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风采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

文摘   2024-11-05 22:38   江苏  



教师简介

王书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2019),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长期致力于大气污染来源与控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6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荣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突出贡献奖、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等,入选2020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9-2023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等。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在线教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等奖项,培养多名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中18人荣获市校级优秀毕业生或优秀毕业论文、学术新秀、水木学者等,6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十余人成为中外环保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中坚力量


王书肖老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从教21年,王书肖老师主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与健康”“大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高等大气污染与固体废物控制等多门课程;教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北京市本科优质课程,获评清华大学标杆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入选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2024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王书肖老师


“在北京,人们已经越来越对窗外蔚蓝的天空习以为常,但每天早上一拉开窗帘,王书肖老师都会下意识地看看天空的颜色。守护这片蓝天,就是她的工作。”


以师德为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王书肖老师都为其量身定制学业指导计划,学生在研究中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跟她约时间讨论。课题组的同学们曾经这样问王老师:“老师,每次找您的时候您都在工作,您就没有什么休闲方式吗?”王老师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睡前一小时的审稿也是我的休闲方式。”她是这样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老师,每天早早来到学院打开办公室的门,欢迎同学们随时进去交流,又工作到很晚才离开,利用夜晚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工作却不忘提醒大家不要熬夜,早些回去休息。陈同学作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远居西部、沟通不易,王老师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晚上、周末或春节、国庆等假期时间通过视频进行辅导。每周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的组会,即使她再忙也不会取消,往往一讨论便是好几个小时,总会让人看到她步履匆匆却从未迟到的身影。她为学严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发给她的论文常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和每一位学生都会反复讨论,指导多名博士生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看到学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时,王老师总会比自己获得任何奖项还要更加开心。在科研内外,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如何行得端正,走得稳当。她公私分明,有一次周末开会讨论,老师帮在办公室学习的女儿点了一份外卖,当外卖送到时,同学们便说可以去前台帮忙拿过去,但王老师坚决不同意。她说不能让学生帮自己做私人的事情,公私一定要分开。这深深影响了在教研一线的课题组毕业生们,王老师的作风与精神至今仍是他们为师为人的典范。


王老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满腔热情。她对工作全情投入,也从不会止步于已经取得的成就。2023年年终组会,她用“清空”二字总结过去的20年。她说:“过去20年是我们科技治霾,服务国家清洁空气行动的20年,也是不断清空自己,在学术上从零开始、砥砺前行的20年。”在王老师的深深影响下,课题组数十名毕业生如今正奋战在教学科研、生态环境管理、重点企业产业一线,与王老师一起承担起守卫蓝天的责任。


“即使课前身体不舒服,一站上讲台就完全感觉不到了。”王老师一直把教书授课作为自己最本职、最重要、最热爱的工作,把讲台当作神圣之所。她是这样一位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的老师,执教21年,上课和学生永远排在她日程表上最优先的位置。如果第二天有课,她一定会在前一天的下午或晚上出现在办公室备课,即使这个时间在之前就被占掉,她也会在前一周周末把时间留下,完成这项工作。这样全身心履行教师职责的投入,也让她主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深受同学喜爱,入选清华大学标杆课。更重要的是,王老师不仅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言传身教地告诉学生如何行得端正,走得稳当。对自己时间管理很严格的王老师,在面对学生交流解惑的需求时,却总是那样慷慨和毫无保留。韩同学毕业两年,但与王老师聊天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每每遇到什么难事或是心情不佳的时候,便会到王老师的办公室去坐一坐,不聊学术,只是像朋友一样谈谈生活、说说想法,轻松闲适,如沐春风,有时一两个小时便这样倏然而逝。工作之后才愈发感觉到王老师的可贵、可敬、可亲,因为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王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以坚持为帆,服务社会,求索未已

Explore the unknown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是王老师的座右铭。王老师从未停下过科研创新的脚步,带领着学生们做“顶天立地”的研究,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王老师以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指引着同学们。为建立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她带着课题组去往全国各地,去到偏远的矿山,测试过几十种家用炉灶、100多家企业的大气污染物,为构建清单获取第一手数据。2018年以来,王老师作为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专家,全年无休,及时对每个污染过程进行“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为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王老师以坚持求索的勇气激励着同学们。她说:“科研无坦途,选择了科研就是选择了挑战。”她鼓励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开拓创新,引领学生针对大气PM2.5的精准监测、精细溯源和高效管控等关键科技难题开展深入研究,从选题背景、技术方法到落地应用进行全方位指导,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空气质量快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她说:“科研无终点,选择了科研就是选择了坚持。”当同学们在科研中遭受挫折与困难的时候,王老师总会放低姿态,现身说法,谦虚地说自己在那个年纪还不如同学们,鼓励同学们科研有自己的规律,坚持才能水滴石穿。


王老师以服务社会的目标带动着同学们。她自2003年回国工作以来,没有缺席过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大仗硬仗。在学生选择科研方向时,她既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每位同学的长处与兴趣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欧阳同学说,王老师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可以为实现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这极大地提高了他科研的主动性。“学生不能只是会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和使命感。”王老师的学生中有多位担任过“双肩挑”辅导员、党支部书记,育人育己。在王老师指导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陈同学树立了以国家需要引领个人学习工作的发展观,在读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发表论文5篇、授权专利6项、牵头编制标准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并被评为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在王老师的支持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刘同学的团队建立了“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担任该实验室副主任,与实验室联合攻克了大气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等多项科技难题,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北京市“十四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王老师与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以爱心为舟,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老师这个角色,王老师将其定位为“好朋友”和“引路人”。从教21年,她以爱为舟,用真情付出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她关注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同学掉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告诉我,能帮的我一定尽量帮。”双清公寓因为疫情被管控时,王老师第一时间询问住在那里的同学的情况,当得知湖北同学物资购买困难时,又主动提出从北京给他邮寄物资。闻同学生病期间,王老师帮他多方联系医疗资源,筹措看病的钱,甚至想要用刚刚获得的奖金支持他。正是王老师在他治疗中定期的情况询问,康复后举办的课题组茶话会欢迎,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鼓励。丁同学从课题组毕业后赴国外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突发眼疾,面临心理压力和治疗困难。也是王老师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并咨询朋友和医生,提供了重要治疗方案建议。国际学生尼山因身在尼泊尔照顾家人而担心耽误研究进展,王老师安慰他说:“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请他安心。在尼山喜得贵子后,王老师又在课题组群里表示祝贺,号召大家集思广益,为孩子起一个中文名字。有时候同学们会发一些消极的朋友圈或者陷入低迷的情绪,只要王老师看到、感受到,便总会及时做出回应,主动邀请大家吃饭、长谈,从自身经历出发,帮助同学们排疑解惑、走出阴影……她是百忙之中关心我们的老师,是我们可以交心的朋友,更是为我们点亮前方的引路人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相互促进是最理想的状态。”王老师说,“师生关系首先是要互相尊重。”她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习惯,尊重大家对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王老师的一门课程,却同时拥有两个微信群,额外建立答疑群是因为“有的学生不愿意提问被打扰,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着想”。她还设计了相应问卷了解每一届学生的基础与偏好,并根据结果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华同学在读博期间一度为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感到迷茫,王老师就一直鼓励她追求自己所热爱的方向,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影响。
王老师课题组全家福

师者若水,奔流不息,润物无声

师者若水,王老师像是春雨。她为组里学生们创造了非常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大家尽情探索,形成了组内纯粹而又互帮互助的氛围。申同学觉得自己做的科研方向比较耗钱,但王老师从来没有给他设限,反而对他说:“别有压力,这个钱我们还是出的起的,安心搞你的研究就好。”她在科研上给予悉心的指导,对同学们的想法总是先肯定,再委婉地指出可改进之处,给出很多高屋建瓴又可行的建议。她关心学生生活,亲自设计匿名问卷,了解大家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定期举行课题组茶话会和大家聊天交心。“王老师也很爱跑步,”孙同学回忆说,“有次我去紫操跑步时正好遇上王老师,老师很开心地和我一边跑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不知不觉我们就跑了7公里。”这件小事就像王老师师者作风的缩影,她会在每一次的相处中对学生们的为人、为学给予潜移默化的指导,润物无声


王老师又像是溪流。赵斌老师说,王老师“你想解决一个什么科学问题”的灵魂之问深深影响了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他受益匪浅。现任北极光创投副总裁的华阳说,“我对王老师的感激不仅来自于她在知识上的馈赠,还有她坚持的理想主义精神与脚踏实地的思想。王老师给予我的精神财富影响我至今,让我在浮躁的商业社会坚守初心,追求本真。师恩永难忘!”大气所学生党支部书记温同学说,常常会想起王老师的话——“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惧未来,不忘初心”,在老师的精神与榜样力量的激励下不断前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陈同学说,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这段创领工博的学习让她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认知达到了新高度。马同学回忆起与王老师在学术会议上的初见,还会感叹:“第一次真实地在面前看到这样优秀的女性科学家,温柔又强大。”华北电力大学刘开云老师说,是王老师对她的耐心指导、思维驱动、经验传授,对她有“工匠精神”的点评,对她“初心莫忘,乘势而上”的毕业寄语让她信心倍增,慢慢成长成了一名真正的独立科研工作者。北京科技大学齐玲老师说,王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和全情投入,以及把国家需求放在个人利益和兴趣之前的博大胸怀始终让她深受触动。北京科技大学李国良老师说,自己当了老师之后逐渐发现好的老师应该是在学生心中点了一盏灯,王老师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情,点起了学生一盏盏心中的灯,照亮人生的道路……而还有很多很多的同学们都会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能成为王老师的学生真的很骄傲而幸福。”


王老师曾感叹时不我待,但更多的却是从容不迫,享受工作的每一天,因为她知道,今天的努力工作,会让下一代人,下下一代的人,生活在更好的世界。这样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也已悄然成为课题组传承的一种精神。从业20多年来王老师培育出了一代代新的“蓝天守卫者”,而当我们这些溪水回头,会发现属于我们的河流常在,她告诉我们: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若有侵权,请联系下方微信删除或修改!

生化环材BCEMers
致力于分享与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