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麻城】第二季——《滁州西涧》

政务   2025-01-27 11:56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诵中华经典,传华夏文明。听《诗韵麻城》,做书香少年。麻城市教育局、麻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诗韵麻城】第二季,敬请关注!



品诗词之美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悟文化之韵

古诗注释

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啼鸣。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的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诗人介绍

韦应物,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曾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古诗赏析

首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以“独怜”二字开篇,感情色彩浓郁,传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格外喜爱之情。这里的“幽草”,指的是生长在涧边、幽静环境中的小草,它们虽不及百花妩媚娇艳,却显得青翠欲滴,有着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品性,这种品性与诗人好静的性格高度契合,故而赢得了诗人的青睐。
“上有黄鹂深树鸣”,描绘出了树丛深处黄鹂啼鸣的画面。黄鹂清脆悦耳的啼鸣声,打破了涧边的寂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同时,“深树”二字巧妙地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与首句中的 “幽草”相呼应,清丽的色彩和动听的鸟鸣声,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场景。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的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漂浮在水面。这两句以动态的飞转流动之势,衬托出静态的闲淡宁静之景,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春潮与春雨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动感。而“野渡无人舟自横”,更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荒凉冷清的渡口,小船独自横卧,看似孤独,却又透着一种自由自在。“自”字用得极为巧妙,既有“自然而然”的形态之意,又蕴含“自由自在”的意味。而“横”字更是精妙,小船虽受形势所迫,在水面漂荡,却始终独立不移,不肯随波逐流。这与诗人的心境极为相似,即便身处恶劣环境,依然保持恬淡、宁静与高洁。

诗词拔高

《滁州西涧》创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诗人韦应物当时出任滁州刺史,在游览滁州西涧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情于景,既展现出诗人宁静、恬淡的心境,又隐隐流露出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之意,也饱含着诗人面对自身人生境遇时的无奈与忧伤。
诗的前两句着重描绘春景,诗人选取幽草和黄鹂作为切入点来借景抒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钟情,还传达出其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后两句则勾勒出一幅带雨春潮湍急、水急舟横的画面,这画面之中,蕴含着一种因不在其位、不得其用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忧伤。这种忧伤的情感表达得含蓄而克制,与诗人恬淡的性格以及心境十分契合。

在营造意境方面,这首诗颇为巧妙。诗人精心挑选幽草、黄鹂、春潮、春雨、野渡、小舟等诸多景物,并将它们巧妙组合,构建出一个幽静且美丽的场景,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了一幅意境幽深的美妙画卷。


嘉宾介绍

老师:胡晓萌




麻城市第十一小学迎集校区老师。始终秉承“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撰写的学科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级一等奖;曾获得“麻城市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学生:刘雨欣



第十一小学中馆驿迎集校区五(10)班学生。活泼开朗,喜欢阅读、唱歌和跳舞。


学生:刘沐宸


第十一小学中馆驿迎集校区六(10)班学生。聪明伶俐,喜欢写作、朗诵和打乒乓球。




点击观看视频



编辑:毕静 丁轲 吴雨婷 汪芬

编审:袁朝高

投稿邮箱:2816133494@qq.com

点亮星标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赞”“在看”的读者朋友,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麻城发布』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麻城发布感谢您的支持!

麻城发布
麻城市委、市政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汇聚发展正能量,让世界了解麻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