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新解
文/王金山
“物以稀为贵”,出自晋 · 葛洪《抱朴子 · 明本》,意思是指事物因稀少且有益,从而显得珍贵。在经济学上,稀,不是指物品数量稀少,而是指供小于求,有需求的稀才有价值,也讽刺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
“物以稀为贵”,这个成语的来历还有个经典故事呢,据悉古时候一个古董商人在他的店铺前挂出了告示,声称要出售三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董花瓶,每只售价五千两银子。然而,由于人们认为有三只花瓶,所以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购买者,担心自己会花费更多的钱。商人的妻子看到这种情况后,灵机一动,抱起两只花瓶摔碎,只剩下最后一只花瓶。这时,商人明白妻子的用意,开始拍卖最后一只花瓶,价格迅速攀升,人们为了得到这只独一无二的花瓶而竞相出价。
这个故事通过物品的稀有性来隐喻人生的价值和情感的珍贵。它告诉我们,当面对选择时,稀有性和独特性往往能激发人们的竞争欲望,导致价值的提升。
然而,当今的“物以稀为贵”却有了新解。
前不久,四川某个管理委员会的社会事务局发了一个通知,说要调整高龄老人的津贴,即80—89岁是一个月30元,90—99岁一个月是100元,100—105岁一个月是1500元,110岁以上一个月是3500元。等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网友议论道,这叫咋回事呀!只能说既不想花钱,又想要面子上好看,这个所谓的社会事务局是会“办事”的。明明知道100岁以下的老人比较多,索性少给点钱,不能说是少给,准确来说连蚊子肉都不如,一个月100元都不到,让老人们尝尝甜头吗?知道100岁以上老人很少,于是一下子又把补贴提高到了数千元。网友建议,15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给5万元,20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给10万元,以此类推。反正有这种奇葩思维了,就让它继续奇葩下去吧!
物以稀为贵,这么好的补贴政策,如同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天下人,那高额补贴有几个人能享受到呢!
也是在前不久,当北京出台95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后,便有网友调侃道:“哎呀,这么好的政策,各行各业都应及时跟进呀,建议理发店免费给女士刮胡子,眼镜店给盲人免费配老花镜,牙科诊所给婴儿免费拔牙,妇产科给60岁以上的妇人免费生孩子,殡仪馆给活人免费火化……”
还是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嘛!老铁们,好好活吧,活个100、200岁,否则,你们真是对不起这样好的补贴政策哟!
小幽默
老金进理发店洗头理发,理发完毕,理发员收了他35元,老金质疑道:“呔,我这头上没有几根毛,同事都开玩笑说我聪明绝顶,你们收费怎么也不便宜一点?”理发员看了他一眼,冷冷地回道:“你难道不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嘛!”
为什么文章要附纸质图片?
最近,有读者(网友)问我:“王医生,我发现您现在的微刊文章大都附上纸质图片,什么原因?”是啊,什么原因?当然有原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怎么讲?那是一年前,笔者在写作中碰到了2例“李鬼与李逵”的尴尬事。一例是投给《XXXX微刊》的稿件《不耐严冬寒彻骨,如何迎得好春来》,这篇稿件是歌咏“迎春花”的,编辑说发稿后被什么机器检测出“稿件与XXX稿件相似度过高,不属原创”。稿件通不过“原创”,就不能发在平台上,也就意味着编辑“白忙了”。可见,无效劳动,谁不生气?于是乎,编辑生气也属正常。可我呢,更是生气,明明是自己原创的文章(见《中国医药报》2007年4月2日),怎么就变成了“疑似抄袭者”?那时好像还没有微信,更谈不上什么“微信原创”,后来此稿不知被哪个小子“顺手拈来”,发在微信平台上,又申办了“原创”,结果弄得我这个原作者成了“疑似稿件抄袭者”了,这不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真假颠倒了吗?当我又将当年的纸质原稿发给编辑时,编辑也只好说“没事”,“继续投稿”……
无独有偶。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冬季养生“藏”为本》在《XXXX微刊》发稿后,请看下面图片。
“整合”稿件,也就是将别人的稿件拿来七拼八凑出来的文章,应该跟“文摘稿”性质差不多吧。说白了,这不是自己的文章,但署名是自己,性质跟抄袭也差不多。可我不服,明明是自己早期发的文章,怎么现在成了文章“整合”?这不仅是文章的署名权问题,也直接损害了原作者的名誉,弄得君子成了小人,而小人则成了君子。
不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真假颠倒了吗?当我将当年的纸质原稿发给编辑时,编辑也只好说“没事”,“继续投稿”……
现在,我每投一篇平台稿件,大都附上原发表的纸质原件,以免又碰上“李鬼”而“说不明道不清”,甚至有口难辩……
另外,在微刊稿件上附上纸质原件,似乎有一种追恋及怀旧之感。
亲爱的读者及网友,你们有这种感觉吗?
链接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有个人物李鬼(李贵),冒名顶替李逵大名,拉大旗作虎皮,冒用“江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的黑旋风李逵名号,剪径劫单人,强行要求李逵留下买路钱。
他脸上搽墨,手持两把板斧打劫,一般客人扔了行李,望风而逃,李鬼劫点不义之财。无巧不成书。这天,假李鬼遇到真李逵,终于露出李鬼原形。
普通稿件征稿启事
优秀平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