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益阳曝光了一起流行校园的“死亡游戏”事件,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据家长描述,该游戏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他人按压胸口等,让体验者因窒息缺氧而出现晕倒、尖叫及满脸冷汗的症状,有的甚至休克住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医生警告说,“死亡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游戏过程中压迫心脏、抑制呼吸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严重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全身脏器功能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据了解,这种危险的“死亡游戏”并非首次出现。它最早源于东南亚及我国港台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内地,并曾在一些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中传播。尽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多次明令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的传播和蔓延,并要求中小学校加强管理,以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但该游戏却始终难以彻底禁绝,近期又死灰复燃。
这类对学生身心会造成严重威胁的游戏为何会屡禁不止?2023年3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同年6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称,对3万多名10~16岁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
以上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低龄化趋势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复杂的社会影响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与自我保护意识,过度寻求新奇刺激,试图通过危险游戏释放心理压力,但实则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建立更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机制。
“死亡游戏”再现校园,这当然让我们忧虑,但忧虑之外,还应该有关于如何改进青少年教育的深刻反思。
“爱的教育”要重视和推广。用爱滋养孩子的内心,培养形成健全人格。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构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亲子关系。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及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尊重与支持,帮助孩子释放心理压力,建立应对挑战的信心。学校建议开设情感教育类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沉浸式教育实践,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和沟通的技巧,学会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全社会要积极营造“爱”的氛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为孩子创造愉悦轻松的时光和开怀大笑的机会。
沟通方式要转变和改进。作为家长要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主动与青少年沟通,多从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扰,拒绝身体和语言暴力,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理解、被欣赏,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从而有效舒解心理压力,摆脱孤独感。学校要改变“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对症下药”,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还要积极打造健康活跃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发展特长和挖掘潜能的平台。
心理援助要科学和及时。学校和社会要尽快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精准开展心理援助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要在学校内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及时掌握并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动态,把问题干预在萌芽状态。媒体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死亡游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问题。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作者:韩娜,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