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发布 | 《中国鸟类观察2023年报》正式发布!

文摘   2024-07-12 09:02   海南  


前言 

在国家林草局、中国环科院、南京环科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红树林基金会(MCF)、昆明滇池治理保护基金会及93家组织和机构,共同发布《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

根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2023年新增的记录,我们按此前已经检验成熟的建模方法,制作、更新了1291种鸟类的分布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海鸟分布格局;结合2023年“自留地观鸟大年”活动的成果,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自留地常见鸟种与珍稀濒危鸟种的记录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梳理了各省级行政单位2023年度最常见的前10种鸟类和当年有记录的珍稀濒危特有鸟类。报告继续应用基于公众数据的(年度)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对省级行政区开展了一轮评价。

报告还回顾了2023年各基金会、观鸟组织开展的鸟类调查、监测、保护和科普宣教工作,综述了新的一年里出版的鸟类工具书。


以下为报告的长图文版,

完整报告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下载链接。



年报目录

1. 背景介绍
2. 鸟类分布更新
2.1. 2023年省区观鸟记录情况
2.2. 观鸟记录反映的鸟类分布变化(2022-2023年)
3. 公众参与区域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2023年评价结果
3.1. 中国各地2023年最常见鸟种
3.2. 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类在2023年的记录情况
3.3. 基于观鸟的鸟类指数评价
4. 看(kàn)好鸟和看(kān)好鸟
4.1 看(kàn)好鸟——海鸟分布格局更新
4.2 既要看(kàn)好鸟,又要看(kān)好鸟——2023 年“自留地观鸟大年”活动回顾
4.3中国鸟类保护面临挑战和积极进展
5. 如何看(kàn)好鸟,看(kān)好鸟
5.1. 2023年的观鸟节、记录中心活动和观鸟工具书情况
5.2. 需要关注的地区和鸟种
5.3.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3服务升级介绍




1、背景介绍



铜翅水雉 盈江 韦铭摄



随着各地观鸟活动频率恢复,2023年各家观鸟组织开展了大量鸟类调查、监测、保护和科普宣教工作。而朱雀会也和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合作,组织开展了18次“观鸟节”并支持各地开展区域性的观鸟比赛。另外,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技术支撑团队也在持续丰富小程序功能,提升使用体验。截止2023年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累积用户 50657 名,较上一年度增加 16648名,总用户量增加49%;累积记录涉及 1380 种在中国有分布的鸟类(依据《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 v3.0》,较上一年度增加 12 种;累积记录地点涉及全国 94% (2696/2845)的县级行政单位,较上一年度增加 1%。2023 年年度新增记录量达到 3599342 条,较2022年度的 1495670 条大幅增加了141%。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单位记录鸟种数均超过了上一年度。






2.鸟类分布更新



蓝头矶鸫 吉隆 范仕祥摄


   2.1  2023年省区观鸟记录情况


相较2022年,2023年所有省级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的年度记录鸟种数均有所增加。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的年度记录鸟种数增幅分列全国前三,均超过了200%,本地用户的贡献显著。

观鸟记录覆盖各行政区的情况,相比于2022年覆盖率下降的区域共3个,分别为湖南省、青海省和山东省;上升的区域共11个,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辽宁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各省级行政区 

2023 年累计记录鸟种数与上一年度变化比较






   2.2. 观鸟记录反映的鸟类分布变化

 (2022-2023年)


经由各地观鸟组织与机构整理、核实、汇总,2023年各地观鸟爱好者们发现了省鸟类新分布记录110笔(其中包括2条亚种新纪录和1条中国新纪录——草原石䳭)。

此外,记录中心数据库新增省级鸟种记录934种。由于跨省观鸟活动的增多,2023年所有省份均有新增鸟种记录。

年报2023中,鸟种分布图根据2023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进行更新和调整。本版年报编制过程中共计制作、更新1291种鸟类的分布图。本年度未能生成分布图的鸟种共有21目65科217种。在结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中物种变动情况、2023年期间记录中心新增的分布点、观鸟爱好者及各地观鸟组织提供的技术意见的基础上,共对282种鸟的分布图进行了更新。

此外,得益于观鸟爱好者的探索和辨识,本年度还有21种以往五年未记录的鸟种在2023年被记录到。除了一些边缘分布的罕见种和迷鸟外,本列表中还包含饰胸鹬、澳南沙锥、高山雨燕等多种易与常见种混淆的鸟种。


草原石䳭 新疆北部 猫咪爱吃草





3.公众参与区域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2023年评价结果



观鸟人群像 肥皂


3.1中国各地2023年最常见鸟种



各省级行政单位记录次数排名前十的鸟种,共计75种,结果与2022年大体一致。麻雀在国内 30 个省级行政区的鸟种记录次数排行中均进入了前十,为分布最为广泛的“常见”鸟种;其次珠颈斑鸠、白头鹎、喜鹊、白鹭、白鹡鸰、灰喜鹊、乌鸫、小䴙䴘、棕背伯劳和远东山雀,均在 10 个以上的省级行政区中为最“常见”鸟种。


常见鸟拼图合集


相比2022年,常见鸟种列表减少了大白鹭、赤颈鸫、普通翠鸟、黄苇鳽、白颈鸫、紫啸鸫、岩鸽、棕颈雪雀、角百灵和灰头绿啄木鸟,共10种,另外新增了14个鸟种,但这24个鸟种绝大部分仅在1个省级行政区区划中被列入最“常见”鸟种,可能存在观测上的偏差。在《年报2020》中被列入常见鸟种的黑尾鸥、红脚隼、红尾伯劳、红胁蓝尾鸲、黄眉柳莺、红尾鸫、灰背伯劳等候鸟,已经连续3年未出现在常见鸟种名录中,其生存状态亟需关注。




3.2 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类在2023年的记录情况







2023年共记录414种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类,其中,分布最广的是黑鸢、红隼和普通鵟,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均有记录到。排在其后的还有白琵鹭、鹗、凤头蜂鹰、燕隼、游隼、雀鹰、白腹鹞、白尾鹞、云雀、红头潜鸭、苍鹰、红脚隼、红喉歌鸲,它们皆在30个以上的省级行政区被记录到。有97种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类仅记录于1个省区,其中27种仅记录于云南,21种仅记录于新疆,19种仅记录于台湾。

在本报告与上一年度报告列入的相同珍稀濒危和特有鸟类有374种。其中,有点位记录的省级行政单位数量未发生变化的有167种,增加的有166种,减少的有41种,其中发生减少的鸟种中高山兀鹫、远东苇莺、仙八色鸫、水雉、黄腿渔鸮等物种均为对栖息地较为敏感的受胁鸟类,其在国内的变化情况需要持续关注。


“珍稀、濒危与特有鸟种” 最多的省区

云南 212种 占全国比重的54.9%

四川 169种 占全国比重的43.8%




3.3 基于观鸟的鸟类指数评价



与上一年度统计结果相比,2023年除北京市外,所有省级行政区的各鸟类指数数值均有所上升。




4.看(kàn)好鸟

和看(kān)好鸟





   4.1 看(kàn)好鸟——海鸟分布格局更新


本期年报中,通过选取同时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和分析范围内有记录的海鸟位置数据,生成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的海鸟分布图。目前共有63种海鸟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有记录,其中以鸻形目和鲣鸟目的记录数较多。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获得上述海鸟类群的多样性格局图。根据本年度的分析结果,我国的海鸟多样性热点区域与2022年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胶州湾、长三角、闽江口、珠三角和台湾省沿海地区等地。得益于观鸟爱好者出海观鸟的范围扩大,2023年西沙群岛、钓鱼岛及赤尾屿、长三角海域的海鸟记录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海鸟多样性数据的不足。离岸较远的南沙群岛、东海海区等难以抵达的远洋海域仍呈现数据空缺状态。


中国海鸟多样性格局图(2014-2023年)




   4.2 既要看(kàn)好鸟,又要看(kān)好鸟

  ——2023年“自留地观鸟大年”活动回顾


自留地:昆明世博生态城的鸟类图册


根据自留地的活动规则,定义全年超过10天提交报告的自留地为有效自留地。2023 年有效自留地个数为 384个,共提交记录193538条。

对 384个自留地的用户提交记录覆盖时间段进行了分析,其中记录覆盖4个季度(2-4月春迁季,5-7月繁殖季,8-10月秋迁季,11-1月越冬季)的自留地有 240个,占总数的62.5%;覆盖12个月的自留地50个,占总数的13%。

对自留地的鸟种指数和珍稀濒危鸟种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自留地的鸟种指数平均值为0.2661,平均每季度鸟种指数平均值为 0.554,珍稀濒危鸟种指数平均值为0.153。可见在自留地记录中观测到的珍稀濒危鸟种比例相对较低,活动意义更多地在于能够反映常见鸟的生存情况。

384个自留地中,共包含360个不同的点位,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119个点位的栖息地类型信息,通过遥感数据目视解译获得另外241个点位的栖息地类型信息——最多的栖息地类型是乔木林,共有271 个点位涉及;其次是草地(154 个点位)、河流(136 个点位)和池塘(129 个点位)。




2023 年“自留地”空间分布图


对每块自留地在2023年记录到的鸟种数量进行汇总,可见在一定的记录频次下,半数以上的自留地均能记录到50种以上的鸟类。

基于自留地采集数据获得的遇见率排名前10的鸟种大体趋势和全国常见鸟种相似。在自留地活动参与积极的省份,自留地能较好地代表当地常见鸟种/鸟类栖息地的情况。因此,鼓励观鸟爱好者多参加自留地活动,通过自留地的持续跟踪数据去反演更大空间范围内鸟类栖息地的变化趋势。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的自留地记录到的珍稀濒危鸟种数量超过了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在2023年记录到的珍稀濒危鸟种总数的50%。这3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留地数量在均在全国前五,自留地平均观鸟记录数量均大于30份。

较完整覆盖全年的观鸟记录能增加观鸟爱好者对一个地方一年四季鸟况变化的了解,对鸟类的生活习性、生境选择、迁徙规律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长期,高频次的“精耕细作”,确定自留地的鸟种及数量,有助于人们认识自留地的生态价值。特别是城市周边受人为干扰、开发压力较大的地块,或者未确定归属和用途、前路不明的地块,都需要有持续和细致的观鸟数据来说明现状,并留作支持保护决策的依据。此外,自留地观鸟数据对于城市与郊野园林的布局和经营,也能作为评价其生态功能的参考。




   4.3.中国鸟类保护面临挑战和积极进展


2023年自留地观鸟大年活动结束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向参与者发起了问卷调查,问卷结果中有57.1%的自留地存在人为活动频繁、48.6%自留地面临“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的威胁。这些干扰与威胁压缩了鸟类的生存空间。

“人鸟冲突”也是鸟类面临的主要压力。例如沿海滩涂水产养殖湖架设的防鸟网造成受胁鸟类直接死亡,防鸟网被误食后造成水鸟消化受阻或中毒。

另外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频发,给鸟类及其栖息地带来直接影响。非法捕猎在部分地区仍时有发生。广泛流行的禽流感也危害严重。

2023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红树林基金会(MCF)持续参与和支持鸟类保护行动。国内各观鸟组织也开展和参与了丰富多样的鸟类监测、保护、科普宣传等活动。

2023年底,在 UNDP-GEF 迁飞保护网络项目资金支持下,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朱雀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鸟类学会,联合组织开展了新的一轮中国内地观鸟人群和观鸟组织的本底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观鸟爱好者人群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已达34万人,相比较上一轮调查结果(14万人)有了成倍增长;观鸟组织快速发展,遍及28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30%成立于2018年以后。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人群已经成为中国自然生态观察与记录、监测与保护的重要力量。


5.如何看(kàn)好鸟

如何看(kān)好鸟



2023东营黄河口观鸟节暨2023全国观鸟组织年会


5.1 2023年的观鸟节、记录中心活动和观鸟工具书情况



2023年,朱雀会和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组织或支持了13场全国性的观鸟比赛活动。

由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发起的团队大年活动继续开展,参与的队伍有136支。同时,支持武汉、厦门、北京等地的观鸟组织机构开展本地观鸟大年活动,为多地持续开展的鸟类调查提供技术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中国大陆共出版鸟类相关书籍 30 套。其中包括主题各不相同的13套国外引进版图书,及多本原创自然文学作品。


2023年出版的郑光美先生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



5.2 需要关注的地区和鸟种



需要关注的地区

2023年,尚未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建立“定点记”观测点的县级行政区仍有 207 个,有待更多观鸟爱好者的关注和探索。滇东南和桂西南等此前观鸟者甚少涉足的区域,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沿岸低地和珠江三角洲边缘等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区域的观鸟热点发生的变化,都值得持续关注。


需要关注的地点

与2022年相比,有26个省级行政区在2023年未记录到的鸟种数量占比下降,有5个省级行政区占比上升,这些鸟种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变化情况,值得关注。

另外,以往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有过至少1次记录,但2023年全年没有记录的鸟种中依然有较多的海洋性分布鸟种,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虽然IUCN基于东南亚种群的增加,拟于今年将黑头白鹮全球受胁等级由近危调整为无危,但该物种繁殖于东北亚地区的种群在中国大陆已近20年没有记录,仅于台湾有零星记录。这个种群的现状及未来都不容忽视。

2023年有记录的鸟种中,包括IUCN受胁鸟种鹊色鹂、远东苇莺、花田鸡以及几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雉类和鸮类,其记录点对模型输出范围覆盖率排名最低,引人注目。


全国以往五年有记录,2023 年未记录的鸟种名录




5.3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2服务升级介绍



2023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小程序一共更新了5 版,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优化和问题修复。未来将持续关注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应用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鸟记录和分享体验。





致谢 

承蒙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老师、中山大学刘阳老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崔鹏老师审读本报告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完善建议,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使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的所有用户,为本报告的内容提供了基础数据来源。

感谢各地观鸟组织与机构在本地持续开展观鸟推广与鸟类监测、保护工作的同时,对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参与到本报告的联合发布。

感谢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本报告提供的技术支持,昆明周行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架构、客户端的开发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特别说明

本报告分析和结论受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数据来源和技术支持团队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如您有问题或意见,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birdreport@163.com

 

本报告由以下机构、组织共同发布


 欢迎扫码登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www.birdreport.cn)下载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文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图 | 韦铭、范仕祥、猫咪爱吃草、肥皂、晴天





朱雀会
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简称“朱雀会”,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搭建观鸟组织与社会各界力量合作的平台,通过公众科学的方式,深入和多方位推动鸟类与自然保育工作。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服务于海南自然保护的民办研究机构,望与大家共护海南生物多样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