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位小伙伴说自己拿到了拼夕夕的offer,base开到36k,本以为已经妥妥站上“起薪之巅”了,结果发现同班同学居然拿到39k!他立马感觉“难受”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我也笑了,谁年轻时没被这种事“刺”过一下呢?特别是作为技术人员,眼看身边人个个高薪,难免心里嘀咕:自己也算挺努力,凭啥总有人比自己拿得多?
作为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江湖”,我不得不说,这种按学校开工资的现象其实挺普遍的,背后不仅是HR的“偏见”,也是公司出于成本、效益的一种选择。
按学历开工资
说实话,大厂不只是拼夕夕,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大多如此。985、211的毕业生在校招中自动“出圈”,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背书”。对于HR来说,名校光环意味着筛选了一道,比起花时间和精力去验证每个人的实力,还不如直接用“学历”来分个档,省事又高效。
就像这位兄弟吐槽的那样,自己985本硕,base拿到36k,结果没想到居然还有39k的同学。这种起薪差距,一般都是学校、学历差距在“搞事情”。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公平,但从公司角度来看,用学历定薪是一种性价比高的策略。大厂每年校招几百几千人,哪有精力去逐一评估每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且,名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意味着一个人在过往求学中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或者说潜力更大,招聘单位愿意为这种“潜在值”付费。
再者,校招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大厂间的竞争。行业卷成这样,不光是拼夕夕一家,大厂们为了吸引名校生,也会拉高起薪“杀伤力”,一来可以招揽一批学历背景亮眼的员工,二来更是争取一种“形象工程”,让未来的优秀人才看到自己的“吸引力”。可以说,名校光环在校招中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学历加成”,更是公司品牌的一部分。
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把自己的心态搞崩了。每年校招季,各种同学攀比工资,最后弄得心态失衡的人还真不少。
但如果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攀比其实没啥意义,因为起薪的差距在几年后往往会被时间“抹平”,甚至逆转。
那些靠学历光环加成的起点红利,很快就会被职场实战拉平。到了某个节点,公司不再关注你的学历背景,而是看你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带来价值。到那时,大家起薪之间的差距早已微不足道。
很多人总是忍不住比来比去,看到别人高一点,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这也是年轻人刚步入职场的通病。
这种攀比心态真的没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能拿到大厂offer已经相当于人生中的一次“高光时刻”。
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同事,有些人总是盯着别人的工资,甚至私下打听各种信息,好像这样就能让自己更“高枕无忧”似的。
但说实话,这种比来比去真的是心累,不如好好提高自己的能力,毕竟,工资只是暂时的,能力才是长期的。
看到这些小兄弟们在为工资“发愁”,其实我还挺心疼的。我能理解大家刚毕业时对高薪的渴望,这也确实是激励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但到了某个阶段,你会发现,外在的攀比终究是一场“零和游戏”。你今天比过了36k,明天会有人拿40k、45k,这种比拼没有尽头,且最终带来的焦虑远大于快乐。
不如趁早与自己和解,找到真正让自己满足的事情。
工资只是开始,未来才是关键
最后,想跟这些刚入职的小伙伴们说一句:工资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不是终点。起薪高低并不能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真正让你站稳脚跟的,是你的专业能力、职场经验以及你对生活的理解。别让一时的攀比蒙蔽了双眼,未来的路还长,等你积累了一些阅历再回过头来看,也许会笑着跟自己说:“当年那几千块的差距,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
人生在世,总有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学会与自己和解,别让工资条绑架了生活。
往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