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湖几乎都是人情世故(罗西)

文化   情感   2024-11-17 00:07   福建  

这就是现实,有求于人即受制于人,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所谓江湖几乎都是人情世故


文摄:罗西


一小兄弟要去泰国玩,看到群里有个泰国的华人,问我可否搭线让他们认识一下……

我把两人的微信名片分别给了对方。

同时,与泰国的华人说明了来意,“方便的话,麻烦通过,希望没打扰到你”;与小兄弟则更真实地表达了我的预判:他应该不会通过。

果然,那位华人没有理我,也没通过我小兄弟的微信。


有朋友想开个后门,他是想帮他的学生的儿子加入某学校的某组织……

他找我,找错人了哈,真是老鼠错进五金店。

我不能辜负他的殷切期望,硬着头皮找一个小官。

大官哪有那么容易攀上。

我给小官发短信,说了朋友的情况,希望他能帮一下……

短信比电话或微信更郑重,也更有回旋余地,是为对方着想,万一对方为难就可以假装没看短信……

如我所料,小官没回我。

这很丢人吧。

不过,我特别能理解他。这么小的破事,如果他亲自去打招呼才是丢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回应就是拒绝。

没有消息,就是消息。


常常有求于人。

朋友住院,问我有没有熟人,我硬着头皮,挖地三尺,找到一位退休的,因为她人好、热忱。

她又替我找到两个在职……

在一个不正常的等级社会、人情社会,哪人不求人?

很难不欠人情。

在这里,若有江湖,那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我们的生活成本会更高。活得累。

因为做什么事没有熟人或上面没人,就会惶恐、担心吃亏、担心被坑被卡……没有后门就意味没有人脉、不体面不荣耀,或者干脆就说明在底层,活得窝囊。

权力社会其实是“互相为难”。为难后才体现你的价值、价格。

天真、单纯的人,在这种社会里,很难混,特别有挫败感,因为不懂得潜规则,我倒更喜欢明码实价,更喜欢完善的市场经济……


我没权没钱也没姿色,也有人找我,寄予厚望。

有个老乡是这么说我的:因为你在省城啊。

另外一个朋友提醒,因为你是记者啊。

还有一个承认,你多少有点名气啊……

问题是,他们找我是为了找他们要找的人,不是我手里已有的牌。

有人来找我,我也得再找人,我找的人大概率还得再再找人……强弩之末。

有个远亲被抓,他母亲在电话里哭喊:阿其啊,你一定要帮忙救他……

我哪有这顶天的气力。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与她解释,唉!

所以,他们的所求,有点强人所难、失礼,甚至是冒犯,因为如果我帮不了,就等于我的“无能”“没用”赤裸裸地被暴露出来。

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最忌有人揭穿你的“弱”,而不是“坏”。

曾有个基层干部感慨:他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了,因为乡亲找他办事,几乎都没办成。

连母鸡不下蛋都要找他,谁受得了?


所以,如果有求于人,先得想,怎么给他找个台阶下。

这是求人的教养哈!

我再强调一下,我一般会用短信求助,给对方留有缓冲余地,让对方权衡再三、考虑考虑。现在很少有人天天看短信,如果他想拒绝,就可以假装没看见……

这是我的善解人意,也是普遍的无可奈何。

读一长篇小说,其主题是:对权力和人性完全不抱希望。

有人评论,“它是给所有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的理想脱敏手册。”
小说主要人物池大为是一名清高的年轻知识分子,他没有身份却渴望被尊重,后来学会了屈服于权力话语体系,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最终当上最年轻的卫生厅厅长。

他也一度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但发现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即使掌握了相当权力的他,还是那么软弱、无力,要保持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依然得屈从于现实……

这就是现实,有求于人即受制于人。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罗西简介:

专栏作家,传统媒体人。

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写过专栏。

出版专著有《性感是另一种高贵》《你生命中的贵人往往是异性》等30多部。

微信:928588220

(点击下面红色框,即可打赏支持我!)

罗西有意思
罗西诚恳地说,尽量有意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