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真是让人一边无奈一边忍不住想笑😂。
做技术的,谁还没遇到过这么“手痒”改代码,结果倒霉惹祸的时候呢?尤其是那些刚入行的新手,刚掌握点技巧,手头技术活稍微熟练了点,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动不动就“优化”一波。
可真动了领导的代码,结果往往就像今天这位朋友一样,被劈头盖脸一顿批,还可能把一堆同事给“连累”进来,原地卷起一团“大麻烦”。
# 改代码的冲动,真是“手欠”惹的祸
首先,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完全理解这种冲动。看到代码里有不规范的地方,或者某个逻辑块显得臃肿、效率低下,真是忍不住想动手优化一下。这就好比你看到别人写字写得歪歪扭扭,总想着顺手给人“端正”一下,最后被人家不领情,反倒觉得你“多事”。殊不知很多时候,这种冲动式的优化,真就是“自找麻烦”。尤其在老项目上,改动一行代码,可能就是动了领导的“心头肉”!尤其是刚入行的新手,往往缺乏对系统的全局观。这种“手欠”现象,我见过不少,一些年轻程序员没太多经验,但总觉得自己行,改之前不调查,不了解代码的上下文和依赖关系,贸然下手。结果问题就来了——影响了调用链,牵连了业务逻辑,甚至搞崩了整个系统😅。# 老项目的“稳定性迷信”
为什么老项目的代码总让人不敢轻易去动?其实是因为,很多老项目经过时间的“锤炼”,虽然不一定是最优解,但它至少已经“稳定”了。大家都知道,代码上线之后,能稳定跑个一段时间,那就是最值钱的。尤其是核心业务代码,稍微出点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大批用户。你说优化是想提效率,但改了之后如果出了差错,代价谁能承担?一位网友的评论特别到位——“最近一年的几个严重问题,都是别人改我代码造成的。”这个现象我也遇到过。新手总觉得自己理解深刻了,哪哪不对,但其实很多代码都带着特定的业务背景和遗留问题,改动之后即使在逻辑上没错,也会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说实话,年轻程序员改代码就像医生动手术,敢刀敢改还真不等于“疗效显著”,反倒有可能“弄巧成拙”。想当年,我们也曾年轻气盛,但吃过亏之后,才明白,有些事不是光有胆量就能搞定的。当然了,代码优化本身没错,甚至是必要的,尤其是系统架构、性能瓶颈等方面的改进。但是,优化这件事,永远不能是“灵光一闪,随手一改”。正如另一位网友提到的,改之前要先摸清调用链,评估影响范围,尤其是对于业务核心代码来说,这个过程必须有。甚至要说,优化代码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风险管理”问题。- 理解业务背景:代码背后往往是业务需求的映射,有时候我们觉得没必要的东西,可能是业务上线时客户强烈要求的。业务背景没搞清楚的代码优化,简直就是乱改一气。
- 调用链和依赖关系:看代码从来不能只看一行,要理清逻辑调用链,明白这行代码的输入输出及其作用范围。随便改掉一行“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代码,可能导致整个模块出问题。
- 测试覆盖率和优化风险评估:所有改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上线测试,确保功能稳定。小改动不经测试,翻车概率极高。
- 团队沟通:改代码之前最好和团队沟通,尤其是涉及老代码的改动。看看同事和领导对这段代码的意见,甚至可以拿给更有经验的同事帮忙看看,免得犯低级错误。毕竟,很多代码其实是为了适配更复杂的需求而存在的“妥协产物”,你以为不合理,实际可能只是你没想到。
真正好的技术人员,不是会随便改别人的代码,而是懂得在哪里不需要改。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写代码是一门艺术,但更高的艺术是“删减”和“保留”。你知道什么该动,什么不该动,才算是成熟的技术人员。比如有位大神提到“只有在大家都觉得这部分代码必须优化时,才立项优化”。这就是专业团队的态度。如果在没有得到各方同意和周详计划之前就去优化,那不仅自己会被怼,团队的开发进度也会被拖累。这种情况下的“优化”不仅白费,还会得罪同事,甚至招来领导的批评。所以,下次再手痒想去“优化”领导代码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真的是项目当前最需要的吗?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程序员,光会写代码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好技术改进和项目需求,懂得拿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