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答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系于2024年5月23日组织2024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生物能源组博士研究生刘强(答辩题目《碳量子点缓解厌氧消化中腐植酸抑制及促进甲烷化机制》)参加此次答辩。
刘强同学针对厌氧生物能源体系存在的腐植酸抑制与代谢速率瓶颈问题,借助碳量子点(CQD)调控厌氧消化体系,全面揭示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在无光厌氧消化系统中缓解腐植酸抑制同时促进微生物甲烷化的双重作用效果与机制,并通过光催化NCQD进一步强化实现腐植酸降解与光生电子促进甲烷转化,基于该理论成功构建光驱动双室人工光合甲烷化模式体系,为缓解厌氧消化体系腐植酸抑制与促进甲烷化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硕士毕业生答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系于2024年5月26日组织硕士研究生答辩。生物能源组硕士研究生张一(答辩题目《基于人工智能实现厌氧消化性能预测、参数挖掘和智能知识理解》)、陈烁(答辩题目《微生物-硫化镉混合体系光电产甲烷及屏蔽腐植酸机制》)、于莎莎(答辩题目《微纳生物炭促进厌氧消化性能及缓解腐植酸抑制机理研究》)、任忠浩(答辩题目《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探究生物炭对厌氧消化促进机制及体系优化》)、于雅婷(答辩题目《微量元素厌氧消化产气预测和添加策略优化研究》)、刘书君(答辩题目《批式和半连续条件下水热预处理玉米秸秆厌氧产气性能及促进机制》)共6名研究生参加此次答辩。
张一同学针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沼气产量预测问题,利用基于回归的过采样结合遗传算法的SMOTER-GA-ELM,提取厌氧消化体系的关键特征,使用基于多重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探究了沼气产量预测核心参数,并构建了针对厌氧消化的大语言模型,用于探究厌氧消化的智能理解。
陈烁同学通过微生物-硫化镉混合体系研究了CdS添加量对体系厌氧消化产甲烷量的影响,探究了微生物-硫化镉混合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机制以及对腐植酸的屏蔽机制。
于莎莎同学研究了微纳生物炭在含腐植酸的厌氧消化体系中对腐植酸的作用机理,通过预处理及球磨等方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的微纳生物炭,探究球磨时间和添加量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提供甲烷和氢气等高价值产品。
任忠浩同学论文通过可解释性机器学习对文献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用于指导生物炭增强厌氧消化实验,循环预测分析生物炭增强厌氧消化体系产气结果,得到特征变量最优范围,指导生物炭的制备。
于雅婷同学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添加微量元素厌氧消化体系的产气预测和添加策略优化的研究。研究成果对厌氧消化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具有指导意义,对工程应用也有参考价值。
刘书君同学通过通过批式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水热预处理过程对于产甲烷效果的促进作用,通过半连续实验探究适宜条件下水热秸秆原料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和稳定性,探究了水热预处理对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促进机制。
本科生毕业生答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系于2024年5月31日组织本科生答辩,生物能源组姜迅(答辩题目《基于CoFe2O4@ZIF-67衍生的Pt基电催化剂的构建及其甲醇氧化性能研究》和宋廷玉(答辩题目《绿色甲醇制备工艺及经济性评价》)在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小组答辩,汪盛佳(答辩题目《CFD仿真模拟结合机器学习优化生物甲烷化反应器》),汤思益(答辩题目《碳量子点促进半连续厌氧消化效果与机制研究》),宋泽璟(答辩题目《氮化碳改性及其在混合微生物还原二氧化碳的应用研究》)在第三组答辩。此外,生物能源组卢艾亲(答辩题目《我国电制燃料的经济性评价》)和张嘉铭(答辩题目《基于Lora技术微调构建厌氧消化大模型实现专业知识问答》)分别在经济管理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展开毕业论文答辩。
汪盛佳同学通过结合CFD仿真模拟以及机器学习对中试规模生物甲烷化反应器进行模拟研究,为放大生物甲烷化规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宋泽璟同学研究了硼掺杂负载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氮化碳,并将其制备为光阳极,借助自主设计的双室反应装置运用在光电驱动混合微生物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中,探究了其对光电—微生物耦联体系下甲烷转化率与腐植酸降解率的影响。
汤思益同学采用尿素和柠檬酸钠制得了性能优异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将其引入废弃活性污泥与餐厨垃圾共发酵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了批式和半连续长周期实验,以探究碳量子点对废弃有机质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与机制。
姜迅同学制备以CoFe2O4@ZIF-67为主体,经湿化学法和置换反应构建了氮掺杂多孔碳限域的催化剂。探究了核壳结构与过渡金属掺杂对催化剂甲醇氧化性能的提升效果,揭示了电子效应对催化剂中毒现象的缓解机制。
宋廷玉同学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设计了三条绿色甲醇工艺路线,对各工艺路线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拟定产量下各路线原料量、能耗量,最后对三条路线经济性评价对比并得出了结论。
卢艾亲同学研究了Power to X中三条路径——电转氨、电转甲烷、电转甲醇的生产成本,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接着加入碳交易市场对其进行研究,最后横向比较了三条路径的经济性,对实际生产有现实价值。
张嘉铭同学采用Lora微调方法对Llama2大模型进行微调,构建厌氧消化专业领域的大预言模型(LLM),对于厌氧消化领域进行智能问答以及后续的智能模型决策做出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简介
1.刘强简介:男,汉族,群众,博士研究生,山东潍坊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毕业后留校进站做博士后,指导老师:徐春明院士。
2.张一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安徽淮南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以及2024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赴清华大学读博深造。
3.陈烁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河北邢台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获2024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公司。
4.于莎莎简介: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山东烟台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以及2024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5.任忠浩简介:男,汉族,共青团员,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宁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连续三年获得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将赴石油石化单位工作。
6.于雅婷简介: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山东潍坊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连续三年获得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并获得2023研究生学习优秀奖学金。
7.刘书君简介: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人,2021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毕业就职于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广东分公司。
8.汪盛佳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生,江西宜春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保研至李叶青老师团队攻读硕士学位。
9.宋泽璟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生,新疆伊犁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毕业后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李叶青老师。
10.汤思益简介:男,汉族,共青团员,本科生,湖南湘潭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
11.姜迅简介: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生,山东泰安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毕业后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2.宋廷玉简介:男,汉族,共青团员,本科生,山西怀仁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攻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师从李叶青副教授,毕业后赴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3.卢艾亲简介:女,汉族,共青团员,本科生,四川大竹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攻读能源经济专业,毕业指导老师为李叶青副教授。
14.张嘉铭简介:男,汉族,共青团员,本科生,北京人。2020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攻读人工智能专业本科学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为李叶青副教授,毕业后赴悉尼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研究生。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博士毕业生与答辩委员会成员合影
2024届生物能源组与硕士毕业生合影
2024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毕业答辩师生合影
2024届人工智能本科生毕业答辩全体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