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 放弃高薪回乡逐梦
“我就是喜欢种田,高中时就想过承包土地种粮,但当时人小力微,不得不向现实低了头。”张倩楠说。小时候她帮着爸妈种地、养猪,爸妈问她苦不苦,她兴奋地回答:不苦!农村的娃,天然对土地有种亲近感。2015年,张倩楠大学毕业,进入银行工作,成为让父母骄傲的都市白领,然而她高中时的梦想依然在发酵。
想辞职容易,回乡种地的阻力、质疑却如泰山压顶。当时张倩楠已在工作地厦门成家生娃,爱人在一家国企任要职,回老家,爱人跟不跟?小孩怎么办?“好不容易培养你上大学,你竟然回来种田?”父母难以接受。“肯定在外面混得不好,不然怎么舍得放弃?”有人怀疑。
无数次的商量、争执、讨论后,2020年9月,怀揣梦想和积攒下的第一桶金,张倩楠带着也辞职的爱人吴晓晖和孩子回到了西亭镇亭东村的老家,成立了张洪均家庭农场,脱下职业装,换上农装,在故乡用双手耕耘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她执拗地说:“可以说我年轻冲动,但我认定了的事我就要干。”
挑战自我 从“门外汉”到“新农人”
熟练的背后,是张倩楠日复一日地学习、练习。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耕种经验依然空白。于是她在网上找资料,向其他种粮大户学习,持续参加区里组织的新农人培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去问植保站的老师,他们都很热情,会来现场指导。”张倩楠高兴地说,这一切证明了她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国家对三农非常支持。
2021年秋,张倩楠流转的土地首次收割。“当时粮库不收潮粮,一亩地一千多斤粮,要想办法找这么大的堆场,这300亩地的稻谷我晒得要死。后来三年都是一点点晒干再去卖,遇到阴雨天就很焦躁。”她觉得这种折磨简直不堪回首,于是今年狠狠心投入100多万元,安装了烘干设备,一次可烘干60吨。
蓬勃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让张倩楠逐渐适应了新生活的挑战,购置的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铲车、插秧机、无人机等机械,她全都能上手操作,今年更是大胆流转了1100亩地。生态种田、科学种田、安全种田,用新思维、新观念种田的张倩楠这几年收获都不错,今年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我们全家总动员,我爸妈说着反对,行动上很支持,种管收爸妈都一起上的。”她笑得很开心。
梦想成真 漫漫征途再奋斗
“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种田的梦想。农业工作不仅让我身体更加壮实,也让我整个人感觉很轻松,农忙时抢收抢种,闲时就带着父母孩子出去旅游,非常满足和快乐。”张倩楠说。
吴晓晖说他曾经设想过人生千万种可能,但没有一种是种田。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他,对农事一窍不通,是爱情使他选择来到陌生的地方,也是爱人对农业无比的热爱感染了他,“她让我觉得农村有广阔空间,有无限可能。现在我算是个新农人,连我妈都主动从厦门过来带孩子,好让我们全身心种田。”而且,这四年也让他看到了张倩楠的另一面,“她比我坚强,刚开始我们什么都不会,很难,但她咬牙也要坚持。”
张倩楠的回归,带来了对农业深深的热爱和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也感染了不少年轻人,他们原来看不上种田,现在却准备跟着她种田,“他们向我咨询各个方面的事,我把自己的经验全部分享给他们,我很开心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在这片金色的希望田野上,张倩楠的绿色梦想正茁壮成长,她说她计划上一条碾米线,拉长产业链,再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同时计划购置数字设备,让种田插上智能的翅膀。
编辑:朱键 周婷婷
责编:杨潇 徐爱娴
审核:李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