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厚植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邃洞察,升华于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变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顺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成果。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在不断回应时代和实践课题中逐步孕育、发展和确立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在引领浙江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同时,也为新时代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源泉。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维护党中央权威上,强调执行党中央大政方针必须坚决贯彻不折不扣、防止南辕北辙。指出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存在死板与灵活的问题,应当坚决贯彻而且不折不扣。强调如果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对省委的决策决议心不在焉,然后说我忙了很多东西,这叫作“哪壶不开提哪壶”,甚至是南辕北辙。要求党委书记作为党的一级组织的负责人,要同党中央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并结合当地实际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好,工作忙要忙到点子上,干要干到关键处,切不可以自以为是,自搞一套。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上,强调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模糊认识,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善于领导、组织和协调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方面的力量,做到领导、统揽、统筹、协调而不包办代替”。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强调这是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长远之举。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强烈的执政意识和自觉的执政行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2004年10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作出“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重大部署。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上,强调党委不抓经济工作是“半截子”党委。指出要坚持党委对重大经济工作的领导,多次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才可以更好展开。习近平同志推动成立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建立省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指引浙江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的精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假借民主、假借法治来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06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法治浙江’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更好地、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上,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工青妇工作的有效机制。要求“党委要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强调“团组织只有围绕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到有机结合,才能有实效”。要求各级党委“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高度,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4月,习近平同志出席全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强调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指出“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2003年初,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中共浙江省委议事规则》,对省委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和省委专题会以及其他方面的议事范围、方式、要求等作出规范。2003年11月,他又到省委党校,围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专题为新任市县党政正职授课。
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上,强调防止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反复告诫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如果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放纵自己,就会混淆是非,走上邪路,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在与一位地市“一把手”谈话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是要为党和人民而奋斗,不怕牺牲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都不为党奋斗牺牲,谁还会为党奋斗牺牲?”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强调先进之路、前列之途往往不是平坦大道。强调“无论是开展经常性还是集中性的党内教育,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为了‘强身健体’,解决问题,有效清除我们思想上的‘病菌’和工作中的‘疾患’”。2004年初,浙江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全面开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强调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强调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不断创造新办法、总结新经验,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强调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指出只有坚决查办腐败案件,“才能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不可动摇的决心,才能消除腐败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遏制住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也才能教育一大批干部”。
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上,强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一个主旋律、一个中心来进行。指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原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强调“在地方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是领导核心,各种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和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和部署各自的工作”。指出“在这一领导体制中,省委居于核心地位,擘画全局、掌握方向,各方按照职能、做好工作,从而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提高政治能力上,强调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2004年6月,习近平同志推动召开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同年8月,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在严守政治纪律上,强调决不能阳奉阴违,另搞一套。指出“坚决、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的明确要求”。2007年1月,在省纪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在严肃政治生活上,强调不能当“老好人”。指出“同志间互相批评,是信任、是理解、是支持、是爱护”,“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相互坦诚地直言其过,就应该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和气量”。在增进政治团结上,强调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把领导班子的团结比作“指头”和“拳头”的关系,指出“‘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充其量是个‘大拇指’,一个‘指头’劲再大,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强调“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和团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
四、“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站稳人民立场上,强调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指出“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在赴基层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经常对基层干部讲“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在树牢宗旨意识上,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视事业如泰山,把岗位看作是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习近平同志在指挥防抗台风工作中,要求牢固树立“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抓细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3次赴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考察,作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重要指示,推动制定实施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强调各级党委书记要做到“三个跑遍”。反复要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带头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带头坚持每年下访,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到群众中去接待信访人、接受信访件,包案化解信访难题。在依靠和教育群众上,强调要“跟着群众跳火坑”,“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2003年7月,针对一些群众对丽水市滩坑水电站项目持不同意见,习近平同志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指出要弄清楚群众诉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后,项目进展非常顺利,不仅较好解决了群众生活和就业问题,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加强理论武装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本领”。在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带头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建立省委领导上党课和作形势报告制度并带头执行。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扩大影响。多次到南湖瞻仰红船,首次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2005年1月,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要求将“听一堂党史课”作为省委常委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规定动作。在提高理论学习境界水平上,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指出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叮嘱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只是学习的开始”,强调“学了就要消化吸收,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书呆子”现象要不得,不要“热衷于追求热闹,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在开展党内集中性教育上,强调要切实防止和克服“无用论”和“速胜论”倾向。要求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指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如同为了保持人的身体健康要抓保健一样,既要经常检查身体及时发现病症,又要针对病症进行及时治疗”。强调要切实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无用论’,认为这些年党内教育没少搞,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这次教育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一种是‘速胜论’,期望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强调浙江的发展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的发展是过去历史的延续”。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倡导开展“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大讨论”,将浙江精神提炼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在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上,强调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要求“善于用先进文化、用具有吸引力的正面的东西,去占领每一个阵地,让负面的东西和敌对势力无法乘虚而入,失去生存的土壤”。习近平同志指导《浙江日报》在头版开设《之江新语》专栏,以“哲欣”为笔名为专栏撰写短论232篇。在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上,强调党校工作只能更加重视、大大加强、不断提高。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到省委党校视察指导工作,带头为党校学员作报告,并亲自为省委党校新校区奠基。每一次为党校师生作报告都高度重视、充分调研、精心准备,报告会前通过多个渠道、多种途径,详细了解党校最新动态和师生关心的问题。
六、“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上,强调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到瑞安市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看望基层干部,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明确要求“尽可能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作适当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习近平同志将淳安县下姜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倡导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全省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8000多个,实现行政村活动场所全覆盖。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上,强调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要落实党中央要求,“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研究部署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县乡村“三级联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推动争创“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党组织。在推进社区党建上,强调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工作会议,鲜明要求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和社区组织建设。强调“从城市社区特点出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来开展工作”。在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上,强调机关工委要管好党员、管好干部、管好首脑机关。指出“党政机关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机关党建应该走在前头做表率”。2003年12月、2005年6月,浙江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机关党支部作用的意见》,为高质量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在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治理上,强调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两次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出部署。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倡导并推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创建活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强调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如何培养人’作为高校的永恒课题”,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召开会议作部署。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18次到浙江大学调研指导,多次为高校师生作报告。在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上,强调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战斗力。针对浙江部分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势头强的特点,习近平同志要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2004年2月,部署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凝聚力工程”,指出“要以党的思想来凝聚群众,以发展的目标来凝聚群众,以深入的群众工作来凝聚群众,以关心群众的实际困难来凝聚群众”,要求有条件的企业、浙江的商会都要建立党组织。截至2007年6月,浙江基本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锻造过硬基层队伍上,强调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推动出台《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部署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年组织全省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有效建强基层执政骨干队伍。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强调党员要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指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告诫广大党员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宗旨意识、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在围绕中心抓党建上,强调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最佳结合点。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会议和每年一次的全省性现场推进会,推动农村党建“先锋工程”与实施“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强调集体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是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保证和前提。20年来,“千万工程”与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相辅相成、互促共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改变了亿万农民面貌,被农民群众誉为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在强化党的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上,强调要提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局部的能力。要求“逐步筑起基层这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之更坚实、更稳固”。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武义县后陈村调研,肯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做法符合基层民主管理的大方向,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2009年,浙江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先后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在为基层减轻负担上,强调让上级拿出一部分力量分担基层的工作。指出基层基础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权责不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权力小而责任重。强调关心基层干部,“最关键的是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分担责任”。
七、“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加强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上,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指出“党委把好用人关,就是要把握大节、抓住主流、注重品德,及时发现、肯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德才兼备的人,提拔、任用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负责、能干事的人”。在习近平同志部署推动下,从2004年开始,浙江选择11个市县开展了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着眼健全党领导下的选人用人科学机制进行许多有益探索。在严格干部选拔标准上,强调为官先修德。指出“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德”纳入干部考核考察“硬指标”,开展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试点,推动形成选人重德、干部尚德的良好风气。在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上,强调使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指出“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2005年,在习近平同志指导下,浙江部署开展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试点工作,淡化单纯经济指标增长,注重绿色GDP考核和群众评价,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坚决防止“四唯”上,强调纠正干部选拔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指出“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不能形成‘唯票’的导向”;严肃批评有些地方搞县委书记双推双考、“唯分取人”;强调干部选拔“唯GDP”的倾向,应该予以纠正;要求注意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层次,要讲老中青结合,不要搞“一刀切”。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上,强调要“做事”而不“作秀”、“造福一方”而不“造势一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要防止重始轻终、重短轻长、重显轻隐、重易轻难、重局部轻全局,切忌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提高履职能力上,强调要在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上下功夫。要求对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在选配关键岗位上,强调要选优配强县乡党政“一把手”。指出“一把手”是党政领导集体的班长,是一个地方和部门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第一责任人。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将综合素质高、能力本领强的干部选配到县乡党政“一把手”这样的重要岗位上,要求从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高度,切实选好配强县级领导班子,把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好。在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上,强调铺“路子”不如压“担子”。指出“‘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习近平同志特别看重有基层经验的干部,在他的倡导下,2002年至2007年,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异地交流任职共900多人次,一大批年轻干部丰富了经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强调干部要拎着“乌纱帽”干事。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指出“有些问题,历史上政策不明朗,现在回过头来指责基层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要挑担子”。针对一些干部占着位子不作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解决能下的问题,下有不同的下法,有纪律惩处的下,有不胜任工作的下,还有正常的退出机制的下”。2003年10月,浙江明确了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具体情形和实施步骤。在考察识别干部上,强调干部考察要走到群众中去。指出“一把手”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同时把班子成员“多双‘眼睛’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一致的正确的用人意见”。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2006年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省委广泛听取民意,考察组个别谈话达44897人次,对考察对象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考察。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上,强调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要求对干部还是要加强教育,时时拉拉袖子,咬咬耳朵,敲打敲打。2005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部署推动下,省委制定出台谈话和诫勉等制度,着力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提醒监督。
八、“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坚持党管人才上,强调理顺人才工作领导机制。要求各级党委“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00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召开全省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推动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市县党政领导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上,强调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将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2004年1月,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省委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确定了浙江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在建强人才队伍上,强调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浪费的观念”。2004年以来,浙江省委牢牢锚定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导向和要求,把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抓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布局建设了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各类领军型人才。在优化人才结构上,强调努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要求“在提高和增强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在提高和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办好企业的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和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习近平同志谋划推动下,浙江推出一揽子政策性配套文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欠发达地区人才等各个方面。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强调要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要求“坚决冲破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坚决冲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框框,坚决冲破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浙江2004年一次性出台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等10个创新性政策,有力打破了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弊端。在涵养人才生态上,强调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人文环境、政府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居环境,真正做到以政策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使浙江真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浙江持续优化创业、社保、购房、出入境、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人才服务供给,全面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九、“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上,强调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2004年2月,习近平同志对全省机关效能建设进行动员部署,之后推动成立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研究制定《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出台《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指导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万份问卷调查。为进一步将作风建设抓深抓实,在习近平同志指导下,浙江还专门制定了工作期间严禁擅离岗位、擅离职守;严禁网上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严禁中餐饮酒;严禁在办事、办证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礼金等“四条禁令”,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在整治重点突出问题上,强调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享乐、奢靡之风。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推动省市县三级同步部署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整治工作作风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生活作风上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倡导良好作风上,强调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强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习近平同志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要求省级领导每年至少有2个月、市县级领导每年至少有3个月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上,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创业之基、兴业之本。指出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刻苦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崇尚节约,指出“强本还须节用”,要求重视解决好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费接待等问题。
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推进“不敢腐”上,强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求“毫不放松、紧而又紧地抓好惩治工作,继续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执纪执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重点加强对大要案的查处工作,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在推进“不能腐”上,强调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途径。要求“花大力气构筑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要求、具有浙江特色、有较强操作性的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在习近平同志有力推动和具体指导下,2003年7月,省委制定出台《浙江省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试行)》。在推进“不想腐”上,强调党员干部要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要求领导干部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公仆”、什么是“权力”、什么是“考验”,反复告诫“‘高压线’碰不得,‘警戒线’闯不得”。
十一、“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健全监督体系上,强调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规范舆论监督,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巡视工作,2004年、2006年,中央巡视组两次来浙江开展巡视,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表态全力支持配合巡视组的工作。2004年,省委成立巡视机构,召开省委巡视工作会议,对全省巡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在强化权力制约上,强调权力就是责任、用权要接受监督。指出“权力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副担子,意味着领导责任”。强调要“确保权力行使不偏离正确方向,确保权力行使的神圣性”,使干部少犯错或不犯错。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2003年底,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后,省委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举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对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作出具体部署。在突出监督重点上,强调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指出“越是领导机关,越是领导干部,越是主要领导,越要廉洁自律,加强监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2004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代表省委常委,向全省人民公开郑重作出6项廉政承诺,即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坚决拒收钱物,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带头坚持“两个务必”,带头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完善监督制度上,强调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要求针对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权力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方式、手段和途径,从制度上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突出制度治党的重要地位上,强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实行贯彻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制的规定》等重要省委党内法规,推动出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省委规范性文件,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坚持制度治党的根本遵循上,强调把学习贯彻党章行之有效地贯穿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求按照党章办事,用党章规定的能力要求和先进性引领党员思想、规范党员行为。2006年6月,习近平同志专门就学习贯彻党章在“浙江论坛”作报告。在推进制度治党的实践创新上,强调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对一些时过境迁,不适合形势和任务要求的制度,该修订的要及时修订,该废止的要予以废止。习近平同志带头坚持和推动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在强化制度治党的刚性执行上,强调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指出“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大力倡导“敲钉子”精神,要求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十三、“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上,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强化对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切实将督查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上,强调主要领导要抓好班子、管好队伍、把好方向、做好表率。要求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全省党建工作重大政策措施。在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上,强调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要主动了解情况,督促检查,对问题要敢抓敢管。要求不仅“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都要负起责任,推动把党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整体格局,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在压实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责任上,强调要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这些年,浙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怀感恩之心、砥砺忠诚之志,持续深化“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这一“八八战略”党建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党的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着力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新时代党建高地。
一是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常态化开展跟踪督办“回头看”,推动贯彻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健全“八八战略”抓落实机制,坚持对“八八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省委召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会,出台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走深走实的若干意见,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对省管领导班子、省管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调研分析,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入挖掘用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宝贵思想财富,建成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贯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省域与全国,讲全科学体系、讲准内涵精髓、讲深逻辑要义、讲透学理哲理,循迹溯源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脉络,打造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重要阵地、研究阐释重要平台、教学改革重要支撑。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率先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制实施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规划纲要,编写《追寻足迹篇》、《理论溯源篇》、《思想引领篇》3套丛书,出版《“千万工程”干部读本》等主题教材,打造106个省级现场教学示范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健全完善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
三是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实干实绩实效选贤任能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持续深化“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加强干部政绩观全链条闭环管理,探索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担当;健全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大幅度减少考核事项,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工作,以科学考核推动担当;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扎实推进澄清正名、查处诬告、暖心回访等工作,以暖心关爱保护担当;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以优进劣退倒逼担当;健全“干中学、学中干”能力提升机制,办好共富善治大讲堂,以精准赋能支撑担当;建立及时奖励机制,对开展重大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及时表扬,以奖当其时激励担当。
四是坚决树牢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发展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大力实施“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建强基层执政骨干队伍。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1145家,吸纳农民就业49.8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4.9万人,人均月增收2600余元。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深做实网格智治,健全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构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服务矩阵。创新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员队伍“进出育管爱”全链条管理,健全落实流动党员“多重纳管、双向共管、数字智管”机制,引导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筑牢守根护脉的坚实基础。
五是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立足人才强省战略实施20周年,省委部署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遴选12所高校“一校一策”建设提升,谋划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引育战略人才,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授权松绑为重点优化人才计划实施机制,把人才评审权放给用人单位,制定促进高校、科创平台、企业间人才有序流动政策,“浙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浙江”的生动局面不断巩固。
六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目标,重点围绕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等5个方面,分层分类谋划提出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集成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等重点改革项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七是全面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着眼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扎实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监督和纪律约束。深入开展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坚决纠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作风顽疾,狠抓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抓深抓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等建设,有序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浙江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浙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牢记嘱托铸忠诚、感恩奋进再出发、实干争先展担当,加快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实现现代化省域先行目标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将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完善党委抓党建、带全局、促工作、解难题、防风险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抓实政治监督,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好用好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坚定不移锻造过硬执政骨干,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大力培养使用堪当重任的新时代好干部,着力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坚定不移夯实基层基础,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定不移集聚天下英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生态;坚定不移完善制度法规,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持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不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省域实践,努力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