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防范就业陷阱,守护你的职场启航之路

文摘   2024-10-30 20:23   北京  


新的一年就业季已悄然走近

不法分子们也在“摩拳擦掌”

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

骗取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

时有发生

在期待Offer的同时

也要谨防就业陷阱

让我们一起查看

职场启航锦囊妙计


 01 虚假招聘 擦亮双眼 


面对“高薪诚聘”、“急招无需经验”等诱人广告,应保持高度警惕。不法分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境外“高薪”工作传销行为,成功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被拐骗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拒绝工作或“业绩”不达标者,可能遭遇非法拘禁、虐待等人身伤害。

在投递简历之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企业信息,确保其合法性与真实性。同时,面试地点也需与招聘方确认,避免误入非法组织或传销窝点。毕业生应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正规市场中介机构



 02 中介陷阱 坚决说NO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往往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毕业生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这些非法职介机构即便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

毕业生求职时,应了解市场中介机构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一定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实习等都需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03 合同陷阱 仔细阅读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维权困难。签订劳动合同前,务必逐条阅读,模糊不清或不合理之处,一定要问清楚并要求修改。别让自己的权益在不知情中被侵犯。



 04 隐私泄露 守护信息 


有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可能会用你的身份证做不法行为或者开银行卡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证,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在求职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05 网络兼职 谨慎甄别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抖音快手点赞员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网络兼职看似灵活,但其中不乏诈骗。对于“轻松赚钱”、“日赚千元”的诱惑,要保持清醒头脑,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需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这是防范就业陷阱、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从多个维度提升自我防范能力,构筑起职业生涯的坚固防线,确保在求职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旦遭遇上述求职陷阱,或遭遇恶意解约等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或权益受损时,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为职业生涯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北农学工融媒体中心

文字:刘之恒 人社部

排版:高婧萱

责编:娜迪拉

审核:张海玲

BUA学工在线
欢迎关注“BUA学工在线”公众号!这里是北京农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官方平台。我们致力于发布最新学工信息,聚焦校园时事热点,展示北农学子风采!
 最新文章