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向?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一、什么是回向
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用来回报大众,不愿自己独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
二、回向的四种意义
关于“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
1
回因与果
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因缘际遇,如播稻种于田土中是因,将来成长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终以后有个好结果,不再轮回六道。
一般不知学佛修道的人,平时胡乱作为,等到命终时,茫然不知投生到何处。
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较安定,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一个大目标存在,无论在家或出社会,守住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当我们做种种善事时,要将功德收摄起来,向西方净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结果而做。
2
回小向大
平时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将来只得小福报,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
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间的福报,而将它回向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层目的。
第二层目的是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这是大结果。
什么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罗汉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众生,大乘则发菩提心 ,不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为了自度度他发菩提心,发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变大了。
3
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将一切善的功德全数回向他,他指法界众生。
在四十二章经,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可见把自己手中的烛火传送到他人手中,使各处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减少,反而加倍增长。
所以念回向文必须真心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才能无限制的增加。
4
回事向理
佛法将万事万物分为“事”、“理”两方面。事,即指看得见的一切事物。
理,即道理只能体会、说明而看不到的道理。
深一层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来的,总源头在何处,这就是理性,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变造出来的,真如本性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
依《华严经》,万事万物是心性所变造的,故万法和心性是合为一体的,万法既然是心性所变造的,其本体即是真如本性。
回事向理,是希望将一切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体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
修净土的人,若能对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执着,又能将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种回向的意义,我们作回向时能存此四种心,即能真正达到回向的作用,再来解释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三、回向时要怎么念
回向时没有固定的文本,但有一些可以参考的“回向偈”,例如最常用的“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虔诚念诵后,即完成功德回向。念回向偈时,若能同时注意回向众生,那就更有力量,效果也就更好。
四、这样回向功德最大
回向给菩提:愿此功德成为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因缘。
回向给自己:愿自己为众生证得无上菩提,愿此功德成为自己修成正果的因缘。
回向功德极为必要,且具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及意义,在佛教中有“十大愿王”之称的“普贤菩萨”第十大愿就是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中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菩萨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这样的回向也能够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无论读诵大乘经典、抄经、持咒、念佛,我们念完一部经,都要回向,尽管刚开始学佛,诵经的功德不太大,但是经过你的回向,功德就大了,这叫回向功德。
菩提觉净
因缘和合
广植福田
佛佑三生
特别提醒:
洪山桥乘车点,在罗曼咖啡酒店.桥亭活鱼小镇对面。
“福州-下祝”中巴车,最后一班15:30从洪山桥乘车点出发。洪山桥乘车点有便车到雪峰寺,时间一般在18:00以前,如果错过了中巴车,可以尝试搭乘便车,车价40元。(包车最少2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