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之道 | 定窑直颈瓶: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文摘   2024-07-22 23:00   海南  

 “投壶”是古代贵族宴饮的一种社交礼仪和休闲娱乐活动,投壶之壶源于酒壶,为一种圆腹直颈瓶。投壶礼由古代射箭礼仪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成年男子皆习射箭,诸侯宴请宾客时,会安排射箭节目作餐间助兴,也是主客互相表现勇武的机会。汉代流行射箭之礼,因场地所限,用投壶代替射礼,酒足饭饱后,主人随手拿来喝完了酒的酒壶,请客人把箭射到酒壶中,此谓“投壶”,衍为一种投射礼仪。

 东汉  画像石《投壶图》拓片(南阳汉画馆藏)

汉 灰陶投壶(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藏)

投壶之壶瓶有陶、瓷、青铜等材质,早期为圆腹、细长颈,直口,有的口沿两侧加贯耳,玩法十分丰富。定窑螭龙纹刻花直颈瓶,形制与北齐画家杨子华绘《北齐校书图》中的投壶相似,皆为圆腹、细长颈,折沿口,高足,没有贯耳。与此件直颈瓶相似的有一件出土于南宋皇城临安附近(原杭州东南化工厂),是南宋皇宫用器,一样饰以刻花螭龙纹。定窑螭龙纹盘、碗器较多,流行于北宋后期,饰以瓶器者仅此投壶类直颈瓶,应是皇宫训练皇子武力值的投壶。

北齐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定窑螭纹刻花直颈瓶(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螭纹刻花直颈瓶(南宋皇城附近出土)

《礼记·投壶》载“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边饮酒边吟诗边投壶,可谓风雅至极。大汉帝国讲究男子驰骋沙场,保疆拓土,尤其流兴螭纹,也称螭虎纹,男子常佩以螭虎纹玉,或以螭虎纹玉作剑饰,“螭虎之士”成了成年男子武力值的代名词。有宋一朝皇室普遍子嗣较少,对子孙绵延有非同寻常的执念,对大汉帝国倡导的“螭虎之士”更是十分向往,投壶自然成为宴饮中的主要节目,且以皇家专享的龙子——螭纹饰之。

西汉  螭纹玉剑饰(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宋  螭纹六方铜壶(临海市博物馆藏)

现在所谓的纸槌瓶亦是宋代流行的投壶制式,宽折沿,浅盘口,长颈,扁圆腹,平底卧足。北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中纸槌瓶造型被称为“投壶”,谓“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为防止箭投进去再跃出来,壶里装有小豆来缓冲。直颈瓶和图中的纸槌瓶相似,都有宽折沿口,箭矢落于折沿处或可跳跃入壶,为命中率多了胜算。也许,此类直颈瓶在古时就以“投壶”名之。

定窑盘口纸槌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螭纹刻花直颈瓶(安徽博物院藏)

投壶虽为宴饮间的游戏,确也源于对成年男子射箭技能的考验,于此定窑投壶上饰以螭虎纹,与“螭虎之士”的愿望亦是一脉相承的。螭纹为皇家垄断,投壶虽为游戏,也是一种上层礼仪,作为皇家器物也理所应当。明清时期的青铜器投壶上,也常饰以螭纹,意义如出一辙。李白“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所有的忧愁都在投壶的活动中烟消云散。乾隆《咏定窑小瓶》诗句“穆若彬如火气消,玉螭芝草影飘萧。李公麟有胜人处,不以丹青以白描”,诗中的“玉螭”小瓶应该就是此类定窑螭纹刻花直颈瓶,乾隆将瓶上的螭纹刻花比作北宋宫廷画师李公麟的白描画作,可见对其艺术性的高度评价。

定窑刻花螭龙纹直颈瓶(台北历史博物馆藏)

定窑刻花螭龙纹直颈瓶(瑞典远东古物馆藏)

明   商喜《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明  螭纹出戟青铜投壶(中国体育博物馆藏)

明  螭龙纹铜投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清  瑞兽螭龙纹铜投壶(宁波博物院藏)

永宝斋
加缪说: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