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期,多少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新安江,登临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他们为安徽风物歌吟,为安徽山川代言。那些华章丽句拨人心弦,闪烁古今。
诗仙李白一生中传世的诗歌一千多首诗,有五分之一的诗写在安徽。行走在安徽大地,一步一诗,一脉锦绣。
宿
州
市
人物
闵子骞、朱温、 朱德群、萧龙士
美食
符离集烧鸡、萧县鱼咬羊、砀山酥梨盏、灵璧霸王别姬、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埇桥八大碗、埇桥栏杆牛肉
古韵今风交织处,楚汉往事入丹青。
宿州,古为符离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白居易、苏轼等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描绘着宿州的风土人情与壮丽景色。
今日的宿州,不仅保留着垓下古战场遗址等历史遗迹,诉说着楚汉相争的传奇故事;更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五柳风景区等自然风光。隋唐大运河遗址、泗州戏、灵璧皮影戏、灵璧奇石文化园,展现了宿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五柳风景区
[唐] 骆宾王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译文
大地洪荒,滋养自然万物,分出了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历经曲折,我乘船来到了淮口,遥望对面的盱眙古城,缅怀这片三楚大地的豪杰圣贤。楚怀王、西楚霸王建都封地的疆域,风景依旧,物是人非。此时此刻,晨雾笼罩的汴河、淮河交汇一带,潮水拍岸的声音,与岸上村鸡的报晓声此起彼伏。河堤沙滩一派宁静,只有河水在晨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手捧朝廷徵召为官的文书,千里奔波,船帆高悬,身心有些疲惫。(虽说)舟车劳顿,与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渐行渐远,但极目远望,淮河不息流淌,轻舟漫渡,心情也很愉快。山转水移,生为人子,免不了辛苦劳碌。我坚定不移、追求高洁的心志,如同一汪寒潭,清澈透明。
注解
①淮口:一般指古汴河和古淮河交汇处,隶属古泗州境内,因古泗州沉没、淮河多次改道,具体位置灭失。据古地理史志所载,大致位置应该在今安徽泗县东南。
②盱眙:县名,秦时置县,隶属多有变迁。一度隶属安徽省;为加强洪泽湖管理,1954年安徽的泗洪、盱眙两县划归江苏省管辖,江苏省的萧县、砀山两县划归安徽省管辖。
③养蒙: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语出《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④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⑤捧檄:奉命就任;檄 , 指官府徵召的文书。后以“捧檄”指奉命就任官职。
赏析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史称“初唐四杰”。年少时,他以《咏鹅》一诗崭露头角。
及至壮年,有才情、有激情又知识渊博的骆宾王,入朝为官了,可惜棱角分明、性格独立的他,在仕途上屡遭坎坷,终“因事入狱”,遭受了人生的重大打击。
遇赦后,唐调露二年(680年),骆宾王贬任临海丞。自长安赴任临海途中,泊舟淮口小憩,眺望盱眙古城,写下了这首诗。
唐朝的淮河与我们今天所见的淮河不完全一样。古泗州沉没、淮河多次改道。骆宾王写这首诗的大致位置在今泗县东南,因此,诗中所描绘的淮河景象,正是泗县一带的秀美风光。
泗县,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淮河的波澜壮阔与宁静婉约。骆宾王站在淮口,放眼望去,淮水滔滔。他心中不禁涌起对自然万物枯荣、江河奔流不息、英雄豪杰起落的哲学思考。他听到了涛声与鸡鸣交织的现实,看到了沙滩与晨雾相映的美景。这种大开大合的笔法,展现了他作为“初唐四杰”的非凡才情。这开篇几句,诗人写得文采飞扬、气势豪迈,后人读得是格调清朗、意境高远。
诗歌的后半部分,骆宾王将视野转向内心。他背对桐柏山,面对木兰浦,心中涌起片刻的轻松。然而,当他看到隐于小山之中的迷路,感受到大块土地上劳碌的人生时,他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也许,正是这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苦短与无常。
骆宾王的这首诗,不仅是他托物言志、抒发情怀的代表作,更是他描绘湖光山色、融入历史人文的杰作。他通过描绘泗县一带的淮河风光,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豪放大气、积极向上,展现了骆宾王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链接信息
苏东坡曾在徐州知州任上,数次游历泗县,留下诗歌《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泗州僧伽塔》以及词《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等传世佳作。
与骆宾王同时期的诗人宋之问,也有《初宿淮口》传世,“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
沧海桑田中,隋唐大运河许多河段也淹没在历史烟尘中,大运河泗县段故道至今仍有有水河道长约47公里,其中运河原有故道28公里。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泗县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悠悠汴水,流淌千年。在这弥足珍贵的活水脉络上,泗县先后建设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古运河遗址公园、十里运河烟柳、运河小镇、运河人家景区等,持续丰富运河的文化遗产,继续挖掘运河文化的价值,形成水韵泗州的独特风情。(陈曙光)
空中俯瞰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摄影:王大卫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往期回顾
Review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