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台商太太新天地藍色字體關注我們,您將會收到您關心的台胞資訊以及我們舉辦的精彩活動。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在2024年6月5日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最受諮詢的國際大學排名,它是唯一一個同時評估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排名。
本次排名覆蓋來自 106 個高等教育體系的 1500 所大學。
在世界大學前100的高校占比中,美國高校上榜25所,英國高校上榜15所,澳大利亞高校上榜9所,大陸高校上榜5所,香港高校上榜5所,台灣高校上榜1所,新加坡高校上榜2所。
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第13年蟬聯榜首,帝國理工學院飆升4位,自2014年後再次躋身全球第2名,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保持不變,依舊分列第3和第4名,而劍橋大學則由去年的第2跌落到今年的第5名。前20名中,同時出現三所中國高校的身影,分別是北京大學(第14名)、香港大學(第17名)、清華大學(第20名)。
除了英國和美國外,只有瑞士和新加坡的大學在前10名中有所呈現,分別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他們分別名列第七和第八。
本次排名中,近7成中國大陸高校排名上升,5所中國大陸高校躋身全球前50。其中,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分別位列全球第14和第20名,復旦位列全球第39名,躋身中國大陸地區前三。排名整理如下:
台灣除了台大進入世界前100強,其他大學院校的排名都在世界200名以後。
在台灣榜單排名第2至第4的大學院校依序為清華大學(世界排名第210)、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15)、陽明交通大學(世界排名第219)。在台灣榜單排名第5的台灣科技大學在世界排名則位居第392。
QS分析,台灣的大學院校在就業能力相關指標表現較佳,分別有3所和2所大學院校在「雇主聲譽(或雇主評價)」和「就業成果」進入世界前100強。
不過,整體而言,在「就業成果」這項指標,有85%獲納入排名的台灣大學院校排名較去年下滑,僅15%排名較去年上升。在「雇主聲譽」這項指標,台灣大學院校的平均得分則依然高於世界平均。
扣除就業相關指標,QS指出,在所有其他指標,台灣大學院校的得分都低於世界平均。
中央社詢問,為何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在就業相關指標表現佳,卻同時有高達85%的大學院校的「就業成果」排名下滑。
QS回應,「就業成果」(Employment Outcomes)評比考量的因素包括畢業生就業能力(或受僱能力,employability),以及校友在不同領域的影響力。這兩個項目中,只要有一個項目的得分下降,即足以影響「就業成果」總分。
QS資深副總裁索特(Ben Sowter)表示,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在就業市場及海內外雇主之間持續享有強健名聲,但在研究影響力和國際合作方面依然面臨挑戰。
細部來看,在「學術聲望」、「雇主聲譽」、「師生比」、「教員人均被引用次數」、「國際教員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國際研究網絡」、「就業成果」、「永續發展」等9大項評比指標,台大在其中6項的排名為台灣第一。
台大在「就業成果」的表現最突出,在世界排名第11、在亞洲排名第4。此外,在「學術聲望」和「雇主聲譽」,台大在世界排名也分別有第39名和第44名成績。
在「師生比」這一項指標,台灣得分最高的大學院校是台北醫學大學,世界排名第84。陽明交通大學則在「教員人均被引用次數」排名台灣第1、世界第245。在「國際教員比例」,台灣以政治大學得分最高,世界排名是第521。
儘管在「國際學生比例」和「國際研究網絡」這兩項指標,台大都位居台灣第一,但台大在這兩項指標的世界排名分別為第451和第459。
香港7間大學上榜 6間排名上升
1.香港大學,第17名,上升9位;
2.香港中文大學,第36名,上升11位;
3.香港科技大學,第47名,上升13位;
4.香港理工大學,第57名,上升8位;
5.香港城市大學,第62名,上升3位;
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創下排名新高,香港科技大學重回前50。此外,香港浸會大學排名252,上升43位;嶺南大學排名711至720區間,下降70位。
新加坡是在最新排名中位列全球前十的唯一一個亞洲國家。中國內地有最多的大學上榜,並在有十所以上大學入榜的國家/地區中,有最高比例的大學提升了排名(69%),其次是印度,比例為61%。相反,日本的排名下降最為顯著,有63%的上榜大學排名下跌,這種趨勢已經持續了十年。然而,日本在200名以內的大學數量最多,有十所,其次是中國內地有九所,南韓有七所。印度尼西亞則以其穩定性脫穎而出,有65%的大學保持了它們的排名,而有35%的大學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