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 | 穆胜 穆胜咨询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认知——企业的业绩出色依赖两个因素,一是战略优秀,二是组织能力强大。但随着经济寒冬的来临,战略上的出奇制胜似乎变得遥不可及,组织能力的建设重新成为了重点。
组织能力是组织模式(Organization Pattern)和个体能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组织记忆。在组织模式和个体能力中,中国企业家显然更热衷于后者,于是,大量的干部管理、人才管理需求层出不穷。不少企业家都有类似的感言:“我的战略足够优秀,就是缺乏落地战略的能人。”
这种认知当然是浅薄的,组织模式决定了分工和激励,解决让人“有机会干”和“有意愿干”的问题,让能人脱颖而出。脱离这个前提,企业必然对人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才会有“一个人活成一支团队”“T型人才”“无私奉献”等表述频频出现。企业家抱着这样的预期去审视人才,必然收获无限失望。
失望归失望,但企业家对于改造干部或人才的热情却一直没有减少。相比之下,组织设计成为了认知的荒漠。
组织设计的执念
少部分企业家会在某些条件的促动下,开始关注组织设计。这个领域看似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所在,但企业家却从不曾让出主导权。事实上,在他们的心中,组织设计本来就不是一个有专业壁垒的领域。这里有三个企业家普遍信奉的假设:
假设1——组织设计没有定式,好用就行;
假设2——组织设计更多是一种利益平衡,不是科学;
假设3——组织设计并非打造精密系统,更多需要的是感觉,引入咨询公司纯属浪费。
如果按照这样的假设,那么,他们显然是最有资格去设计组织的人。因为他们具备不可替代的三大条件:
条件1——生意是他们做出来的,他们最懂业务;
条件2——团队是他们带出来的,他们最懂干部;
条件3——公司是他们建起来的,他们最懂公司历史沿革。
正因为三大假设和三大条件形成的执念,企业家们固执地死守在组织设计领域,还产生了若干普遍的错误认知:
“我把两个部门合成一个,能不能打破部门墙?”
“我们让几个部门成立一个‘班委’或‘大本部’,能不能加强他们的协同?”
“前台如果调不动中后台的资源,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问题;中后台如果指挥不动前台,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问题。”
“干掉坏干部,使用好干部,公司就就有正气了,就能走上正轨了。”
“我们是创业公司,就是一群有激情的人,没有激情,不应该存在在这个群体里。如果处处提防员工,把精力放在绩效考核这些事上,哪有精力做事?”
“制度不可能把问题说得清楚,我们还有企业文化!我们是文化治企!”
……
显然,这些错误认知势必导致组织设计产生大量的问题。企业家都是“老江湖”,按理来说不应该有这种天真的想法,为什么会掉入同样的思维陷阱里呢?奇怪的是,就算这些组织设计的问题开始显现,他们又会默认这类问题在所有企业都普遍存在,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路。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我们有理有据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更多的企业家还是会选择视而不见。
设计组织似乎是主导者的私域,他们都无比自信,唯有失败可以让他们成长。那么,对于企业家的组织认知来说,是否也有同样的成长规律呢?如果这个规律存在,似乎就解释了我们上述的种种困惑。进一步看,如果我们找到了这种规律,似乎就可以在企业家不同的认知阶段里,为他们匹配合适的组织设计。
组织认知的
二维矩阵
企业家对于组织的认知有多个方面,但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两个最本质的维度。
维度1:收权—放权
这个维度描述了企业家究竟是想让权力集中,还是想让权力分散。权力集中方便了控制,但坏处是可能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企业过于笨重;而权力分散可以更好地发挥下属的能力,但坏处是可能导致失控并形成若干的风险。
这个维度企业家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于人性或制度的信任,信任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导致他们做出放权的决策。当然,对于这两者的相信通常是不兼容的,信任人性的阳光面则会忽略制度建设,而信任制度则不会对人性的阳光面抱有太大希望。
维度2:科学—玄学
这个维度描述了企业家究竟是相信对系统的控制,还是相信对人的控制。前者把组织看做一个精密系统,希望通过建设这个系统来激活员工,提升组织能力;后者则更多关注员工个体,希望通过改造个体的能力和意愿来提升组织能力。
相信科学的企业家倾向于用系统来筛选出好员工,他们相信客观数据,相信优胜劣汰;而相信玄学的企业家则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来改变员工,他们相信自己的领导力和对人的感觉。这两者是二选一的关系,一种选择天然排斥另一种选择。
基于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企业家组织认知的二维矩阵”(如图1),将这些认知分为四种类型:
图1:企业家组织认知的二维矩阵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一是“无知无畏”状态,即选择“放权—玄学”。这类企业家埋头关注业务,相信自己的领导力可以感染员工,一起共创事业,他们充分信任团队并给予了大量授权。
二是“严防死守”状态,即选择“收权—科学”。这类企业家全力建设制度,力图通过各种管理工具将员工管控到极致。
三是“帝王心术”状态,即选择“收权—玄学”。这类企业家并不信任制度,而是希望用帝王术在员工之间制造冲突和重建平衡,达到管控的效果。
四是“道法自然”状态,即选择“放权—科学”。这类企业家通过设计科学的组织,让员工在一定的约束中获得授权,可以最大程度施展才华。
显然,这四类状态的企业家由于组织认知不同,能接纳的组织设计方案也有不同。这就初步解释了,他们在组织设计中为何如此执着,并对自己的错误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视而不见。举例来说,要让一个处于“无知无畏”状态的企业家认真设计组织,合理授权以防控业务失控风险,他们可能会反驳:“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做事上,而不是放在猜忌上。”对于他的说法,我们很难去争辩,大家不在一个逻辑体系里,很难形成有效的共识。
组织认知的
成长规律
企业家对于组织的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会遭遇若干的问题,并且尝试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其组织认知也会一步步趋于成熟。如果说,一个人的恋爱观的成长路径大致趋于一致,那么,企业家的组织认知是否也类似的路径呢?
基于一个企业家样本群的深度跟踪,我们可以统计出这个组织认知规律,勾勒出一个“企业家组织认知的成长曲线”(如图2)。在这条曲线里,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家的操盘水平,水平如果够高,就没有必要去影响他们;二是企业家的自信程度,越是自信,越难被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条曲线的提出受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的启发。
图2:企业家组织认知的成长状态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每个组织认知阶段里企业家的行为模式进行说明,并且结合其自信的变化,说明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关隘”。换言之,我们要探讨他们为什么会抛弃原来坚持的组织认知。
第一阶段:无知无畏
这类企业家满眼都是业务,没有组织的意识,以家文化、匪帮模式来替代组织,对人才有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花蝴蝶”式地学习,看似无比勤奋,实则浅尝辄止。
一方面,他们选择放权。在创业团队内部,他们对于人性很信任,认为都是“兄弟”,默认大家有能力有意愿,都想要在这个(自己看好的)赛道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他们敢于把后背交给兄弟,非常愿意放权。
另一方面,他们选择玄学。他们对于组织管理的科学不信任,认为那都是陈旧腐朽的事物。一线或准一线城市的企业家醉心硅谷模式,将奈飞语录奉为圣经,普遍认为自己可以“重新定义组织”;而下沉市场的企业家则认可成功学导师,渴望学习“大智慧”。这两类企业家本质上是一类人,只是场景不同。
沿着上述组织认知,加上创业期业务飞速发展,这类企业家们会越来越自信,他们会将自己在业务上的成功强行归因于自己“独到的”组织认知,直到攀上“愚昧之巅”。而后,他们会发现自己过高估计了下属的能力和意愿,原来被认为是“兄弟”的下属纷纷拥兵自重,且能力有限。这种频繁的负面反馈让他们不得不进入组织认知的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严防死守
这类企业家掌舵的企业,业务已经步入正轨,有精力关注组织,开始想要建设组织能力。他们渴望管理科学的支持,但习惯于“碎片式”地学习,收集管理理论。
一方面,他们选择收权。他们开始不相信“兄弟”,也不相信制度能够管住人性的阴暗面,希望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他们选择科学。他们渴望借助管理工具来控制组织,重点在于“如何管住员工”,但由于对管理科学认知有限,且没有精力去系统学习,很容易掉入“特效药”的陷阱,如相信“OKR包治百病”“价值观考核打造组织能力”。这个阶段的他们,开始与咨询机构合作,但却执着于要“买效果”,很容易发生甲乙方冲突。
这类组织认知的企业家,很快会发现自己过高估计了特效药的威力,或者过低估计了系统建设组织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他们原来笃信“追求什么结果,就应该提出什么要求”,对于过程则不感兴趣、不愿参与,但现实却远比他们的简单理解复杂一万倍。事实上,他们不是真的尊重管理科学,只是想要走捷径,最终发现捷径是死路。沿着过去的组织认知,他们坠落到“绝望之谷”,于是,只能被逼进了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帝王心术
这类企业家掌舵的企业,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甚至还在稳步增长,但其组织建设则进展不大。由于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行业地位,他们通常会有迷之自信,而且极其渴望个人崇拜。他们开始特别关注干部管理,对内琢磨帝王权术,对外则是“无感式”地学习。对于外部输入的知识,他们并不会太认可,而是喜欢强调企业特色,并且把自己琢磨出来的“特色管理理论或方法”进行对外输出。
一方面,他们选择收权。他们已经坚定地不相信“兄弟”,也不再相信特效药的管理工具,希望用“手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他们选择玄学。他们倾向于将大部分高管定义为“假高管”,喜欢提“灰度”,言必称任正非,本质上是相信企业的基本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红枣+大棒”的模式驯化干部。
这类企业家通常会停留在这个认知阶段,很难进阶,道理很简单,企业的业务基本盘让他们足够舒适。企业所谓的“成功”,成为了一个“大过滤器”,过滤掉了大部分企业家组织认知升级的可能性。当然,极少数有悟性的企业家会发现自己过高估计了帝王术的威力,当企业的规模超出了自己的管理半径,重臣一定会反水背刺,此时的他们会从反思穿越“开悟拐点”,并勇敢地自我颠覆,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无人区”。
第四阶段:道法自然
组织认知达到这个阶段的企业家是凤毛麟角。他们掌舵的企业,业务机会四溢,组织活力四射。他们自我认知清晰,对个人崇拜无感甚至厌恶。他们相信人心复杂,尊重管理科学,提倡以制度设计来凝聚人心。
一方面,他们选择放权。他们信任制度的威力,利用制度将“人性的欲望”转化为“创业精神”,在制度里设计可控的风险边际。换言之,他们不计较一个项目的得失,很少做那种“领导亲自挂帅打仗”“重金悬赏打堡垒”的事,而是设计平台,提升创业成功的概率,再按照数学上的“大数原则”来收获结果。
这类企业家相信管理是个复杂系统,认可确定性基础上的灰度(而非都是灰度),不停投入成本打造组织,消除不确定性。他们在建设组织上的投入持续,任正非提出的“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张瑞敏提出的“组织变革就是扭秧歌,走三步,退两步”都是这种决心的体现。其实,很多企业家并非不认同这些观点,而是不认可建设组织的过程中付出的这些成本。嘴上的认知不代表认知,对于成本的容忍才代表认知。
建议与行动
理解了企业家组织认知的成长曲线,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从这个视角得出若干有意义的结论了。基于企业规模和企业家的组织认知两个维度,我们又可以建立一个二维矩阵将企业分为四类(如图3)。
图3:从组织认知看企业成长空间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第一类企业是“企业规模小—企业家高级认知”,这类企业的企业家拥有超越企业当前阶段的清醒组织认知,这是他们未来成长的巨大底气,甚至可以为业务带来新局面。这类企业少量存在,他们是明日之星,社会经济中的未来栋梁。
第二类企业是“企业规模小—企业家初级认知”,这类企业的企业家并不卓越,他们的成功更多来自于整体经济或局部产业的红利,更多是一种命运的垂青。不得不承认的是,运气也可以让企业家把企业做大。他们更像是经济系统中的小草,存在的意义是丰富了生态,他们在等外部利好的“风”把自己吹上天。
第三类企业是“企业规模大—企业家初级认知”,这类企业就是被外部红利吹上天的企业。他们的组织问题多多,但依赖命运的垂青,企业依然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但问题在于,这种业务上的成功让企业家特别自信,且喜欢对外输出管理模式。他们的大是“伪大”而非“伟大”,由于他们并没有正确的组织认知,还对其他企业的组织建设起到了负面的引导作用。
第四类企业是“企业规模大—企业家高级认知”,这类企业极少存在,他们真正称得上“伟大”,其根本的成长动力是企业家的组织认知。这种认知让这类企业持续推动组织转型,并最终成为了平台型组织(Platform-based Organization),这种组织模式保证了他们能够穿越若干的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基业长青。
通过对22家样本企业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中大多数都是在图中的两条路径上成长,即“明日之星”成长为“伟大企业”,“经济小草”成长为“伪大企业”。极少数企业实现了路径的跃迁(图中虚线),只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企业家在组织认知上有了难得的突破。这种突破很难,一方面是需要企业家自身放下骄傲,不停自省,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一些外部的际遇,要有人或事在某个合适的阶段出现,启发他们。
现实是,绝大多数企业在这两条路径之间根本不可能交叉,这就好比是写好了底层代码的两个不同系统,他们未来的发展几乎是注定的。从本质上讲,决定企业成长路径的,就是企业家的组织认知。
进一步看,我们也可以形成如下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推论:
基于上述推论,对于企业家而言,放弃捷径取巧,打磨组织认知,显然是让自己企业抵达伟大的不二法门。其实,企业家只要不相信组织设计和建设上的那些“特效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并将成败的经验累积到自己的认知上。最怕的就是,绝大多数企业家会在“特效药”不灵后,认为是“特效药”没选好,而不会认为“特效药”根本就不存在。于是,他们的成败经验依然在一些散点上,不能构建成认知的体系,支持他们的认知阶段跃升。
本文结论对于企业家身边的负责组织与人力资源工作的CHO、HRVP或HRD,也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