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有声│《榜样力量》 医学院“经典咏流传”第四十九期

文摘   2024-11-15 14:51   浙江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建院五周年贺信”精神,医学院“经典咏流传”本期聚焦红色经典《榜样力量》,推进师生汲取榜样力量,同修理想信念。《榜样力量》不仅承载着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奋斗故事,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共同追寻那些闪亮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携手推动医学院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诵读人:陈佳妮  

医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中共预备党员

汲取榜样力量,践行贺信精神。大家周五好!我是诵读者陈佳妮。今天的“经典咏流传”,让我们翻开《榜样力量》,领略新时代楷模的奋斗故事。

老乡长卓嘎:

扎根“三人乡”59年的格桑花


卓嘎,女,藏族,1961年9月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获得者她和家人在西藏玉麦这个全国人口最少的边陲乡镇,守护着藏南边境近2000平方千米国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称赞她家“为国守边”的精神。2019年9月25日,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我们玉麦乡的群众,就像总书记说的,是格桑花,扎根高原,守好玉麦,守好国土。

—卓嘎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有一个名叫玉麦的地方,那里的风,年复一年地轻轻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老乡长卓嘎,就像傲然挺立在雪山之巅的雪松,以非凡的毅力守望着祖国的边疆。

守边,这是两个写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不容易的字。玉麦生存环境恶劣,还常有野兽出没,但日子虽然清苦,卓嘎一家却也其乐融融,一乡仅一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多年。1988年,卓嘎出任玉麦乡第二任乡长。1996年,玉麦不再只有卓嘎一家了,和边防官兵联系也多了,卓嘎带着全乡牧民主动当向导,协助官兵巡逻守防,及时提供边情信息。在玉麦的很多石头上,都能看到画上去的鲜艳国旗,那就是牧民和边防官兵合作的成果。说起这个,卓嘎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西藏的记者说,每一面国旗、每一个玉麦居民,都是中国的坐标。”那些在她儿时就绑过国旗的大树,她到今天还能找到。

在藏南边境住一辈子,需要点勇气。从出生之日起到 2017年,卓嘎已经在玉麦住了57年,经历过最为艰苦的“三人乡”时期,只有她和阿爸、妹妹在近2000平方千米的雪域高原上巡边放牧,守护国土。守边的生活,半个世纪的巨变,让卓嘎内心激荡。就这样,姐妹俩用藏语写了一封信,再请玉麦乡懂汉语的干部翻译出来,这封来自祖国边疆的信飞到了习近平的案头。卓嘎很快收到了回信,在信中,习近平鼓励她们:“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这封信在藏族群众中引起轰动,卓嘎在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的“两会’时,就被很多素不相识的代表、委员拉着手说“您的故事令人感动”“我想去玉麦看看”。为国守边的故事,也让卓嘎和妹妹央宗走上央视的舞台,获得“感动中国 2017 年度人物”奖杯

卓嘎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爱国的真谛。爱国在她这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默默担当;不是一时的热血冲动,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奉献。她不惧风雪的侵袭,不畏寒霜的打压,始终如一地放牧巡边,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片土地。作为护理系的学生,要把卓嘎当做心中熠熠生辉的榜样。在专业技能上,学习卓嘎坚守边疆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每一次实践操作,全力以赴,不畏艰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用专业技能为患者带来温暖与希望;在服务态度上,学习卓嘎默默担当的情怀,做到无私奉献。面对病患,始终以微笑相待,耐心倾听,细心照料,用真诚与关爱搭建起医患之间的桥梁;在人生信念上,学习卓嘎献身国土的坚定,坚守爱国情怀,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时刻铭记护理事业的崇高使命,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卓嘎的精神永远传承,永不落幕。

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动跨越发展,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周末愉快,下期再见!

诵读人简介


陈佳妮,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预备党员。曾获评校学业优秀三等奖学金、优秀团员、创新创业个人先进奖、优秀护理实习生等。


文图:陈佳妮

审核:张桂莲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