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领不分大小
公孙龙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手下有不少弟子,个个都身怀技艺。公孙龙在赵国时,曾对弟子们说:“我喜欢有学识、有本领的人。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愿和他在一起的。”
有个人听说后,便来求见,希望公孙龙收他做弟子。公孙龙见他相貌平平,粗布衣帽,便问:“我不结交没有本领的人,不知你有什么本领?”
那人说:“大的本事我没有,只是我有一副好嗓门,能喊出很大的声音,使离得很远的人也能听到。没有人能像我一样。”
公孙龙回头问弟子们:“你们中间有没有喊声很大的人?”
弟子们争相回答说:“我们都能喊得很大声。”说着还瞟着那人,显出不屑的眼神。
那人说:“我喊出的声,非常人可比。”
公孙龙很有兴趣地说:“那你们比试比试。”
于是弟子们推选了他们之中声音最大的一个做代表,与那人一起走到五百步开外的一座小丘背后,向公孙龙这边喊话。结果,除了那人的声音外,根本听不见那个弟子的半点儿声响。
于是公孙龙把那人留下来。可是,弟子们依然不免暗暗发笑:喊声大又算什么本领?喊声大派得上什么用场呢?老师是斯文人,难道要找个一天到晚替自己吵架、吼叫的人吗?弟子们都不以为然。
过了不久,公孙龙带着弟子们到燕国去见燕王,他们在途中遇到一条很宽的大河。河的这边没有船,而河对岸却停着一只小船,艄公蹲在船尾正无事可干。
公孙龙马上吩咐那个大嗓门的弟子去喊艄公。那弟子双手合成喇叭状,放开嗓子大喊一声:“喂——有人要坐船——”
喊声亮如洪钟,直达对岸。
对岸那只船很快摇了过来,公孙龙一行人才顺利坐上了船。原先那些不以为然的弟子深深佩服老师及那位新来的朋友。
【别样诗词】
嵌字诗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认为下象棋可以锻炼智力,悟出某些哲理,不仅能使思维严密,而且可以培养意志、毅力与品格。所以他从少年时起就非常迷恋下象棋,可谓“寝食皆废”,母亲多次劝说都无效。
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河边下象棋,母亲多次喊他回家吃饭,他都不起身。母亲怕儿子玩物丧志,一怒之下,便将他的棋子倒进了河中。
王阳明心如刀绞,捶胸顿足,还写出了一首诗纪念象棋:
哭象棋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帅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王阳明写的这种诗,叫嵌字诗,就是把几个特定的字或词,分别嵌入诗句中。这首诗嵌入了:象、兵、卒、将、帅、马、士、炮、象。
前两句写他下棋时的快乐和棋子被丢后的痛苦。后面几句具体写被丢的棋子的结局,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流露出他酷爱象棋的心声。士“兵”、小“卒”落在河里,都救不得了,“将”军、元“帅”淹没在水里,一齐完了。平日威风凛凛的战“马”随水流走了,工于心计的谋“士”们也难逃没顶之灾。
“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尤其令人喷饭。诗人用了双关、拈连的手法,“炮响”,既指“炮”声,又指母亲倒棋子的声音,对他来说,这轰然一响,无异天崩地塌。“象若心头被人揪”,指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棋子们落进水中,心头像被人揪痛。这个“象”字的用法是双关。
有人问,“车”怎么没有出现?或许因为“车”在古代总是跟在“马”后面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