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一男子给他人汇款3.8万元被写成38万元,男子发现后提醒银行,银行却以离柜概不负责为由拒绝处理...
那么,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接下来随君君一起来看看~
据了解,此事发生在2023年8月。
当事人张大勇(化名)在当天急匆匆的走进了当地一家银行,准备给供货商王明转一笔308万元的货款。
因为,这笔货款王明已经催了又催,再不打款恐怕就停止供货了。
坐到柜台前,张大勇将写着收款信息的纸条递给柜员李晓雨,并将自己的诉求告知了柜员。
李晓雨根据对方的诉求,很快就在电脑上操作清楚,并让张大勇确认一下收款信息。
张大勇看收款人和账号没问题后,立马就按了确认键,并签了名字。
而柜员呢,也没再确认一遍本次的转款金额,看客户确认完信息之后,立马就打了回执单,接待下一位客户。
拿到回执单之后,张大勇心想,这款打过去了,自己也要赶紧去忙起来了。
再加上,彼时天气正热,心里也烦躁,所以拿到回执单之后也没看,随手装到口袋里,就匆匆离开。
按理说,张大勇转完账之后,此事就算是完结了,也不用再记挂这件事,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一次平常的转账竟发生了意外。
在两天后,张大勇接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略有些焦急的称:
“喂,请问是张先生吗?这里是某支行。”
“您前天办理的汇款业务出现了差错,本应是3.8万元的转账,却被误输入成了38万元,请您尽快协助我们处理这个问题。”
猛地听到此消息,张大勇本人也比较懵,就赶紧跑到了银行,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当时的监控画面显示,柜员李晓雨在输入转账金额时,多输入了一个零,这才导致了转账失误,将本该是3.8万元的转账转成了38万元。
而显然,多这一个零,无论是张大勇还是柜员都没有发现,还是事后再盘点时才发现了这一失误,赶紧联系了张大勇,希望他能将34.2万元的不当得利归还给银行。
PS:也就是说,当时他的卡上是没那么多钱的,但是柜员也仍旧给收款方打了38万元。
对此结果,张大勇十分生气,他明明已将自己诉求清楚交代给柜员。
再者说,这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凭什么要他来承担责任。
而银行大堂经理,却很平静的说:“根据银行相关规定,客户在离开柜台后发现的问题,需要由客户自行承担责任。我们建议您尽快联系收款方退还多打的款项。”
无奈之下,张大勇赶紧联系王明要求他归还多的转账金额,但对方却表示资金已用于企业周转,目前难以退还。
在双方交涉陷入僵局时,银行直接将张大勇给告上了法庭。
而最终法院却这样判决:
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法院认为,“离柜概不负责”并不能作为免除银行责任的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因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资金划转错误,由银行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法院驳回了银行的诉讼请求,让银行与收款方自行协商转账失误问题。
而此事也给所有民众以及银行工作人员提了个醒,在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详细核对所有信息,确定无误后再确认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