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人生快乐多
王成宗(长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时的少年,读书10春,军营6年;宣干秘书12个夏,记者生涯18个秋,7年的省府机关工作。还来不及回首和思考,就接到了退休通知书。一晃10多年又过去了,已步入“古稀”人生,满头白发,真是“人生如梦”啊!
回首人生,经历过困难与奋斗,有过喜悦和辉煌。值得庆幸的是,昔日所做的努力,已融化在祖国发展的壮丽篇章中。退休后正遇上国内最好的历史时期,衣食且无忧,医疗有保障;月月拿退休工资,还享受国家对老年人的各种优惠福利;小孩个个有正式工作,各自家庭幸福圆满。
更重要的是,自己退休后,身心得到彻底解放,每天热心于读书和写作,做自己有兴趣的亊,在各个社会平台上,继续发挥老年人的余热,既充实了人生,又快乐了生活。真是“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开阔视野读书乐
少年读小学时,我就爱看连环画小人书;进入中学、师范就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参加工作后,见到历史、辞典、唐诗宋词、名人专著就买,家中三墙书柜存书数千册(已赠家乡镇图书室2000多册)。当年因记者工作任务繁忙,流动性大,很多书来不及阅读。退休后,特别是步入古稀之年,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了,经常静坐书房读到深夜,有时还写笔记,在阅读中不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如多次读过《增广贤文》,就懂得了一些处世之道。有时遇到别人误会,甚至诬陷,就会想到其中“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和格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弟子规》讲了很多勤俭、向善、信誉、礼仪、孝悌等做人处事的道理,有些名句我抄录在多个笔记本首页,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我人生产生过积极影响。人生在世,是需要守规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清代康熙朝重臣张英曾说:“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书卷是前贤呕心沥血的结晶,精神识见尽在其中。读古圣先贤的书而明世间之理,读书养品,书香雅家,古今同为时尚。
“头枕千年沧桑,心怀万种柔情”。古稀人生静心阅读,书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优雅了自己的气质。是读书给了自己一双智慧的眼晴;是读书给了自己坦然从容的心境。自己的人生虽然平凡,却因读书而丰富多彩。读书是古稀老人最好的休闲,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和快乐。
抒发情感笔耕乐
人都是有情感的,有了情感就会抒发,抒发了就会快乐。写作是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曾经在岳阳、长沙、广州做宣干、秘书;后调北京《人民铁道》报当记者、首席记者,写作成为我的一项爱好和专长。退休18年来,仍坚持不懈地写作。散文、诗词、评论、人物通讯、单位纪实等都写。仅人物通讯和単位纪实就写了近百篇。如《乐为“后生”孺子牛》,写的是南下离休干部张喜春关心青年的事迹;《践行群众路线“零距离”》,记述的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原纪委书记徐凌的工作作风;还写过湖南省铁路护路标兵、新晃县农民谭信刚《管三十年闲亊,保两公里平》的通讯;桃源县龙潭镇综合文化站长、兼梨树垭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华,《“父子接力”脱贫致富创佳绩》的报告文学等等。
人物通讯是一代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每次采写的过程,就是自己感动受教育的过程。所以,采写中以充沛的激情,满腔的热情,歌颂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高风亮节。在不断地实践中,我注重探索写作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中国社会持久快速的发展,要求各种写作跟上形势,力求更新的内容。
在这个复兴的发展社会,我体会到延缓衰老,最好的方式是写作。静心地写作,寻求至高无尚的真理和人生法则,每篇文章或诗词,力争表现出人生的信心、启迪、快乐和力量。前几年,北京的《铁道护路联防》、广州的《广铁老年》、湖南的《常德名人》、武汉的《乡土诗人》等6本杂志,几乎期期有我的文章或诗词。通过不断地写作,找到了古稀老人生存的意义,发现和享受晚年的快乐。
诗词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几千年来仍有其生命力,特别是唐诗宋词,在文化人群中家喻户晓。有时我也爱写诗赋词,常给我激情与快乐,还出版过《先行笛声》诗集等。
原在职时,单位有打字室或打字员。退休后为了写作,我重新学习电脑操作,使用提示式词组输入和联想式输入,可以边起草、边插入、边改写。效率高,程式性强,动态性好。
在人海茫茫的大千世界,一个人特别是古稀老人确实渺小。而我体会到自己老年的意义,就在于以内心释然的方式认真写作,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对于我来说,写作不是谋求生活,而是一种自我锻炼和修养,尽一切努力发挥余热和充实生活,丰富自己。
至今已坚持写作60年,已出版个人文集11本,约600万字。由于长年勤于动脑,经常写作,我近80岁耄耋之年,现在仍然体健心爽,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时还参加唱歌跳舞。
优美旋律歌舞乐
在中国,过去养老之道是以静养为主。庄周在《庄子·外物》中曾说:“静默可以补病,眦媙可以沐老。” 这话影响老年人生活几千年,仿佛老年人蹦蹦跳跳便是“为老不尊”。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开始转变。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有时也参加舞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城镇都开办了歌厅舞场,如今乡村也开展了歌舞活动,老年人积极参加,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笔者家住长沙五一大道东端,晓园公园一片大水泥操坪,每到晚上,一边是老年人跳集体舞;另一边是中青年跳交谊舞,气氛十分热烈。退休后我也学着跳舞,从慢三、慢四开始,到跳快三、伦巴、探戈、华尔施、迪斯科,至今跳了快20年了。慢四舞步温柔缠绵;探戈直来直去;华尔兹雍容优雅;迪斯科节奏强烈,不同舞步有不同感受。我过去患有“三高”、肺炎、冠心病等8种疾病。通过跳舞,增强了心肺功能,加快了血液循环,增加了有氧代谢,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我深深体会到跳舞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笔者住地附近有两个歌厅,我常约三朋四友去唱歌,有时一个人也去歌厅。不管是听别人唱,还是自己练,优美动听的音乐,都抒发情感,调节情绪,一切疲乏或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享受的是古稀老人的一种晚年快乐。
(2370字 2025·1·27·)
本平台总编辑:王金星
新书推荐:
由国家一级作家王金星创作的反映煤矿女性题材、被列为湖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的长篇小说《月亮花开》,日前由国家著名出版社漓江出版社隆情出版。湖南读书会倾心打造,国家一级编剧家王青伟撰写序言,著名作家吴茂盛倾力推荐。
长篇小说《月亮花开》,选取了煤矿工亡家属作为人物塑像,通过对她们人性的剖析,折射出了这个弱势群体最为艰难、最为困苦、最为无奈的一面,生动描写了这个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作品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场景,勾画了一幅融入人物喜怒悲欢的矿山画卷。通过矿山这片最原始、最古老的人性瘠土上的女性群体的命运,对人性做出了深入灵魂的探求,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为文学作品的人性表达展示了一片新的领域,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同情与关注。值得一读。
注:该书已强势入驻京东、当当等知名网站公开发行,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帮助宣传并订阅,相关事宜可与本平台联系。本消息常年有效。
作家简介
王金星,笔名甘霖,湖南省祁阳市人,大学本科文化,文学创作一级。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业报“十佳”采编,中国企业报刊媒体先进工作者。抗日烈士王益闰后代。历任企业党委工作部部长,煤炭资讯网(中国煤炭新闻网)顾问,报社编辑、记者、发行部主任、采编部主任、记者站站长、副总编辑、党支部书记、主任政工师等职。近年来,已著有文学及音乐作品20部,累计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多次获湖南新闻奖、湖南企业报好新闻奖、中国煤炭新闻奖、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稿奖等奖项。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