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丰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周年报告》发布

政务   2024-10-30 17:01   河北  

日前,在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上,京津冀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发布《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周年报告》,全景式展现三地产业协同的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


区域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年来,三地着力建机制、育链群、聚资源、搭平台、拓场景,经济总量不断跃升,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年均增速5.8%。其中,产业协作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三地工业增加值由2013年1.7万亿元提升至2023年2.43万亿元,累计增长43%。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北京重点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为引领的“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天津加快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进入快车道;河北着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九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10年间,三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级,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产业协作项目纷纷落地。北京发挥高端产业带动作用,推动燕东集成电路生产线、小米汽车工厂等项目全面投产;天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等落地建设;河北发挥资源和场景优势,推动阿里张北大数据、京车造车基地等大项目建成投产。
优质企业活力迸发。三地把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作为推动产业协同的重要任务,共同打造了一批优质经营主体,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450家,分别占到全国的8%和12%以上;新增A股上市企业322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达到233家,数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六链五群”培育见行见效

三地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深度参与编制并推动出台国家层面的《“十四五”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六链五群”为协同发力点,加快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强化产业协同机制共建,形成“国家+省市+部门”三级协同推进体系,推动产业协作走深走实。产业“织网”密集活跃,调动市场力量遴选一批协会、联盟等“织网人”,开展资源链接、产研合作、项目招引等对接服务,每年组织产业撮合活动近百场,促成一批项目签约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快政府“定链”向市场“成链”转变。

链式效应进一步强化。建立跨区域“链长制”,联手绘制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联合印发实施《产业链图谱落地行动方案》,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强链,全力推动产业协作“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卡点”攻关有序推进,产业组和科创组握手对接,加快打通产业—科技供需对接通道;组织实施两批京津冀高精尖产业筑基工程项目揭榜,联合实施车规级芯片、人形机器人等一批产业攻关项目;巡航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一批产业链“卡点”已基本实现国产技术规模应用。“堵点”招商成效凸显,逐链印发六链招商方案,联合三地招商部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招商机制;今年以来举办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等联合招商活动30余场,宁德时代、航天五院商业卫星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集群能级进一步提升。梯次培育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集群已成功晋级“国家队”,集群产值规模均占全国比重20%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网络安全)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五成,汇聚国产四大CPU发展路线中的3种,与麒麟、统信两大国产操作系统和上百万款软件产品全面适配;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在预测预警、防控防护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高端防护装备、特种机器人等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集成电路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20%,举国体制创新成果最多,制造工艺自主可控水平最高,供应链保障能力最强。

重大应用场景加速涌现

三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形成攻关合力,在“点”上实现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北京推出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发布全球首个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天津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天鲸号”“天鲲号”刷新了海洋装备领域多项世界纪录;河北高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打破国外垄断,巨型风电叶片研发生产能力国际领先。

“线”上加速聚链成势。三地围绕产业配套需求,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开通一条路,协同制定标准统一、结果互认、跨域连通的自动驾驶示范政策,推动京津塘143公里高速自动驾驶干线物流测试场景全线贯通并对外开放,在全国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跨区域场景应用。共保一条线,京津共同建设南港电子化学品基地,绿菱气体、旺海科技特种气体等项目投产,保障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面”上深化联动合作。三地共建园区载体,共抓成龙配套,共推场景示范。共建一批园,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京津冀信创小镇、“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示范园区落地建设。共造一辆车,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打造1小时汽车零部件配套圈,小米SU7等车型热销,天津12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为小米、理想等北京整车企业配套,河北220余家企业进入京津整车厂供应链。

“三地工信部门将以‘六链五群’为抓手,纵深推进产业协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坚强产业支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冬梅说。

编辑 | 韩森 贾明帅

审核 | 葛晓笛

审签 | 孙志波

来源 | 天津日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高素质 专业化 多元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