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村乡建十年回顾 | 雯子在明月村读《乡土中国》

乐活   2024-04-09 19:03   四川  



前言

2024年在明月村整村运营公司成立之前,由无名简居的希婵发起成立了明月村青年的民间组织,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展活动。希婵说,做这个青年组织,是想为在村里的“打工人”找到一个经常能聚会,一起做点儿什么的理由。

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是孝通的《乡土中》,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费孝通的青年时代,时隔近百年之后,让本时代的乡村青年阅读,确有共鸣。

本文的作者雯子是明月远家的斜杠员工(财务/服装模特/客服/书店管理员/消费者……),是不多的在村里工作的“城市打工人”,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年轻的,不同于新老村民的视角,阅读明月村的“新乡土中国”。

青年才是一个村庄的活力,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帮助他们在乡村实现价值!






下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明月村青年”(ID:gh_9f95e5b3bc36),原文发布于2024年3月11日。



引子:《乡土中国》这本书颇似一幅描绘中国乡村生活故事的景物画,画面清晰明朗,人物性格鲜明,生活安排更是井然有序。在一种差序格局的网络之中,人人各守其责,各安其位,男女有别,老有权威,少有礼数,一派秩序和谐的生活景观。但这种理想生活并非没有危机感,这种原本和谐局面的乡土中国正在和将会遭遇某些危机。何为乡土中国,为何要乡土重建,如何重建乡土?


作者 丨 雯子

01 | 乡土社会与文字下乡
“饭后去村子转,天色灰蒙,我不安于整洁的大路,钻进茶林和柑林中,一只大土狗突然冲出来,魂儿都吓没了,又哭又喊,无人应答。脑子里立刻出现“动之死地”的话,我只能赌自己了。我止住哭喊,温和着声音,与狗狗对话“好孩子,对不起惊扰你了,好孩子好孩子。”它仿佛懂我的真心,轻下吠声。我温柔的看着它,慢慢后退,等到了大马路,眼泪又流下来了,有一份恐惧后的释放,也多了一份生命灵性的感动。我任由眼泪流着,一路念叨着好孩子回到远家。
这事儿发生在今年一月,玉米妈妈陪玉米参加远家冬令营,独自在村里生活了几天,碰巧遇上“驱狗”,让我联想到《乡土中国》里关于“文字下乡”的描述。费孝通先生在书里面讲“土”是现代城里人对乡下的人的一种看法,觉得他们落后、愚昧等等,实际上这是生活世界所造成的知识系统的差异,而非先进与落后。一个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到乡村去会遇到好多的挑战,比如在村里如何驱狗也是个挑战,因为村里有好多狗,这不是知识,这也不是什么技巧或能力,但对于一个城里人来说它就是困难。一种线性的观念,就是城市是更先进的,乡村更落后的。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语言去面对一个我们陌生的世界呢?“汪汪汪,再咬,再咬我咬你!”今天经过翩翩小院被她家两只宠物狗凶时,三句话唬住它们原地不到伏地安静,当然我是万万不敢这般态度对待村里土狗的,“好孩子好孩子”应该不是村民驱狗的常用语言,但有用。

费先生说:“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文字在人们的实际交往和社会联系中有没有用?“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靠联想作用加上去,并非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我们所共同能理解的话就可以,至于是什么形式无所谓,不一定是文字。就像你家里有人敲门,“哪个?”“我”一个字就解释了所有,因为乡村处于熟人社会。
这样一想,好像没有人就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了。没有人就不需要交流,没有交流就不需要交流载体。所以,人是多余的嘛?不对,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

02 | 差序格局和熟人社会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我们把一捆柴里面每一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作“团体格局”,是西洋格局,而我们的社会结构叫“差序格局”。费先生说,西方人说到他的家,指的是夫妻和孩子,很明确。中国人的家,界限不明确,伸缩性很大,可以扩大到四五代人同堂的大家庭,乃至整个氏族,一表三千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公与私、群与己具有相对性,如何定义两者的边界?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会因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标准也会因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不同。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是以亲属关系为纽带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显然不是城市社会中因为工作或者同事关系而具有的那种熟悉性。因为这种关系结构的存在,即便是两个相互不熟悉的人,通过血亲和姻亲的纽带,也就变成彼此熟悉、难分难舍的熟人关系了。
那么,当新的工商业进入乡村,比如民宿、餐厅、制茶厂等,如何在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平衡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的关系,如何平衡商业、温情、生态、社会,是企业要面临的困境。
所以,在执行团体意志时,要么团体成员具有高度共识,要么选举代理人代表团体共识。在团体里,有共同价值认同感的人是重要的。


03 | 礼治秩序与无为政治
“观看明月村、旗溪村,你觉得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我在饭桌上问最近在明月村住了好几天的亮亮。
“我觉得是人,人们对于这个社区有高度的共识和价值认同感。”亮亮回。 

前些天,我去泰国的Punpun农场学习,那里的主理人Jon jandai告诉我,在Punpun,没有领导者,也没有规则,18位长住成员都可以是问题发起者和解决者。一开始他们尝试过确定一位领导者,但是发现一旦这样,所有人的问题都会找上这位领导者,比如电灯坏了、马桶坏了,他们就取消了领导者。他们也尝试过用规则制度去推动社区发展,后来发现不管设定什么样的规则,一旦设定规则,就会有人去打破规则。这点对我的启发很大,再联想到亮亮的话,原来那种没有具体形态“规则”的前提是,人们具有高度的共识和价值认同感,顺势而为。

费先生说:“西洋是法治的社会,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礼的维持则依靠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文化也是一种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和效力比现代社会更甚,依着做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人们对于传统有敬畏感,礼的推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我在村里的咖啡馆开业以后发现一个问题,以前经常来我家串门儿的左邻右舍不怎么来了,他们觉得这里是一个消费场所,所以有了边界感和顾虑。”娟姐说。
“刚来公司的时候,发现工作上让大家养成开发票签合同的习惯比较困难。”我说。

当现代企业入驻乡村,在熟人社会建立一个多元的共识社区,如何平衡礼治和法治,商业体发展乡村是“离土不离乡”需要的,不同团体之间的融合也是差序格局所必须面对的,商业与温情的完美融合需要多维度观察与思考,不断打破重组打破再重组。
“明月村成立了一个公共平台,新村民、老村民、企业、村集体结为一体,资源共享,更有效的资源整合和调配,从形式上说在向这种集体共识靠近。”我又对亮亮说。
“那挺好,旗溪村目前做不到这样。”亮亮回。
 

04 | 孤独社会与乡土重建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这本书说:“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乡村和都市是相克的。乡村没有了都市是件幸事,都市却绝不能没有乡村。我们若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在抗战时期,后方乡村有过一度喘息的机会,为什么工合运动可以很快地发展。我们也才能明白为什么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并不因目前军事把乡村和都市隔断而发慌。乡村和都市一隔断,受打击的是都市。乡村和都市在统一生产的机构中分工合作。要达到这目标,在都市方面的问题是怎样能成为一个生产基地,不必继续不断地向乡村吸血。
在城市,人与人之间边界感很强,周围的附近在消失,所以人们往往对乡村有乌托邦的想象。在乡村,人与人之间互相熟悉,人不只跟人有温情,人跟地方也有温情。我们念旧、怀念故土,我在这个地方生活过,跟其他人形成了朋友,或者因为什么事儿有了交集,或者这个地方的口味刻在我身体里,这两个东西是温情的本质。所以对于城市人来说,乡村是个异邦,差异的异邦,是一个令人看上去心驰神往、田园牧歌似的异邦。而大多数乡村,真实情况却又是空心化的,我向往那样的地方不等于我可以生活在那样的地方。
选择长期固定在乡村还是城市是一个宏大的问题,那些徘徊在城市和乡村的年轻人,城市与乡村的鸿沟拓宽了他们犹豫的距离,如果无法单一做出二选一的决绝,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平衡的方法在城市和乡村自由切换呢?比如数字游民、比如半农半X的生活。
在传统的礼治里,人们靠经验可以解决很多不改变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解决需要新的秩序,这些关键来源于人。城市不能没有乡村,乡村不能没有年轻人,城市也不能没有年轻人,那么年轻人如果不徘徊在城市和乡村,是否可以自由链接呢?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孤独社会》里说,在目前阶段,“孤独社会”呈现出的转型趋势及相关消费模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下流社会”、“单身社会”和“虚拟社会”三个面向。孤独消费的本质是通过消费来建立社交体验和社会联系,个人欲望的满足与对社群活动的渴求互为表里。而我们,又是否可以从中借鉴些许重构乡土的答案?

——END——

明月村的乡村建设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这个过程中,村内外的研究者,都在不同的时期,从自己的视角记录下了明月村的发展轨迹,解读了明月村乡村实践的价值。
客观记录最经的起时间考验,借明月村乡建十年“再出发”论坛,我们将不同时期的“村庄发展纪实”整理重发。时间又过了这么久,当时的很多提法,也许已经过时,也许与后来的发展有了出入,曾经不经意的一个事件,可能引发了蝴蝶效应,影响深远。
明月村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生长的,符合乡村发展规律的社会学样本,她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中国的乡村从传统走向现代,每个人,每个村都能从她的发展中看到自己影子。
明月村乡建十年,邀请你一起,携手“再出发”。


明月村理想村
一个理想的村落,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明月村,理想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