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意让乌克兰用美国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文摘   2024-11-19 08:56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请将“小鱼识评”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更新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已同意,让乌克兰用美国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两个美国官员和一个知情人士星期天(11月17日)透露华盛顿对俄乌战事的这一重大政策转向。知情人士更说,乌克兰计划在接下来几天,使用射程超过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发动首次远程打击,但基于行动安全考量,知情人士没有透露细节。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过去几个月不断要求解除限制,让乌军使用美国武器,以对俄军展开远程打击。泽连斯基星期天晚发表谈话时指出,导弹发挥的作用“不言自明”,暗指就要发动导弹攻击。

泽连斯基说:“今天,许多媒体都说我们已获得采取适当行动的许可,但是,军事打击不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对外宣布的。”


白宫和美国国务院都拒绝就有关消息置评。


克里姆林宫星期一(18日)指出,美国允许乌克兰用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只会使局势更加紧张。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即将卸任的华盛顿政府打算采取措施,继续火上浇油,引发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在拜登宣布同意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后。普京刚刚宣布,如果向俄罗斯发射大型导弹,或者这些武器穿越俄罗斯领土,他将使用核武器。


普京表示“这意味着北约国家、美国、欧洲国家将与俄罗斯交战……我们将根据所面临的威胁做出适当的决定。”

此举引发全球安全担忧,加剧了人们对北约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担忧。


德国政府发言人星期一表示,德国将坚持立场,不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


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乌克兰第二大军援国,但德国担心俄乌战争升级,不愿提供德国制造的“金牛座”(Taurus)远程巡航导弹。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星期一较早时说,美国在支持乌克兰空防方面做出了重要决定,但这不是西方战略的转变;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说,被侵略的国家有权自我防卫。


俄上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巴罗夫指华盛顿的决定,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顾问格林纳尔则批评拜登在卸任之前,试图导致战争升级。


拜登政府政策改变是为应对俄部署朝军
在特朗普11月5日再次当选后,拜登政府高官多次表示,他们将利用任期剩余时间,确保乌克兰明年能够有力抗击俄军,或者以“强势地位”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美官员和消息人士指出,拜登政府政策的改变主要是为应对俄罗斯在前线部署朝鲜军队。美方相信一万多名朝鲜士兵已被派往俄罗斯,其中大多数被转移到俄罗斯西部的库尔斯克地区并开始参加作战行动。

由于兵员短缺,乌军已经失去他们在8月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时占领的一些据点。泽连斯基原本是要把这些占领地当做讨价还价的筹码。


熟悉二十国集团(G20)一些国家所做评估的消息人士透露,如果平壤和莫斯科继续加深联盟关系,朝鲜可能会部署多达10万名士兵支援俄罗斯,但这种行动并非迫在眉睫,而是会分批进行。


彭博社引述欧洲官员的话说,越来越多的盟友如今认为,泽连斯基最终必须与俄总统普京妥协,因为双方已明确意识到,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


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星期一(11月18日)拒绝证实拜登政府是否决定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但他重申美国“会在适当时候调整给予乌克兰的作战能力”。


米勒表示,俄罗斯一再加剧冲突。他指1万1000名朝鲜士兵已经部署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并与乌克兰军队交火。


米勒说:“俄罗斯将一支亚洲军队派往欧洲内部冲突的战场,这是局势的重大升级。”他说,美国的回应将是坚定,“我们将继续采取适当措施,让俄罗斯为其行动,包括升级局势负责,也要让朝鲜为其升级局势负上责任。”


拜登政府称,这一决定是为了保护乌克兰免受大规模攻击。

批评人士担心遭到报复,因为情报警告称俄罗斯可能会进行破坏或袭击美国和欧洲的资产。

拜登政府认为,战略利益超过了升级风险,而特朗普则暗示计划减少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


这里是小鱼识评,第一手资讯,及时分享国际新闻财经热点。



-END-


精彩文章:

特朗普“搓澡舞”国内火出圈 是调侃还是自我激励?

美国众议院对特朗普能够实现结束俄乌战争的目标持乐观态度

李子柒挟巨大流量复出,所谓农村生活真有这般诗情画意吗?

江西原乡党委书记李佩霞因受贿一审获刑三年


台湾可能向乌克兰捐赠鹰式对空导弹


【客观中立,分享资讯







温馨提示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小鱼识评
解密历史真相,以历史为镜,以古鉴今;点评社会热点,以理性为基,普及常识。这里是小鱼评,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及时分享全球军事冲突热点、国际时局、国际新闻热点、财经金融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