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03
04
气虚则懒、血虚则燥、阴虚则热、阳虚则冷,这样调就对了
中医有四大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血为人之根,阴阳乃人之本,无论哪个出现不足,身体亚健康的警报器都会拉响,仿佛在提醒着我们:该补一补了!可是,如何补才能补到实处?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分这四种虚。
1. 气虚
人体的气主要由肾气、脾气及肺气三者共同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气足之时,人往往表现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状态,即便长时间活动也不易感到疲惫。相反,气虚之人则常显露出一种倦怠之态,具体表现为言语减少、全身乏力、声音低沉、稍动即感气短、易出汗,且较常人更易感冒,伴随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等症状。
气虚实质上是一种功能减退的状态,表现为虚软无力、虚喘、虚汗、虚肿等,虽不一定构成疾病,但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饮食调养: 气虚体质者应避免生冷、油腻及耗伤脾胃的食物,转而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如粳米、小米、山药、胡萝卜、大枣、莲子及白扁豆等。同时,应减少生萝卜、空心菜等耗气食物的摄入。推荐食疗方包括山药粥(山药与粳米同煮,补中益气)及黄芪童子鸡(童子鸡与生黄芪共炖,益气补虚)。
生活建议: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暖,防止汗出受风。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及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中医调理:气虚者需补气,可选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及甘草等中药材进行调理。此外,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也是不错的选择,具体使用需遵医嘱。
2. 血虚
血为阴,主要承担濡养和滋润机体的功能。血虚时,各组织器官因失养而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眼干、视物模糊、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手脚发麻无力、嘴唇苍白、指甲不荣、脱发掉发以及失眠多梦等。
饮食调养:血虚者应注重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铁元素、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红枣、莲子、山药、核桃、山楂、猪肝、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及虾仁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血液生成,改善血虚症状。
中医调理:血虚的调理重点在于健脾补气。因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而血虚往往伴随气虚。常用的补血中药包括当归、川芎、熟地、党参、黄芪及阿胶等,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方煎服。此外,四物汤、八珍汤等经典方剂也是补血养血的有效选择。
3. 阴虚
阴虚,简而言之,是人体内津液或精血亏损所引发的一种病理状态。当体内阴津不足时,便会出现阴不制阳的现象,导致体内热象明显。此外,缺乏阴津的滋养,身体各部位易显干燥,如同旱灾中的大地,这是阴虚体质的另一显著特征——燥。
主要表现
阴虚体质者常感燥热,易上火,夜间盗汗,咽干口燥,口渴而不欲饮,伴有心烦失眠、性情急躁、头晕耳鸣等症状。观察舌象,可见舌红而少苔。
饮食调养:宜多摄取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瘦猪肉、鸭肉、甲鱼、绿豆、冬瓜等,以补充体内阴津。同时,应避免食用性温燥烈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辣椒及煎炸烧烤类食物,以免加重阴虚症状。推荐食疗包括五汁饮(梨汁、荸荠汁、桑葚汁、麦冬汁、藕汁调和饮用)及蜂蜜蒸百合,以滋阴润燥。
中医调理:需采用滋阴润燥的方法,常用中药有生地、山茱萸、枸杞、五味子、泽泻、知母、黄柏、旱莲草等。中成药方面,可参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大补阴汤及左归丸等,具体使用需遵医嘱。
4. 阳虚
《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强调了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如同天空中的太阳。因此,一旦阳气不足,出现亏虚,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寒冷。在病症表现上,阳虚以脾肾阳虚最为常见。
阳虚体质者多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尤甚,难以耐受寒冷环境。此外,还常伴有尿急尿频、男科功能下降、胃口不佳、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大便稀溏、精神萎靡等症状。观察舌象,可见舌苔白。
饮食调养:应多食用具有补阳作用的食物,如姜(可作为调料使用,或制成白醋浸鲜姜)、辣椒、花椒、胡椒、葱蒜等辛辣调料。
肉类方面,牛肉和羊肉是良好的选择,但需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进补导致上火。蔬菜可多选韭菜、洋葱、秋葵、南瓜等。坚果类如腰果、核桃、松子及水果中的龙眼、樱桃也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
推荐药膳包括韭菜牛肉夹、桂圆栗子小米粥、黄芪乌鸡红枣汤及山药煮羊肉等,同时需注重蔬菜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生活建议: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阳虚体质者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可以鼓舞阳气,尤其是早晨的运动更为适宜。此外,多晒太阳也是补充阳气的好方法,特别是背部督脉的照射,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水平。
中医调理:补阳的药物众多,如附子、肉桂、桂枝、干姜、巴戟天、淫羊藿及杜仲等。中成药方面,可参考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温阳理中丸及桂附理中汤等,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 两虚
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形寒肢冷,便溏,呼吸气粗或促,小便清长,浮肿,腰背冷痛伴虚寒,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