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师生面对面”是计算机系课程调研委员会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的师生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老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同学们的诉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听取老师对于课程设计的初衷,增进对课程目标和安排的理解。这项活动也将与CourseBench 项目合作,通过数据支持和反馈分析,为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评判指标。
本学期“课改师生面对面”已经举办了两次,跟着小委一起看看活动情况吧~
关于《离散数学(1)》
第一次活动邀请了马昱春老师、章明星老师与16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关于《离散数学(1)》与计算机系培养方案,现场聊了什么话题呢?
课程定位
离散数学这种课程培养的是一种逻辑、一种思维方式,就像几何培养数理思维一样,它是对底层思维逻辑的一种新视角。技术每年都在颠覆,但底层思维是不变的。
作业要求
作业中涉及的Markdown是基本能力。作业格式要求比较严格,因为离散数学这门课本身作业难度不大,希望通过课程培养大家严谨的习惯,严格遵守逻辑语法。作业中的扣分在总评时占比会比较小。
AI课程设置
从目前系内的AI课程体系来看,框架搭得是比较全的,也正在计划新开博弈论等课程。系里会考虑联合课调委针对AI等领域提供选修课程路径建议。我们的课程设置有“要不要赶时髦”的问题,学习很基础的东西是大家未来抓住时机所需要的。
AI辅助学习
在AI时代,大家应该学会利用AI进行自学,弥补课上学习的疏漏。但AI会使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在使用AI答疑过程中,大家应该有定力、善于学习和提取信息,知道到一定程度就够了,没有必要过分引申。
关于《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二次活动邀请了韩文弢老师、张悠慧老师与11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关于《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现场的老师同学这么说~
课程定位
第一门入门的系统课,对标四大的系统方向入门必修课。帮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实验工具上手
对于gdb等实验工具,在后续会增设一次或多次习题课为同学们提供相应帮助。同时同学们也应锻炼自己查阅文档、掌握工具的能力(对于同一工具,不同的人可能习惯使用不同命令)。对于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自行查阅文档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同学们走出学生阶段的保护,进入到社会的“开放环境”必须面临的一项挑战。老师和助教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引导,但同学们必将经历一个需要自我探索的、成长的过程。
实验指引
教学团队会在实验初始阶段增设更多提示,并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减少提示,从而引导同学们逐步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后续实验将考虑提供阶段性检查目标,帮助同学们及时完成实验并进行反思总结。此外,希望帮助同学们培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汇编语言选择
x86 是我们身边的机器语言,希望帮助同学们理解身边的机器和解决常见的问题。课程中也有一讲专门讲到了 riscv 汇编,riscv 汇编的优点在于简单,但并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所以不使用riscv。
查漏补缺
同学们如在听讲时存在不理解的内容,欢迎课后找老师答疑,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看 ppt 或 csapp 书自学(课程第一讲提供了每一讲内容到书中章节的对应),考试时会以 ppt 内容为准。
后续活动
如果你也想跟着小委一起参与到计算机系专业课程设置的讨论中,不妨来看看我们的后续活动!
本学期后续课调委将继续开展"课改师生面对面"交流会。第14周周四(12月12日)下午,我们将会举办面向《软件工程》的第三次“课改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围绕2025年春季学期软件工程课程改革进行交流与探讨。欢迎希望提供课改建议、希望交流课程学习体验和收获的同学参加交流活动!
欢迎同学们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群,获取最新活动通知和相关信息。
文案 | 许玥 张一可
排版 | 徐浩东
审核 | 任彦羽 沈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