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简介

文摘   2024-05-28 10:38   北京  

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简介

Job Summary/Work Summary



一、实验室简介

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获得北京市科委认定的市属重点科研机构,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3年6月通过北京市科委的考评认证。实验室定位于生物燃气的高值利用领域,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科研资源,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并注重成果转化。实验室目标是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燃气高值利用技术体系,促进生物燃气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绿色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基于前期的建设,实验室还获得“生物能源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天然气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建设,担任全国生物燃气创新联盟副理事单位。2023年,正式启动绿氢绿电工程中心建设,并加入了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和中奥生物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图1 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二、历任实验室主任

1. 周红军教授(2013-2023)

周红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受聘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双聘教授、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863课题2项、农业部生物天然气等项目4项、北京科委/教委项目7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合作项目20项、世界银行及中德国际合作项目4项。近5年发表论文8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5项,其中授权33项(产业化23项),所带团队获两项国内外风险投资,主持编制生物天然气等省部级标准及导则6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

2. 李叶青副教授(2024-至今)

李叶青,工学博士、副教授、学术/工程博导、校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系主任,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石大-濮阳市政府联合研究院副院长。Biochar、Carbon Research、Green Carbon、Petroleum Science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和氢能,具体包括有机无机复合产能源、Power-to-X,CO2微生物捕集和转化、沼气制绿氢/绿醇、厌氧促进剂、机器学习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碳中和专项、氢能专项等多项,在CEJ、RSER、JHM、JCP、BITE、STOTEN、ACS ES&T E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教材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4项,到账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发明协会二等奖,电力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三、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建设,实验室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势学科,以服务北京建设为目标,主要开展生物燃气尤其是沼气的高效制备及高值利用研究,成功开发出“高选择性中空纤维膜提纯沼气制生物燃气”的工艺包,同时在欧盟、德国和中国农业部支持下已进行膜提纯沼气生产CNG工业示范,在北京科委支持下已完成餐厨垃圾制生物甲烷工业示范。牵头开发了生物天然气相关行业标准“生物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NB/T10136-2019”“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生物天然气质量要求.NB/T10489-2021”。目前,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有:

(1)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沼气;

(2)沼气的高值利用(生物天然气、绿氢、绿甲醇、绿航煤);

(3)二氧化碳+氢转化技术;

(4)生物质制碳量子点、生物炭材料;

(5)人工智能+。

四、2023年主要研究成果

1. 新增科研项目

2. 新增论文成果

[1] Ding C, Zhang Y, Li X, Liu Q, Li Y*, Lu Y, Feng L, Pan J, Zhou H*.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semicontinuous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ood waste via exogenous additives: experimental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RSC advances. 2023;13(50):35349-58.

[2] 刘强,李叶青,冯璐等.基于厌氧消化的“电转蛋白质”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02):289-296.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21.09034.

[3] Liu, Q., Chen, S., Zhang, H., Feng, L., Zhou, H., Pan, J., ... & Xu, C. 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Enhance Anaerobic Digestion Under Light Condition: The Performance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Available at SSRN 4548319.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一区Top,2023IF15.1)

[4] Zhang Yi, Li Yeqing, Using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explore key factors in anaerobic digestion: at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microorganisms and system leve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Reference: CEJ_146069 2023,(SCI一区Top,2023IF15.1)

[5] Li Yeqing, Yu Shasha, Feng Yijing, Pan junting, et al. From feedstock to digestion: Unraveling the impact of humic acid composition on anaerobic diges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166495(SCI一区Top,2023IF9.8)

[6] Liu Q, Xu YT, Li YQ*, et al. Carbon quantum dots in-situ relieve humic acids inhibition on methanogens whil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abundance of Methanosarcinacea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3, 419, 138258.(SCI一区Top,2023IF11.1)

[7] Zhang Y, Zhao Y, Li YQ*, et al. Novel Intelligent System Based on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for Multiobjective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 Guidance of Biogas Performance in Industrial-Scale Garage Dry Fermentation. ACS ES&T Engineering, 2023,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estengg.3c00079 (SCI,2023IF7.1)

[8] Zhang Y, Feng YJ, Reng ZH, Li YQ*, et al.Tree-bas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visualiz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char properties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3, 374, 128746. (SCI, 一区Top, 2023IF11.4) 封面文章

3. 新增授权软著3项,申请发明专利1件

(1)李叶青; 张一. 干发酵的发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申 请 号:202310524624.2,申 请 日:2023年05月10日

(2)张一, 李叶青.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添加生物炭的厌氧消化体系性能软件简称:生物炭-厌氧消化性能预测软件V1.0,登记号:2023SR0109891

(3)李叶青,张一. 工业规模车库式干发酵沼气性能多目标预测与预警指导系统,登记号:2023SR0452517,颁发证书日期:2023-04-07

(4)李叶青,张一. 水热预处理生物质厌氧消化沼气性能的预测和工艺优化智能系统V1.0,登记号:2023SR0596880,颁发证书日期:2023-06-08

五、团队建设

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一个由多学科、高水平人才组成的团队,现有研究人员20余人,硕士博士本科生近百人。实验室注重培养培养德才兼备且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所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学术研究和竞赛中屡获佳绩:

(1)学生连续6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此外,学生还获得“十佳大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2)科研团队在创新创业等多类比赛中获奖;

①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②“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道“青聚奇思”黑科技专项赛决赛(一等奖);

③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3)支持学生在国际/国内会议做报告多次;

(4)鼓励实验室同学在学生工作和文体活动中发光发热。


生物能源组

撰稿|赵生庚

编辑|付玉

审核|李叶青




生物能源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生物能源团队现有教师6名。其中,李叶青小组有博士生3名、硕士生10多名。李叶青小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体包括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合成气/氢气生物甲烷化、餐厨/油泥处理、碳减排评价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