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剧评的人,总是为选题而苦恼。但是最近我发现只要切入一个选题开始写了,写着写着就会有很多想法冒出来,写着写着就会突发奇想出现很多个点,可以成为新的选题,于是就立马把这些旁支的选题记在草稿上,下次就挑选这些新的选题来写。
这就像是你只要打开了一个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注入进来。
比如说,我前面写《琅琊榜》梁帝娶林乐瑶更多的是对她的利用(原文:《琅琊榜》看懂这些细节,才知梁帝当年对宸妃的利用到底有多深!最后一点最让人痛恶),写到其中一点,梁帝娶林乐瑶是为了牵制手握重兵的林燮,我就突然想到,梁帝忌惮林燮,但还是让林乐瑶生下了皇子,并且一直对他们母子宠爱有加,让祁王变得优秀出众,甚至光芒盖过了自己。
而另一部剧《甄嬛传》中,皇帝同样忌惮年羹尧的势力,娶了他的妹妹华妃,却暗中打了华妃肚子里的孩子,并且还用香让她一直不能生育。
同样的情况,两个帝王的做法却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何?
(PS:以上,就是今天这篇文章选题的来由,希望能给一些读者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下面,我就对这个选题,说一下我的思考。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不一样的点。
第一,华妃只是武将年羹尧的妹妹,她依靠的背景势力只是来自年家。而宸妃不只是武将之首林燮的妹妹,同时也是文官之首言侯的心上人,所以,宸妃依靠的,不仅仅是娘家势力,更是言侯代表文官的影响力。所以,从背景上看,宸妃更胜一筹。这也许也是宸妃能生下祁王的一个要点。
因为宸妃有足够强的背景,梁帝要向林燮和言侯证明,宸妃在宫里是真的被宠爱是能过得好的,他们才会放心才不至于反叛。当时的林燮和言侯若是联手,是足以让梁帝皇位不保的。所以,梁帝更多的是要顺着形势走,让宸妃生了孩子,才能真正把他们变成自己人。
而华妃依靠的年羹尧,虽然军功显赫,但是他只是一届武官,虽有威胁,却还不至于能掀翻他的帝位。所以皇帝要阻止他的势力继续扩大,就不能让华妃生下皇子。
第二,梁帝是通过叛乱登上的皇位,期间用了很多阴暗的手段,若是在前期林燮与言侯联合反叛,理由是很充分的,所以他那个时候急需要用林乐瑶来稳固他们,让她生下皇子,打打感情牌,也是多了一个筹码。
但雍正算是顺理成章接遗诏继位的,虽然他前期也做了很多布局努力,但明面上至少是名正言顺的,年羹尧一介武官,要想叛乱难度还是更大,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更小,所以雍正只需想办法,遏止他的势力扩大,表面上宠宠华妃就够了,不需要让她生下孩子。
第三,在情义上,梁帝跟林燮、言侯确实曾是患难兄弟,对林乐瑶也是很早就认识,情义在那里至少表面上可以利用的,而梁帝抢了林乐瑶之后,言侯并没有动作,就说明他是忠诚的可信的,所以,让宸妃生下孩子并且宠爱他们也算是一种补偿。
第四,宸妃虽出身武将从小身份尊贵,或许有些傲气,但应该是善良明事理的,她的性子或许跟霓凰有些像,对待他人爽朗正直,懂礼节知进退。至少做人是更低调的。
而华妃骄纵跋扈,心狠手辣,看不起这个那个,明着跟所有人对着干,即便皇帝不打她的胎,也自会有人让她生不出孩子的。
然后,我们来说相同的点。
第一,起点是相同的。无论是《琅琊榜》中的宸妃,还是《甄嬛传》中的华妃,都是一入宫就千娇万宠,地位和恩宠不输当时的皇后。这就能说明,不管背后什么操作,至少表面的功夫是一样的,娘家势力大背景硬,在宫中的就足够尊贵受宠。
第二、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不管有没有生下孩子,她们最终都被皇帝灭了族,也最终都含恨而终。
也就是说,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些不一样,一个曾生下过孩子,另一个不曾生下孩子。但都抵不了悲剧收场。既然结局一样,那是不是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过程上只是皇帝应对不同状况的策略不太一样。
所以,《琅琊榜》中的梁帝和《甄嬛传》中的雍正,谁更爱?谁更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