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如高山坠石,横似千里阵云,竖像万年枯藤…”,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银山路社区活动室外,传来杨伟和蔼可亲的声音,孩子们口中的“杨爷爷”,正在为他们上一堂书法辅导课。
杨伟是德阳监狱退休民警,一个党龄37年的老党员。从1981年入警到退休,他干过通讯员,管过档案,下过大队和监区,也去过外役劳动点,三十几个春夏秋冬,杨伟就像一块口碑响亮的“九五红砖”, 平顺方正而棱角分明,甘于平凡而乐于奉献。
2014年,老杨光荣退休了。劳累一生后本该是颐养天年、共享天伦的日子,老杨却是“十年饮冰,热血难凉”,正如他自己在退休仪式上说:“退休,已经进站的是时间和年轮;继续前行的是做事和信念。”是的,“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杨伟同志退休后初心不变、本色不褪、深情不移,在社区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杨爷爷”。
老杨居住的怡警花园及其所属银山路社区属于旌阳区孝感街道,位于德阳火车站西边,是一个城郊街道。近年来,德阳城市扩容,村镇居民拆迁后大多入厂入企或外出打工,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被打破,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退休之初,老杨就筹划着,用自己的爱好、专长链接社区孩子们的成长,下定决心做成、做好这件大事。老杨也没有急于求成,他为自己定下三条规矩:一是能写还要能教,二是想教就要教好,三是帮助孩子全面成长。于是,两年多时间里,老杨一边系统学习书法教授课程,一边小量培训办班积累教学经验。
2017年4月,老杨感觉时机已经成熟,自愿申请加入了银山路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余热。得知社区根据“留守儿童”情况要筹建儿童之家,老杨第一时间与十多名老干部、老教师集结在一起,主动向社区请缨,接过儿童之家建设成立的相关事宜,对场所布建、管理模式、实现功能、经费来源等提出了建议方案。为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他提出“安全+保护”“学习+监护”“成长+陪护”的“三护”理念,得到一致认同;他倡导经费捐助,得到共同响应;他建议开设“同一个家课堂”,得到全面落实。2017年7月6日,银山路社区儿童之家正式运行,老杨高高兴兴和全体志愿者一起,领着第一次“到家”的孩子们宣读了“家庭公约”。
“同一个家课堂”是儿童之家的重头戏,老杨的课程也是最重的。课堂上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课程,大多是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监督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老杨的书法课是系统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一笔一画循序渐进,每天都有新内容,孩子们得到传统艺术滋养,也陶冶了文化情操。教孩子们写字并不直接与分数挂钩,从最初家长不“感冒”、孩子不积极到现在家长都“点赞”、孩子盼着来,老杨一直在路上,从未想过打退堂鼓。由于对孩子负责又关心,因此,孩子们后来都喊他“杨爷爷”。如今,老杨每周五的书法课堂,已是儿童之家一个树大根深的品牌,每次授课都有很多孩子参加,甚至一些爱好书法的老人和得闲的家长也赶来旁听,课堂的消耗品也增加了十多倍,老杨还是一如既往买笔墨纸,一如既往上着课,只是,心底里那份为了孩子的心思更有着落,更加感到欣慰。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老杨用自己的光芒辉映漫天晚霞,照耀人们眼前的世界,点亮孩子心中的明天。他的事迹得到学生和家长、干部和群众、社区和单位的交口赞誉,多次被评为银山路社区“优秀志愿者”、德阳监狱“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无愧于警察的情怀、无愧于崇高的党性、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是新时代弘扬“五老”精神、传递关爱能量的光辉典范。
- END -
编辑:张荣
校核:曾贵福
审核:应维辉、黄文忠
来源:宣传培训科、离退休人员工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