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请将“小鱼识评”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更新
近日,曾经的大网红李子柒挟巨大流量复出,引发全网关注,网络一片赞誉,纷纷为李喝彩,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笔者对李其实并不过多关注,她的一些视频也看过一些,但讲实话,在我看来,她的所谓视频,都是幻境,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有人认为她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这么说来也不算错。
但我只想试问一下,中国所谓农村生活,又有几个可以如她视频这般惬意?
真实的农村生活,果真如她视频一般,充满美好和悠闲自在?所谓真实的农村,真如她视频一样诗情画意?
其实在笔者看来李子柒这种诗情画意,守完全与现实脱节,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诸位看官可能不信,那就且听听小鱼一一道来。
首先,我想请问各位网友,李子柒她视频里那些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是真实的农村生活吗?相信看我文章的客官,应该多少还是了解农村生活的吧。农村的真实生活到底怎么样?我想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小鱼出自乡野,一介书生。亲戚朋友也不少生活在乡野农村。也了解过云贵川农村的生活,北方中原一带我都有所了解,所以我非常清楚农村人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据我了解,就是当下,除沿海一带农村还算不错外,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人都只是过着温饱生活而已。
而且这种生活,也是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稍有经济不景气,就有回归最初生活的风险。
我只记得在90年代中后期,我们上学时期,上学都要走10-20里路,在那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再远的就要坐车了,但也要走上10里8里的路才能坐车。
可能有些人要说了,现在不比以前。诚然,现在的农村生活的确比以前好多了,但要说中国的农村如李子柒视频里的一般惬意舒适,那只能说你还在象牙塔里?
李子柒所谓视频,就是桃源一梦罢了,完全脱离现实的生活,完全是赤裸裸的心灵鸡汤,就是一剂精神麻醉药,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沉浸在虚幻的桃花源记之中。
李的农村题材作品,在我看来,不是纪录,不是赞美,甚至不是向往未来,完全就是麻醉品,完全就是幻境,是精神鸦片。甚至也可以认为,是对农村人的羞辱,她所描绘的农村幸福生活,完全脱离了现实,是在侮辱农村人的感情和智商。
因为李的流量巨大,这种视频影响力也巨大,许多不了解农村的人,还真以为农村是这个样。可现实呢?完全不是如此。
试想,如果真实的农村果真如此的话。这么多农村人,为何都要到就近的县城里买房?他们买房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县城里可以上学,不就为了生活的方便。如果农村真有这么般美好,还去城里上什么学,诗情画意的多好!还可以看到各植物、农作物、还有小动物,生活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不更好吗?
可为什么掏空钱包,贷款也要买房呢?为什么这么多农村人逃离了农村,都向往城市呢?一些偏远的地区农村,村庄空了的都有。可以预计,未来20年,不少农村都会消失。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当然,中国的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不公平的城镇化,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资源不公平的城镇化,在我看来,是完全对农村百姓的愚弄和欺骗。
但以现有土地公有的模式,中国只能走这种城镇化道路。
那么李子柒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现实中有没有的呢?有还是有的,且是中国古来有之的传统了。但遗憾的是,这种小资情调的农村乡隐生活,只有少数人能享受,而且需要足够的财力和地位,才能支撑。
在中国,讲究落叶归根,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很多传统的仕大夫,在做官退休以后,一般会退居乡里。当官多年,所得不少,老家农村自然是高屋雅舍,良田千倾了。
这种退休官员,要钱有钱,虽然已经退了,但在乡村来说,县老爷见了还得尊称一声前辈,行个大礼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晚年是何等的潇洒。李子柒视频所呈现的惬意生活,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唐朝诗人白居易等9人退休后隐居香山,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史称“香山九老”,其中的李元爽活到136岁。白居易有诗曰:“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辽朝末年,官拜金紫崇禄大夫的马直温退休后,夫人兴高采烈地说:我嫁给你50年了,青丝已经变成白发,眼下也是儿孙满堂,家务事我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我们老家的田地、菜园都长满了荒草。如今,你已光荣退休,我们正好“携手东归,渔阳山水,自古清秀,乐时娱燕,斯于偕老,岂不美欤”?于是夫妻二人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躬耕田野、莳弄菜园,其乐融融。
不过,各位看官,真以为司直温会亲下种田?那你是想多了,这完全是一种体验罢了,更多的是一种闲情逸志。
明末清初,才子李渔,就是写《闲情偶寄》的那位,一个富二代,从小聪明,本来大好前途,可入仕为官。后因满清入关,一生所愿皆空。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清军攻占金华,大肆屠杀。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归隐故乡,回乡下李村居住,并改名“谪凡”。清廷颁布了剃发令,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虽强烈不满,但为了保命,还是剃了,并自称为“狂奴”。
因是读书人出身,加上父母留的钱财丰盛,李渔在农村老家过得是悠闲自在。他学王维,在老家伊山构筑了”伊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写的《闲情偶寄》就是一本生活艺术的经典之作,可谓是小资生活的指导书籍。里面的感悟,大多是他的亲身体会。如李渔这般享受生活的人,可谓不枉此生了。
说起这种田园生活,开山祖师,应该是写”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位了。陶渊明,别看他诗写得好像悠然自得,但实际生活却是困苦不安。早年间,有朋友亲人接济,还能吟诗几首,遭遇生活困境的他,孩子都被饿死,那是相当凄惨。
晚年,陶渊明更是以乞讨为生。只能说,陶渊明是生错了时代,如果是这个时代,他大概率可以成为网红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一些名人雅士的田园生活,也就是李子柒所说的诗情画意。各位看官,觉得以自己的能力能够实现吗?如果是陶渊明这种,估计大部分可以实现。但这种对家人不负责任,让孩子饿死的父亲,相信没几个人愿意当了。
其实,从现实生活中,看逃离农村的人,就可以知道,农村生活真没那么美好。今天这么多年轻人,打破头也要考公务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渴望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吗?
所以,所谓的岁月静好,美好的诗情画意,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什么诗情画意,什么风景独好,什么仙气飘飘,什么悠闲自得,都只不过是桃花源记罢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生活哪有李子柒视频这般美好,有的是独守儿童的孤独和霸凌,有的是相隔两地的父子母子。真心希望,类似这种精神鸦片,还是越少越好,我们可以偶尔停留,但前行才是我们的脚步!
此次李子柒的复出,央视专访,新华社专访,官媒转发,也算是声势浩大了,造梦如此明显,可谓用心良苦。但希望各位看官,可别沉迷美梦而不自知。要知道,黄粱一梦终是梦!
这里是小鱼识评,第一手资讯,及时分享国际新闻财经热点。
-END-
精彩文章:
美国众议院对特朗普能够实现结束俄乌战争的目标持乐观态度
美国要退出巴黎协议?中国或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
【客观中立,分享资讯】
温馨提示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