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期,多少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新安江,登临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他们为安徽风物歌吟,为安徽山川代言。那些华章丽句拨人心弦,闪烁古今。
诗仙李白一生中传世的诗歌一千多首诗,有五分之一的诗写在安徽。行走在安徽大地,一步一诗,一脉锦绣。
蚌
埠
市
人物
大禹、桓冲、汤和、常遇春
美食
老蚌埠红烧蚂虾、五河沱湖螃蟹、怀远地锅鸡、河蚌烧粉丝、固镇老任桥牛肉、沿淮小合菜、蚌埠雪园汤圆、蚌埠烧饼夹里脊
蚌埠,誉称“珠城”。这里是淮畔明珠,曾是禹会诸侯之地,留下众多历史遗迹与动人传说。苏轼、秦观、张孝祥等著名诗人曾为她的风物歌吟。
走进蚌埠,仿佛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张公山绿意盎然,龙子湖碧波荡漾,为城市平添了几分灵动与秀美。蚌埠市博物馆、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固镇垓下遗址,每一处都是探寻蚌埠历史文化的窗口。而花鼓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让蚌埠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
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从古老传说到现代文明,蚌埠正以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蚌埠的时代脉动。
蚌埠花博园
蚌埠闸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译文
沿着临淮关一带巡视,北望淮河,关塞上野草丛茂,荒原平阔。北伐的征尘已暗淡,霜天里寒冷的秋风劲吹,边塞一片静寂。面对此情此景我心情黯淡。追想当年的中原沧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扭转;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和泗水边,昔日弦歌交集的礼乐之邦,也变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敌军的毡帐,黄昏落日里,金人统治区牛羊返圈,纵横布置了敌军的前哨据点。看金兵将令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
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虫子尘埃的侵蚀和污染,满怀壮志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刚暮将残。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朝廷正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传说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南望,盼望朝廷仪仗,翠盖车队彩旗蔽空,使得行人来到此地,一腔忠愤,怒气填膺,热泪倾洒前胸。
蚌埠花博园
注解
①流黯销凝:感伤出神之状。黯,精神颓丧貌。
②年事:指靖康二年(1127年)中原沧陷的靖康之变。
③毡乡:指金国。北方少数民族住在毡帐里,故称为毡乡。
④区(ōu)脱纵横:土堡很多。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
⑤名王:乃是古代帝王之尊号,此指故方将帅。
⑥埃蠹(dù):尘掩虫蛀。
⑦静烽燧(suì):边境上平静无战争。烽燧,即烽烟。
⑧驰鹜(wù):奔走忙碌,往来不绝。
⑨翠葆霓旌:指皇帝的仪仗。翠葆,以翠鸟羽毛为饰的车盖。霓旌,像虹霓似的彩色旌旗。
赏析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领导的南宋北伐军在宿州符离溃败,第二年,金兵又占据濠州。朝廷里主和派得势,淮河前线边防撤尽。担任建康留守的张孝祥北上,在凤阳临淮关一带北望淮河,心中万千感伤,写下《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他才华卓绝、性情英迈。面对宋金对峙的局面,他积极主战。他的坚定与执着,使他赢得了“硬骨状元”的美誉。
在一次宴会上,张孝祥吟诵这首词作。据说张浚也在场,被他的爱国热情和词作的感染力打动,乃至提前罢席。
淮河,这条曾经连接南北的交通动脉,如今却成为了边境。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无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一水之隔的淮河之北,本是宋王朝百姓的耕稼之地,如今却变成了游牧之乡,金兵哨所纵横,猎火照野,国势岌岌可危。
张孝祥的词中,不仅有着对山河破碎的悲痛,更有着对复国壮志难酬的无奈。他渴望能够乘风破浪,击楫中流,为国家尽忠。然而,主和派的得势,却让他报国无门,只能感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他深知,中原的父老们依然渴望光复,他们泪眼南望,期待着朝廷的部队。这份期待与渴望,是张孝祥词中最为动人的部分。它不仅表达了中原人民的爱国情怀,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南宋时的蚌埠境内,发生许多战争,民生凋敝。临淮北望,山河移异。但张孝祥的爱国情怀,却如同淮河之水般永恒。他的词作,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后人的启示。这首词格局阔大,声情激壮,其强大生命力就在于洋溢其间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信息
自唐安史之乱以来,我国经济、人口历经波折,直至宋代,才逐渐复苏并迎来新的繁荣。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迎来了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
然而,北宋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军事上积贫积弱,对北方强敌辽、夏、金等束手无策。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双方签订和议,以淮河为界,自此“长淮咫尺分南北”,也导致淮河以北“良田沃土,悉为茂草”。
靖康之耻给当时的文人士子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打击。他们心怀家国天下,以诗词为武器,抒发着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在这其中,淮河成为了他们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
正如杨万里在《初入淮河》一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他借淮河之景,表达了对国土分裂、国家衰弱的深深忧虑。这不仅是杨万里个人的情感流露,更是当时文人士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共同关注。
在淮河两岸,这样的家国情怀及文化源远流长。从靖康之耻到南宋末年的抗金战争,从明清时期的抗倭援朝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淮河两岸的儿女们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今天的蚌埠等沿淮城市,生机勃勃,有涂山、龙子湖等景区。(方今)
涂山风景区
龙子湖公园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往期回顾
Review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发现我们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