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穴”,诊疗顽固性失眠,简便速效
健康
2024-12-29 13:04
辽宁
失眠又称“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患者越来越多,轻者头晕头痛、烦躁重者焦虑、抑郁,甚至痛不欲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迁延不愈者便发展成为顽固性失眠。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及戒断性反应等副作用,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也渐不为人所接受。
针灸治疗失眠多以辨证取穴、灸法及其他疗法综合运用,疗效明显,但对顽固性失眠临床仍缺乏简便、速效的可靠方法。武连仲教授独特的“五心穴”配伍组合在临床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临床多重调神,从心入手,认为神不安会失眠,神过安也会失眠,失眠的病因很多,诸如情志内伤、思虑太过、房劳过度、惊恐伤肾、饮食不节等,最终致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故治疗法则以宁心安神为主。“五心穴”即双涌泉(足心)、双劳官穴(手心)及水沟穴(头心),为组穴伍用之简称。涌泉,是足少阴肾经之井穴,阴阳二气之根皆从下而上,刺肾经井穴兼根穴涌泉,可固阴阳之根、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使水升火降、上下相贯,虚火上炎可壮水制火,实火独亢者亦能釜底抽薪。《灵枢•经脉》曰:水沟穴,人中,属督脉,手足阳明之会,贯心络肾,上通于脑,并与任脉交于龈交,使阴阳二脉相连系。《会元针灸学》曰:“水沟者……鼻下长沟中,有手足阳明经相挟,土镶金邦,经水交合故名水沟。”刺水沟穴可安神定志,醒神开窍,天地交泰,阴阳交合,气血畅行,神府得养,魂魄意志各行所司。《素问•骨空论》曰:劳宫是心包经之荥穴,性清善降。清代廖润鸿《集成》曰:荥穴主治心之疾患,心属火,身热为心火亢盛的主要病症之一,热伤神明则心烦失眠,故刺劳宫穴可清痰舒气,开七情之郁结,清胸膈之热,清心安神。《灵枢•经脉》曰:“手心主之别,名日内关……循经上系于心,包络心系。”聆听言传身教,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并运用“五心穴”在临床上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疗效甚佳,全部治愈。50例中,男5例,女4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40年,都曾接受过中西药治疗,虽也改善一时睡眠状况,但大都迁延不愈,痛苦不堪。采用针刺“五心穴”,水沟穴,向上斜刺7~12 mm,以眼球湿润为度;经治疗睡眠保持在6.5小时以上者为治愈,50例中,1次治愈45例,2次治愈3例,7次治愈2例。患者,男,44岁,回族,2005年10月10日就诊。脑梗死恢复期,彻夜不寐月余,表情淡漠,言语不清,舌暗红、苔薄,脉弦细。针刺水沟、涌泉,即日睡眠改善,后又仅取双涌泉穴,治疗2次睡眠正常,3个月后随访,睡眠正常。患者,女,36岁,维吾尔族,2006年3月6日就诊。1996年因车祸损伤内耳导致外伤性耳鸣,精神刺激,情志欠畅,常抑郁寡欢,近半年来因工作问题而致整夜不能入睡,并伴烦躁,心悸不宁。神疲胆怯,善惊易恐,头晕目眩,耳鸣颞胀,纳食不香,记忆力减退,舌淡红、苔薄。脉细稍数。针刺水沟、涌泉,2次后睡眠及心悸、神疲胆怯等症改善;1周后能入睡7小时,纳香,精神爽;3个月后随访,除耳鸣外诸症消失。患者,女,59岁,汉族,2007年3月26日就诊。因颈椎病导致头晕、耳鸣、失眠十余年,现人寐艰难,甚至彻夜不眠,心烦口干,舌质红而少苔,脉细数。取双侧涌泉穴治疗1次,睡眠即见好转,2次后睡眠正常,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患者,女,23岁,维吾尔族,2006年5月4日就诊。无明显诱因头痛,头晕、失眠,常伴有心悸,时达半年有余,舌淡红、苔薄,脉细弱,除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外,余各项检查均正常,在心内科治疗20余天无效转针灸科。针刺取水沟、双涌泉、双劳宫穴,治疗1次,当晚头痛头晕减轻,能入睡3小时,治疗4次睡眠正常,余症均除,又巩固治疗3次,痊愈出院。患者,男,72岁,汉族,退休教师,2006年1月13日就诊。失眠长达40余年,曾服用各种镇静剂不效放弃,经常彻夜不眠,偶能入睡,醒后再难入睡,腰膝酸软,时头晕耳鸣,健忘,纳可,二便尚调,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疗取双涌泉、双劳宫穴治疗1次,当晚能睡3小时,治疗2次能睡5小时,患者及家人皆大喜,治疗1周后能入睡7小时,中途无苏醒和梦扰现象,1年后随访无复发。“五心穴”为组穴,可单用亦可伍用,临床多以涌泉穴为主,根据病情配伍劳宫穴和水沟穴组合施治疗效更好。中风及情感障碍配水沟穴为宜,加强镇静安神之功;更年期或烦躁易怒可配劳宫穴,两者井荥相配,实泻其子,虚补其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符合阴阳交泰和互根的道理,从而水火交融,心肾相交,故宁心安神。注意:因“五心穴”均属通智调神之峻穴,应向患者事先讲明,涌泉穴、水沟穴针感锐痛,劳宫穴敏痛,以免引起患者惧怕。治疗期间应同时治疗原发病,畅调情志,忌浓茶,节肥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顽固性失眠临床常见,扰人尤甚,其病机最终为阳不入阴、神不守舍。“五心穴”取穴少而精,通过经络学说,概括、切中了失眠的病机,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法简单,疗效明显,易掌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