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麻城】第二季——《立春》

政务   2025-02-03 08:39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诵中华经典,传华夏文明。听《诗韵麻城》,做书香少年。麻城市教育局、麻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诗韵麻城】第二季,敬请关注!



品诗词之美

《立春》

宋 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

    百花富贵草精神。


悟文化之韵

古诗注释

春风吹尽了蜡梅梢头上的积雪,冰雪消融,草木生长,一夜之间春天就来了。从此以后,春天就像有了脚一样,所到的地方花花草草都繁盛地开放了。

诗人介绍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众甫等,号海琼子、海蟾、琼山道人、海南翁等,世称紫清先生。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南宗五祖”之一。既是内丹理论家,也是一位诗人。白玉蟾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此外,他还工于诗词,文词风格清亮高绝,意境深远。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盼。
首句“东风吹散梅梢雪”,描绘了春风吹尽了蜡梅梢头上的积雪,冰雪消融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一夜挽回天下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仿佛在一夜之间便降临人间的奇妙景象。在这一夜之间,草木迅速生长,春天就这样悄然而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着重强调了春天来临的迅疾与神奇之感。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诗人赋予春天以生命力,仿佛春天有了双脚,能够走遍每一个角落,所到之处皆带来温暖与生机。随着春天的到来,花儿竞相绽放,尽显富贵之态;草木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诗句不仅是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憧憬,也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赏节气之魅

立春·节气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来临以及万物的复苏。在古代,立春当日是传统农历意义上的换季换年之时,被视作一年的开端。因此,古人极为重视立春,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过节仪式,彼时立春的重要性堪比现代的春节。但到了民国初年,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确定为春节。自那以后,立春仅作为节气存在。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东风解冻:立春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立春的习俗丰富多样。民间有吃春饼、春卷等食物的传统,人们借此寓意“咬春”,期盼能走好运,迎接春天的到来。其中,“迎春”与 “游春”颇为热闹。人们精心装扮,走上街头游行,以欢快的方式庆祝春天的降临。而“打春牛”这一习俗,也别具特色。人们会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抽打纸牛或泥牛,这一行为并非简单动作,而是象征着驱赶春牛的“懒惰”,意在鼓励大家在春天里勤奋耕作。这一习俗最初源自皇宫,而后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此外,各地还有戴春鸡、佩燕子、祭灶神等独具特色的立春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与祝福,为立春这个节气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嘉宾介绍

老师:彭欣萍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语文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擅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学生:喻星雨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学生,成绩优异,热爱跳舞和朗诵。


学生:陈方毅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学生,开朗友善,勤奋好学,爱好广泛,喜欢手工创作。



点击观看视频




编辑:毕静 丁轲 吴雨婷 汪芬

编审:袁朝高

投稿邮箱:2816133494@qq.com

点亮星标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赞”“在看”的读者朋友,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麻城发布』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麻城发布感谢您的支持!

麻城发布
麻城市委、市政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汇聚发展正能量,让世界了解麻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