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观看
现场
视频
读一流的书,做一流的人。12月12日晚7时,湖北省社科普及基地——东湖读吧第77期读书会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倍阅书店准时开讲。这是东湖读吧获批省社科普及基地后的首场活动。本期读书会邀请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总经理,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高级记者戴劲松,为书友们分享其新著《空中出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花湖实践》。本次读书会戴劲松以他的新作出版为契机,与各位书友共同探讨报告新闻的撰写技巧,并分享其在新书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陈惊涛 摄
【读书回顾】
读书会伊始,戴劲松以鄂州机场2022年7月17日首航航班的照片作为开场,巧妙地将这一历史时刻与第77期读书会结合,突显了《空中出海》一书的特殊意义。该书历时七年创作,首发式定于2024年7月7日,正好与鄂州机场首航的日期形成了独特的巧合。
陈惊涛 摄
“新闻是不是易碎品?”
戴劲松亲眼见证鄂州花湖机场的建设过程,结合游新疆时写下的一首诗——《新疆行》,引发对于新闻的深度思考,即新闻是不是易碎品?
戴劲松认为,新闻报道通常聚焦于当前事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件会逐渐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导致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逐渐减弱。正因为新闻具有易碎性,它们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关注,很难长期保持影响力。然而,戴劲松表示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事件和报道,尽管其时效性较短,但因其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仍能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创作困境”
徐迟老师在文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成为报告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影响深远。戴劲松表示,采访徐迟老师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事件发生得较为突然,并且由于特殊原因,最终关于徐迟去世的报道稿件没有署名,仅标注了“新华社武汉12月15日电”。
这段工作经历让戴劲松接触并投身于报告文学创作。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他希望以此为标杆,将自己的作品写进历史,并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将这一切镌刻进人类历史的篇章之中。
此外,戴劲松遗憾未能完成关于三峡工程的报告文学作品。虽然他曾深入研究并进行过论证,但最终遭遇了创作瓶颈。前辈郭老赠送的书籍激励了他投身报告文学创作。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戴劲松学会了如何迅速调整状态,深入观察,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也表达了对一直支持与帮助他的前辈与同仁的感激之情。
“写作细节”
·最有收获的采访——
·最为感动的采访——
基层干部在征迁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与细致,赢得了居民的支持和理解。戴劲松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故事。比如,老党员胡发明带头拆迁后不幸病逝于临时住所,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才得以在如此短时间内顺利推进征迁工作,最终实现了四个“零”目标,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惊涛 摄
·最引以自豪的采访——
戴劲松广泛参与并亲身见证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建设历程。他通过深入采访200余人,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包括500万字的文字和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这些资料为他撰写的书籍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最为意外的写作过程——
在他的书中,戴劲松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素材和细节,还将自己的见解与价值观融入其中,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例如,他提炼出一些富有启迪性的金句:如“先觉者往往是孤勇者”探讨鄂州建设机场过程中资金筹集的艰难;“不抱怨、不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地重来一次……”展现建设者坚持不懈的精神;“难”字的新解鼓励大家迎难而上;“多条路中选择更难的路最安全”提醒人们勇于挑战困难;“不拓新,就出局!”则强调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这些金句不仅传递了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想。
·写作的野心——
其次,他期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独到观察,特别是强调在全球资本与市场的大背景下,交通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交通枢纽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更是推动区域间合作与资源流动的重要桥梁。
陈惊涛 摄
普及小知识
【师生互动】
陈惊涛 摄
武汉体育学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研究报告文学应该往哪些方向发展?
戴劲松认为,新闻学院学生的研究报告方向不应仅局限于正面内容。虽然正能量的研究确实是必要的,但他指出,像《黄河边上的中国》这类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逐渐变得稀缺。许多人都不愿意触及这些题材,然而,社会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调查类作品的稀缺性就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如果有兴趣,学生们可以朝着这些方向进行探索和挖掘,不仅聚焦于正面的研究,还可以勇于探讨社会中那些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陈惊涛 摄
武汉体育学院2024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郭金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何在体育报道中体现更多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案例?
陈惊涛 摄
武汉体育学院2023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夏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在完成作品之后,现在再回头去看作品,与当时写的时候是否有不同的看法?
戴劲松认为,“新闻就是民间的历史课,历史是由当事人的行为构成的。”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回顾自己过去的作品,他认为那些书可能写得有些仓促。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他会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更好地呈现历史的深度和细节。
【学术点评】
陈惊涛 摄
一个多小时的读书会接近尾声,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张德胜教授进行了学术点评。
张德胜认为,戴劲松老师兼具多重身份,既是充满情怀的作家,也是有担当的记者和观察者。在他的书中,展现了多种采访方法,细节深入且感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官员以及普通百姓在花湖机场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张德胜进一步提到,花湖顺丰机场目前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也是中国唯一的此类机场。随着发展,机场的形态有可能从“工”字型变为“王”字型,届时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场之一。当我们回顾这本书时,戴劲松老师的作品将成为记录这一时刻的经典之作。
陈惊涛 摄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吕永峰博士宣布第77期东湖读吧圆满结束,下一期读书会,东湖读吧与您不见不散。
往期推文回顾
东湖读吧第74期读书会回顾:
献给每一个不懈奋斗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余庆读《解码理工男》
东湖读吧第75期读书会回顾:
东 湖 读 吧
撰稿: 肖瑶 张佳怡
摄影: 陈惊涛
摄像:邹 昕
美编:邹 昕
轮值主编:邹 昕
复审:邹 昕
终审:吕永峰
出品 :东湖读吧新媒体运营团队
投稿&创意 :wtdhdb@163.com
--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