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马灯,是以净、末、生、旦、丑五大行当角色,运用彩车、纸马、花灯、幌、花扇等道具及民间传统锣鼓、乐器演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具有优美的曲调、吉祥的色彩、风趣的舞姿,深受群众喜爱。
打马灯又叫打纸马,是人们祈求国泰民安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在龙川,打马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目前保存良好且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间传统艺术节目之一。
追溯打马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南越王赵佗时期。马灯调曲谱(四季调)原来流行于中原地带,随着南越王赵佗在龙川建制设县,以及北方战乱因素,中原人南迁,不少人到龙川安居乐业。由于军人大多是从北方而来,于是“马灯调”及“打纸马”便从中原传到龙川并开花结果。
在农村,打马灯一般在冬季筹备,大约需要一个多月排练,从大年初一晚开始演出,一般演到正月底。当地有句顺口溜:“马灯不怕丑,打到正月二十九。”新中国成立前,打马灯一般是到同姓的村庄去表演,后来又逐渐扩大到去有亲戚关系的村庄表演。春节期间,听见远处响起了锣鼓声,声音由远而近,就知道有马灯、舞狮观看了。这时,不管是老人小孩都争先恐后拥向禾场、门坪等开阔的地方,场面非常热闹。凡是要邀看打马灯的,都要燃放鞭炮来欢迎,演完后还要赏彩,在彩旗上贴上赏金,以示谢意。
龙川打马灯有净、末、生、旦、丑五大行当角色,运用彩车、纸马、花灯、幌、花扇等道具及民间传统锣鼓、乐器配合演出。纸马是用竹篾编织而成,马身中间留一个空圈,圈边系一带子,表演时挽在“骑马者”肩上。从马头、马颈到马身分别用白纸和红纸一层层裱糊成一匹白马、一匹红马。马尾用葶麻扎好梳顺,马身两边用两块浅黄色的方块布挂着,象征一双穿长靴的人腿,样子像骑马的姿态。
演出时,首先锣鼓手按策马的锣鼓板把锣鼓敲打起来,一串鞭炮过后,头扎白手巾的“骑士”策马登场,沿场策马跑一圈,接着幌手执着飞快转动的幌引导马灯小姐、梅香女、车手缓步出场。幌是用黄布围成一尺多长的圆筒,幌底有丝线垂边,还有两条彩带随风飘扬,状似演古装戏帝王出巡时的黄罗伞。幌柄用竹做成,幌手握着竹柄舞动。自由转动的幌犹如马灯,十分好看。马灯小姐要选择全村最漂亮的未婚姑娘担任。“轮车”两边有两个打着花扇的梅香女。这时,乐手们奏起欢乐的“马灯调”,演员们唱着“马灯曲”,曲调类似四季歌,优美动人,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所唱的内容是反映各个月份的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出时,按舞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表演一次,让聚集在各个方位的观众都能一睹“骑士”、“幌手”的高超技艺以及马灯小姐、梅香女的花容月貌。传统马灯舞表演下来近2个多小时,其主要戏目内容有《四围》、《拆字》、《家子仁》、《五更鸡》、《补缸》等。
图文来源: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一审:赖婷婷
二审:张智敏
三审:赖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