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我,一个刚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毕业的愣头青,怀揣着满腔抱负,被分配到了北疆军区某部,当上了连长。那时候,我才二十四岁,满心以为能在边疆大展拳脚。
那天清晨,北疆的风还透着股子刺骨劲儿,我迷了路,正琢磨着政治处怎么走,迎面碰上个女军官,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脸上右颊有块明显的胎记,显得颇为显眼。
“同志,请问政治处怎么走?”我礼貌地问。
她抬眼打量了我一番,冷冷地说:“往前直走,右拐,再直走就到了。”
这便是我和王淑梅的初次相遇,她便是军区副司令员王德山的女儿,人称“铁娘子”。
到了连队,我立马全身心投入工作,可没想到,这王淑梅作为宣传科科长,三天两头往基层部队跑,专挑毛病。
“连长,你们连队的内务怎么搞得这么差?”
“政治学习记录呢?怎么这么敷衍?”
“食堂卫生也不合格!”
我忍着性子,可心里窝火。终于,在一次会议上,我爆发了:“王科长,我们是打仗的,不是绣花的!你这样挑三拣四,我们怎么打仗?”
王淑梅也不甘示弱:“连长,部队要有纪律,有规矩,不然怎么成方圆?”
事后,我带着全连开展了“学先进、比贡献”活动,训练成绩直线上升。
1976年初,军区演习在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天气中进行。装备冻得直响,通讯也时断时续。
正当我们陷入困境时,王淑梅带着新式步话机出现了。她一边提供情报,一边指挥我们行动,最终成功伏击了“蓝军”。
演习结束后,我们连队荣获军区演习第一名。
演习后,我邀请王淑梅到连队食堂喝面。那晚,我们聊了很多,我发现她业务能力确实强,对部队工作有独到见解;她也觉得我是带兵的好手。
“其实,我们目标一致,都是想让部队变得更强。”我诚恳地说。
王淑梅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可。
1976年夏天,特大沙尘暴来袭。王淑梅来连队看望生病的战士,被困在了防空洞里。
在风沙中,她紧紧抓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恐惧和依赖。那一刻,我看到了她内心的柔软。
风沙停息后,我们的关系悄然改变。王淑梅开始更多地参与连队活动,和我讨论部队建设。
1976年末,我鼓起勇气向王淑梅求婚。消息一出,军区内议论纷纷。
组织找我谈话,王副司令虽然支持,但要求组织进行考察。我经历了严格的考核,期间连队成绩显著提升。
1977年春节前,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王淑梅主动申请调到基层政治处,和我一起扎根连队。她工作出色,赢得了战士们的尊敬。
我也因连队工作表现优异,被提拔为营长、副团长。后因对越自卫反击战表现突出,升任团长。
在我执行任务期间,王淑梅照顾家庭和孩子,在后方默默支持我。
我们连队被评为“全军战斗英雄连”,我被评为“战斗英雄”,王淑梅则被评为“优秀政工干部”。
我调任军区机关后,王淑梅依然保留着写戈壁滩的诗。那些诗句,是我们共同奋斗和回忆的见证。
通过共同经历的风雨和考验,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
王淑梅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心都会像这片戈壁滩一样,坚韧不拔。”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坚定:“是的,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