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个女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真正的幕后推手其实是她

文摘   2024-10-17 16:25   江西  

《知否》中最作死惹人嫌的女人,一个是朱曼娘、一个是小秦氏,还一个自然就是康姨母。

说起来,前面两个,至少人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和自家的事才作妖,但这个康姨母,真真诠释了什么叫谁好她都看不惯,谁家的事她都要来插一脚,并且她心狠毒辣,坏事做尽,最终自然也没能落下个好结果。

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人,你会发现,其实她的起点比大多数人都要高,是生来就拿了一手好牌的。

康姨母的父亲是王老太师,配享太庙,母亲是王老太太,身负诰命。作为王家的嫡长女,她容貌出众,聪明伶俐,自幼受父母宠爱,而王家的另一个女儿王若弗,反而是相貌智商各方面都不如她。

按理,这样的条件和家庭,不缺爱不缺钱也不缺地位,康姨母的内心应该是富足美好的,人生也该过得顺遂如意,但为何她的品性和结局却出人意料,生生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局?

这离不开王老太的溺爱与捧杀。

作为父母,没有一碗水端平

原著中,比起直肠子王若弗,康姨母从小就更精明厉害,处处碾压王若弗。也因此,父母偏爱她更多,甚至王老太太与王老太爷赴外任之时,只带着嫡长女康姨母赴外任,将长子王世平寄住成大学士门下读书,将小女儿王若弗交给小叔子夫妻照顾(成长环境其实不同,这大概也是王若弗心性与康姨母完全不同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挑选婆家的时候,也能看出对待两个女儿的差别,康姨母是门当户对,而王若弗则是低嫁。

最能体现王老太偏心的,是康姨母毒害祖母一事,王老太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但就是偏袒康姨母,要把所有罪责都推到王若弗的身上。王若弗好歹也是她的亲生女儿,大女儿做了坏事王老太却让小女儿王若弗来背,即便二选一也不是这么选的,舍弃更善良懂事的那一个。

而这一刻,王若弗也才真正明白,即便同为女儿,自己却永远是比不上姐姐。一个家庭,形成鲜明对比,一个被拼命保护,一个则毫不犹豫的被舍弃,父母这样偏心,如何能把孩子教好?

这样的环境,康姨母变坏其实是必然,而王若弗能坚守善良,则是意外。

无限溺爱与偏袒,不是富养

现在我们都说,要让孩子在不缺爱的环境中成长,要富养,要让他见够爱的世面,才能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才不容易被伪装的短暂的好和温暖欺骗。

但是这并不代表溺爱。富养,是物质、精神品质的双重富养,前提是要让他知对错是非,懂礼数规则,犯了错就该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是永远罩着他替他擦屁股,纵容他唯我独尊无法无天。

康姨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显然她是匮乏的,精神并不富足),因为从小她就“处处比别人好”。所以当别人好的时候,她总要作妖,去破坏别人的好,心思总在破坏别人身上,而不是在过好自己身上,这样,自己永远都过不好,而外面却总有人比她过得好。所以就只能不停得作妖,反复恶性循环,最终把自己作死。

其实想想也是很可悲的。但是这样的品性,自然也是来自原生家庭教育上的匮乏。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王老太对康姨母的溺爱、保护和捧杀,让她以为自己有多尊贵,自己就该比别人好,而不管她怎样放纵地去毁人害人,总有人替她撑腰不需要承担后果。以这样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即便位高权重,自然也过不好人生。

我们讲,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可恨又可悲的康姨母,她人生悲剧,早在王老太一次次偏袒纵容而不加以引导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浅浅剧评
解读剧中人性,深扒剧情细节。带你一起入剧,看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