆麟后,如何毁尸灭迹,如何全身而退,以及事后该如何应对舆论。

余秀豪的计划是,由孙格龄负责引李兆麟来,具体行凶自己和自己的手下不参与,而是由他重金找来的两个亡命之徒高庆山、孟庆云执行,这样就能洗脱嫌疑。

此外,在行动完后之后,必然会在哈尔滨引起巨大影响,所以为了转移舆论,余秀豪提前花钱搜集了一大批桃色新闻,就等着事发后广而告之,用以转移民众视线。

不仅如此,余秀豪考虑到李兆麟身经百战身手不凡,虽说他确实很信任扮成柳芭的孙格龄,但为以防万一,还是先对他下毒,这样就能保证他没有反击的气力。

如此周密且歹毒的计划,可以说是考虑极为全面,为了刺杀李兆麟将军,特务们真的是步步为营、用尽心机。

而第一步行动,就是先让李兆麟“知道”孙格龄就是柳芭。

三、

这个比较简单,在一次会议上,孙格龄“无意间”把自己原名“柳芭”的消息,侧面透露给了李兆麟,而报恩心切的李兆麟果然中计,一番询问后,孙格龄对答如流,成功的让李兆麟相信她就是恩人之女。

这一步成功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

借助“恩人之女”这个光环,孙格龄很快让李兆麟对她十分信任,加上她总是向李兆麟讲一些革命理念,对国民党的一些政策又进行批评,都让李兆麟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见识,自然就更信任了。

到了1946年的3月8日,考虑到时机已成熟,余秀豪安排孙格龄展开下一步行动,即把李兆麟引至水道街9号。

当天恰逢“三八节”庆祝大会,李兆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而在会后,孙格龄就找到李兆麟,称国民党的“接受大员”想找他具体商量商量“国大代表”的人选问题。

对此,李兆麟并未怀疑,一来他十分信任孙格龄,二来不久前国民党方面也确实提到过这件事。

不过,由于李兆麟当时身兼数职,所以行程十分忙,而当天的行程已经全满,所以自然只能推脱,而不死心的孙格龄哪里会善罢甘休,又一番软磨硬泡后,最终与李兆麟约定,在次日下午3点水道街9号见。

到了第二天,李兆麟因为有事耽误了一会,等忙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他为赶紧乘车往水道街赶,结果没想到,车子在行驶到半路时,突然无缘无故的坏了,半天打不着火。

当时开车的是专职司机卢德才,他在和警卫员李桂林倒腾半天后也没能修好,而此时刚好时任哈尔滨报社社长的唐景阳路过此地,他认识李兆麟的车牌,于是就下车过来询问怎么回事。

得知车子坏掉并一时半会修不好后,唐景阳便邀请李兆麟上自己的车先走,不得已,李兆麟只得先上了他的车。

临走时,李兆麟告诉警卫员李桂林,自己会先回中苏友好协会,让李桂林等车子修好后去协会办公室接他。

就这样,李兆麟离开,而他在回到办公室后等了好一会,始终不见自己的车子回来,此时已经过了下午四点,距离约好的时间都过了一个小时了。

由于水道街距离办公地点不远,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李兆麟就有了步行前往的想法。

其实按照当时组织的规定,在经历了多次刺杀的李兆麟是不能独自出门的,但李兆麟也是性子急,依旧出了门。

临走之前,他怕警卫员李桂林回来找不到自己,还特意在办公室的日历上留下一句“去水道街9号商定国大代表”的话,以便让李桂林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并且,他还交代秘书,等李桂林回来了,记得提醒他看。

做完这一切后,李兆麟出门,不一会就抵达水道街9号,在这里早已等着急的孙格龄原以为计划泡汤了,没想到李兆麟还真来了,并且还是一个人来的。

大喜过望的她赶紧把李兆麟迎了进来,而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李兆麟脱掉大衣,挂在了距离李兆麟很远的地方。

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李兆麟习惯随身带手枪,而他的手枪一般都在大衣里。

之后,两人落座,孙格龄端出茶水,一脸客气的请李兆麟喝茶,而这茶水中,早已被孙格龄下了氯化钾。

李兆麟到这时候依旧没有起疑心,一直到喝了一口茶水后才觉得有些不对劲,他问孙格龄,“这茶怎么这么咸?”

尽管意识到不对劲,但为时已晚,氯化钾很快发作,而李兆麟也顿感眩晕无力。

此时的孙格龄,看到药效发作,赶紧说了一句“我给你换杯茶吧”,同时往外面跑去,这句话其实是暗语,就是通知藏在房间里的那两个亡命之徒高庆山、孟庆云可以动手了。

得知指令,这二人当即跳了出来,看到李兆麟后根本没做其他动作,直接尖刀就刺了过来。

最终,李兆麟身中“七刀八洞”,这种手法,是土匪惯用的手法,目的就是保证被杀对象不会有活着的机会。

见李兆麟没了呼吸后,两人把他的遗体装起来,又处理好地面的血迹,随即带着遗体逃之夭夭。

而此时,李兆麟的警卫员李桂林刚刚才发现,李兆麟失踪了,原来他在车子修好后回到办公室,看到李兆麟留的话,二话不说就往水道街9号赶,但此时的水道街9号早已人去楼空。

之后,李桂林又直奔李兆麟的家中,依然一无所获,到了当天下午6时多,无奈的李桂林只能上报了李兆麟失踪的消息。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兆麟将军此时已经遇害。

一直到三天后,在组织的全力寻找下,李兆麟将军的遗体才在距离水道街9号不远的一个小房子中找到,本身特务们是准备毁尸灭迹的,但担心动静太大,因此只能先把将军的遗体藏了起来。

将军遇害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哈尔滨引起了轰动,而我东北局也迅速侦破此案,并着手开始缉拿凶手。

从1946年到1957年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多个参与此案的凶手一一落网并遭到应有的惩治,但遗憾的是,作为主犯的余秀豪和孙格龄,却在哈尔滨解放之际逃去了台湾。

不过在逃台之后,这两人由于没了戴笠的庇护,不久便失势,其中余秀豪逃亡到了美国,最终在1963年因被逼债自杀,临自杀前他曾给好友打电话说,自己杀了抗日功臣,活该倒霉20年。

而孙格龄则是沦为了窑姐,靠着出卖身体为生,最终在90年代病死。

记录和传播
行走人间,观触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