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6日,《陕西日报》刊发《心怀“国之大者” 勇攀科学高峰——访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陕西获奖代表》一文,全文如下: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现场
(资料照片)
➤ 访谈嘉宾
●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杨贵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贾汉忠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晏宏
1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陕西共有6名青年科学家获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多年来,一大批陕西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为起点,勇攀科学高峰,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科技战线的中坚力量。记者采访了我省此次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的3位获奖者,请他们就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
问:3位都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成绩斐然。请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和成果,谈谈对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议。
杨贵东: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基础研究做不好,成果转化和应用就不能有效实施。
氨可用于农业生产、医药化工、储氢等诸多行业。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绿氨合成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公认的难题。我和团队建立了全新的基于“光伏供电—供能+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活化氮气+光电催化反应+产物吸收分离”等多单元过程集成的成套变革性绿氨合成工艺,推动了国际变革性氨合成技术发展。
贾汉忠: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我和团队发展了基于环境自然修复策略的土壤绿色低碳修复技术,实现了污染物的高效、安全降解。这一研究为环境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础创新的价值可能在短期内难以体现,但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可为后续的应用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晏宏:基础研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是,现代仪器观测气象资料的不足,限制了我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预测。古气候重建资料是对仪器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特别是时间尺度较短(天—小时尺度)的古天气变化对我们认识极端天气事件十分重要。我和团队经过数年努力,在国际上率先开拓了古天气研究新方向,实现了利用地质载体重建历史时期极端天气事件的突破,为理解极端天气变化规律、校验气候模式和预测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打开了新窗口。
问: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陕西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政策,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团队在成果转化方面进展如何?
杨贵东:科技成果转化复杂且漫长,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应用,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到应用,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我们团队成员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等“三项改革”政策,不断践行西安交通大学“1121”产教融合新模式,在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背景下,去年,我们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在榆林建成了全球首例百吨级光电催化合成氨技术应用示范系统,打通了以空气—水为原料多单元操作的光电催化合成氨全流程工艺路线,实现了全球变革性光电催化合成氨成套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示范的重大突破。
贾汉忠:我们专注于土壤中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修复、土壤退化(盐渍化)与改良技术研究,守护土壤健康、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团队已成功实施多个示范项目,包括石化及农药化工行业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修复,以及农田微塑料(地膜)污染修复等。
团队成员、副教授陈娜获得了“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助,副教授加彬申报了2024年下半年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计划。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团队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创造了更多机会。
晏宏:在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领域,微区取样仪是最常用的取样设备。但在国内,高质量、稳定成熟的取样设备短缺,科研院所使用的微区取样仪大多购自国外,不仅价格昂贵,后期维修、零配件更换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便,难以满足科研工作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为此,我和团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矿物和岩石等样品高精度取样的微区取样装置,获得了专利授权,并完成了初步推广试用,目前正在进行设备的迭代和加速推广。
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如何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杨贵东: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我们将加强技术攻关,从绿氨合成工艺、催化剂、反应器及装备、系统集成和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创新,助力陕西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科创人才。要整合资源,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养造就大批人才。
贾汉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农林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注重人才引进和教育培养,满足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技术及管理人才需求。
问:“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的指引。请谈谈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好人才培养的理解。
贾汉忠:做纯粹的科研,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科研道路充满挑战,实验失败、论文被拒、项目落选等是常有的事。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耐心与恒心。科研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才能在不断试错和改进中取得突破。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是我的主要使命之一。要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我有使命不敢怠。
晏宏: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安芷生、周卫健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下,扎根西部40年,围绕中国黄土开展了卓越工作,为推动中国黄土成为国际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三大支柱之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团队将坚持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做好科研攻关
内容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