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丨西安外事学院与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开展“陶华源记”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学术   2024-11-27 08:30   陕西  

在五千年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又得益于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截至2024年,我国博物馆总数已增至6833家,展示着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特色,为承载我国的灿烂文明,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维系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博物馆地域差异,对陶瓷文物具有浓厚兴趣的群众面临着“有陶难观,有瓷乏赏”问题。在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在西安外事学院谷江东、马琳老师与陕西科技大学张建利老师指导下,大学生科技志愿者利用新媒体技术、组织志愿者、依托学科优势,于11月9日至25日先后在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开展了“陶华源记”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采用“1+2+3”数字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即“1”个主题:“陶华源记”—开展文物陶瓷科普志愿宣讲活动,“2”项内容:群众参与陶瓷文物展活动,提升文化素养;群众使用“希延永宝”扫描文物,培养科学能力,“3”场活动:“陶瓷文物科普展—我们学得到”,“希延永宝小程序—我们用得好”,“陶瓷故事我来讲—我们讲得妙”等科普性强、教育程度高、兴趣鲜明的特色活动。
一、“陶瓷文物科普展—我们学得到”
为充分向群众介绍陶瓷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和全国博物馆馆藏的珍贵陶瓷文物,团队制作了“陶华源记”图片展,向群众详细介绍了陶瓷的原料、生产流程,展示了夏、商、周、唐、宋、元、明、清朝等独具时代特色的陶瓷文物。群众还观赏了独具功能性的现代陶瓷、军工航天领域隔热陶瓷以及医学领域的相容性生物陶瓷等,以丰富公众的陶瓷知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团队在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4个市、11个地点进行了“陶华源记”图片展,团队成员还为群众进行了相关讲解,详细地介绍了陶瓷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科技知识,让文物“活”起来。“陶华源记”展示了500余件馆藏文物,观展人数超过3000人,在展布展示地点掀起了热烈的“陶瓷风”,向群众展示了全面的陶瓷知识,实现了“陶风化雨”的效果。
二、“希延永宝小程序—我们用得好”
“陶华源记”团队在全国各地博物馆进行了文物的数字化扫描,收录了45万+条陶瓷数据,建成了国内首个陶瓷文物数量最多、纹饰种类最齐全、题款类型最丰富的陶瓷数据库,建立了“希延永宝”小程序。团队成员向群众详细认真地讲解了“希延永宝”小程序的使用方法,旨在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探索文物的奥秘。不仅如此,团队还精心设计了精美的文物小卡片,这些卡片不仅美观,而且信息丰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兴趣。大家纷纷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小程序的神奇之处,通过扫描卡片上的文物图案,就能迅速获取到关于这些文物的朝代、馆藏地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不仅让参与者对文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无限魅力。
三、“陶瓷故事我来讲—我们讲得妙”
“陶瓷故事我来讲——讲解员大赛”让小朋友们自选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篇故事或一件藏品,进行陶瓷知识讲解。小朋友们穿着团队队服,在群众面前对陶瓷文物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解,通过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讲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而且提升了青少年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大家下午好,我要讲解的文物是清朝的粉彩花卉纹螭耳瓶,它的瓶是撇口的,长颈,鼓腹。颈部有对称螭耳去装饰它。腹部有白釉地粉彩绘花卉图装饰......。”52位小朋友们热情洋溢地投身于文物讲解之中,他们脸上的灿烂笑容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秋日里的一丝凉意与萧瑟,每一个跃动的身影,每一声清脆的讲解,都是对历史文化的生动诠释,展现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情与担当。
内容来源:CCTV公益之声

陕西科协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是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