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26岁,女生一定要远离这种人

文摘   2024-09-08 23:59   四川  


哈喽,大家好,我是开怀,愿我愿你都能自在开怀。


今天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祈鹓,一起来看看吧~


——————手动分隔线——————


关注的一个公众号更新了推文,标题是“那个被孤立的同事,升职加薪了!”。


又是一篇鸡汤文吧,不用想都知道,想表达的无非是能力才是根本。


为了验证自己的看法,我点进去认真看完了。


01


内容和自己想的有点出入,讲的是作者为了探明这个同事被孤立的原因,于是约她下班后一起吃饭聊天。全文更强调的是从她身上吸取到的职场交流的教训。


其中有一点很触动我,作者写到在和同事吃饭的过程中,同事一直在将话题往自己身上引,无论作者抛出什么样的话题,同事都能将落脚点放到自己身上。


“每当我试图打断,并把讲话注意力移到其他主题时,她便猛烈地撕扯般将话题硬生生转回到自己身上。”


与她聊天所带来的糟糕体验,不可避免地让人选择与她保持距离。


想到高中时几乎被全班人讨厌的一个同学。


因为与她交往不甚密切,我也像这位作者一样主动找机会与她交流,想知道究竟是全班霸凌了她,还是另有原因。


即使我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在交流时还是差点喘不过气来。


无论我使用什么话题,她都能从中抓取关键词往自己身上引。甚至自己问她相关的活动通知她都能滔滔不绝地谈论她的想法打算。


期间我多有不耐烦,强调自己只想知道通知的内容,但回应我的是她呆愣和不解的神情,旋即潦草地复述一遍,马上又开始她的高谈阔论。


最后见我转身欲走,她便一边凑上前来一边提高了音量,誓要把自己的言论讲完。


不论是那位同事还是这位同学,在交流中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她们自己只想表达不想倾听,完全忽略了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02


在日常生活中,愿意倾听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每个人都迫不及待想要倾诉,但同时又不想承担倾听的义务。


高中和大学的舍友们都曾各自回忆了对每个人的第一印象。


说到我时,不论是高中的舍友还是大学的舍友,无一例外地表示我会很认真地去听她们讲话,感觉我很好相处。


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评价时我内心十分欣喜,能被这么多人一致肯定是我不敢想象的。


但越往后我越感到悲凉:什么时候认真听别人讲话也成为了一种值得被大力夸赞的点了?


我的父母从小教育我,他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打算,用心听着就好,有什么意见可以等他人讲完再提。到了学校里老师同样是这么教导的。


为何到了大学中,仍然有人对自己被认真倾听感到欣喜不已呢?


我想,认真倾听代表着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吧。只有真正感受过被认真倾听的人,才能领会到它的魅力。


因为自己也有想诉说的渴望,希望在自己说话的时候也能被认真对待,所以选择用心去感受他人的话语,而不是强行抢过话题去展现自己。


可在日复一日的倾听中,我很少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在有听众时往往会越讲越起劲,从而进一步忽视双向的交流。


03


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同样认真倾听他人的朋友。她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会有回应,并鼓励我大胆地去表达自己。


哪怕我讲得毫无逻辑、废话连篇,她仍然予以最真挚的回应。


如果对某件事有她自己不同的观点,她也是先回应我的看法才开始讲述,最后还是会问我的态度,给予我充分的表达空间。


在和她的交流过程中,我不再怀有攻击或防御的心理,而是选择同样去感受她的思想和需求。我认为,这应该才是交流原本的样子。


但很可惜,每次她和别人交流时,场面都会变成对方的演讲台,她只有在一旁点头微笑的份。


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有些人甚至还会在他人开始话题时,一味将地话题往自己身上揽,直到自己成为全场的中心为止。


但这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优秀与耀眼,相反,展现出来的只有自私和自利。


愿我们都能怀有倾听他人的尊敬之心,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被他人认真倾听。


-完-


作者|祈鹓,热爱文字的白日梦想家


文章|首发公众号王开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开怀
一个感性话唠的年轻人,希望遇见我的每一天,你都能开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